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麥根腐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麥根腐病

小麥根腐病
原圖鏈接

小麥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小麥各生育期均能發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莖基枯死、葉枯和穗枯。由於小麥受害時期、部位的症狀差異,因此有斑點病黑胚病青死病等名稱。症狀表現常因氣候條件而異。在乾旱或半乾旱地區,多產生根腐型症狀。在潮濕地區,除根腐病症狀外,還可發生葉斑、莖枯和穗頸枯死等症狀。

小麥根腐病是一種全球性病害,也是中國小麥重要病害之一,各小麥種植區都有發生。小麥根腐病分布很廣,尤其是多雨年份和潮濕地區發生更重。小麥感病後常造成葉片早枯,影響籽粒灌漿,降低千粒重。穗部感病後,可造成枯白穗,對產量和品質影響更大。種子帶病率高,可降低發芽率,引起幼根腐爛,嚴重影響小麥的出苗和幼苗生長。

小麥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可採取種子消毒、栽培防病、利用抗病品種和噴藥防治等綜合措施。

基本信息

中文名:小麥根腐病

外文名:Weat Common Rot

為害作物:小麥

小麥根腐病
原圖鏈接

為害部位:幼苗、葉片、穗部、籽粒

病 原:禾旋孢腔菌

病原特徵

病原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 (Ito & Kurib.) Drechsler),屬子囊菌門、旋孢腔菌屬。子囊殼生於病殘體上,凸出,球形,有喙和孔口。子囊無色,內有4-8個子囊孢子,螺旋狀排列。子囊孢子線形,淡黃褐色,有6-13個隔膜。無性態為麥根腐平臍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aker),屬無性菌類。小麥根腐病菌在PDA培養基上菌落深欖褐色,氣生菌絲白色,生長繁茂。菌絲體發育溫度範圍0-39℃,最適溫度24-28℃。分生孢子萌發從頂細胞伸出芽管,萌發溫度範圍6-39℃,以24℃最適宜。分生孢子在中性或偏鹼性條件下萌發較佳。光對菌絲生長發育及分生孢子的萌發無明顯的刺激或抑制作用。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或在空氣相對濕度98%以上,只要溫度適宜即可萌發侵染。小麥根腐病菌寄主範圍很廣,除為害小麥外,尚能為害大麥、燕麥、黑麥等禾本科作物和野稗、野黍貓尾草、狗尾草等30多種禾本科雜草。病菌有生理分化現象,小種間除對不同種及品種的致病力不同外,有的小種對幼苗為害較重,有的小種則為害成株較重。

症狀分析

小麥幼芽和幼苗發病後種子根變黑腐爛,嚴重時幼芽爛死,出土後的幼苗因地下部分腐爛,生長衰弱而陸續死亡,未死的病苗發育遲緩、生長不良。

1、根和根冠病菌侵害根部,產生褐色病斑,嚴重時根及根冠腐爛,因而稱根腐病。苗期被害,除根部腐爛外,病苗基部、葉鞘產生褐斑,葉片變黃,隨後陸續枯死。輕病苗可繼續生長發育而成穗,但有的植株因根冠組織被破壞,水分運輸受阻,穗部青枯不能結實,形成白穗。此時植株地上部位常沒有其他被害現象。白穗在田間常表現為單株發病。有時不表現白穗而為穗枯。

根腐病的病原菌常常不是一種,而是由多種寄生菌和腐生菌例如長蠕孢菌、鐮刀菌等相結合而起作用。

2、節和莖節部受侵變成黑色,半面被侵,莖呈彎曲狀,嚴重時也影響籽粒的飽滿度。莖、莖基部和穗頸有時出現褐色病斑,但影響不大。

3、葉和葉鞘在葉片上,病斑初期為梭形小斑,外緣深褐色,中部色淡。天氣乾旱時,病斑不再擴大;天氣潮濕則擴大成橢圓形、長紡錘形或不規則形的黃褐色大斑,病害嚴重時,許多病斑聯合成不規則形的大形黃褐色斑塊,其上產生黑褐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葉片提早枯死,稱為斑點病或葉枯病。

在葉片基部和葉鞘相接的葉鞘部分感病後形成淺褐色病斑,影響水分輸送,使葉片變黃而乾枯,為害性最大。

4穗和種子穗部的穎殼上病斑初期褐色、不規則形,天氣潮濕時其上可生黑色霉狀物。小穗不能結實或結實而種子皺癟,或種子雖飽滿但胚部變黑,稱為黑胚。穗部的病斑,常容易與穎枯病和黑穎病引起的症狀相混淆。[1]

病害特點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於種子內部和病株殘體的組織中越冬或越夏,也可以分生孢子沾附在種子或病株殘體上越冬或越夏。帶菌種子和土壤中的病菌是幼苗發病的初侵染源,病苗上以及越冬或越夏的病殘體上所產生的分生孢子是葉、莖和穗部發病的初侵染源。這些受害的葉、莖、穗部的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在環境適合時,病害可不斷蔓延、擴展。

這一病害的發生程度與氣象條件、品種抗病力和栽培條件等關係很大。

1、氣象條件 氣象條件與發病有密切關係,在冬麥區,春季氣溫不穩定,小麥返青時常遇到寒流,麥苗受凍後抗病力降低,易誘髮根腐病,造成大量死苗。在北方春麥區,春季多雨,土壤過於潮濕,或乾旱少雨土壤嚴重缺水,均誘致病害加重,病苗未及出土即行枯死,或成田間嚴重缺苗,或雖出土,但長勢很弱。在成株期,特別是小麥抽穗期以後,如有高溫、多雨或多霧露,有利於病原菌孢子萌發侵染,病害發生嚴重,致使葉片早枯。小麥開花期以後如持續出現高溫多濕的氣象條件,穗腐重,種子感病率也高。

2、品種抗病性 對這種病害,沒有免疫的品種,但品種間的抗病性有差別。不同品種的不同部分在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程度可以不同並沒有一定的相關性。例如河北省調查,在墨西哥小麥中有的品種根部比較感病,造成死株、死穗;有的則葉部發病較重或種子比較感病,黑胚粒率較高。冬麥區小麥品種抗寒性差的容易因春季溫度低而引起爛根或葉枯。

3、栽培條件 小麥根腐病菌是一種弱寄生菌,任何栽培條件不利於小麥生長發育都會在不同程度上誘發病害。小麥播種時,由於地力瘠薄、土質粘結、土壤過干或低洼潮濕,以及播種時覆土過厚或播種過深等造成幼苗出土慢和生育不良,就可以造成爛根和死苗。小麥生育中、後期如水肥不足,則葉枯、穗腐可嚴重發生。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潛伏於種子內外以及病株殘體上越冬。如病殘體腐爛,體內的菌絲體隨之死亡。分生孢子亦能在病株殘體上越冬。分生孢子的存活力隨土壤濕度的提高而下降。種子和田間病殘體上的病菌均為苗期侵染來源,尤其是種子內部帶菌更為主要。當氣溫回升到16℃左右,病組織及殘體所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在溫度和濕度適合條件下,病菌直接侵入或由傷口和氣孔侵入。直接穿透侵入時,芽管與葉面接觸後頂端膨大,形成球形附着胞,穿透葉片角質層侵入葉片內;由傷口和氣孔侵入時,芽管不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在25℃下病害潛育期5d。氣候潮濕和溫度適合,發病後不久病斑上便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小麥抽穗後,分生孢子從小穗穎殼基部侵入而造成穎殼變褐枯死。穎片上的菌絲可以蔓延侵染種子,種子上產生病斑或形成黑胚粒。

發生規律

病害初次侵染主要來自病殘組織中的分生孢子。發病後病菌產生的分生孢子可再藉助於氣流、雨水、輪作、感病種子傳播,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若干年。小麥根腐病的流行程度與菌源數量、栽培管理措施、氣象條件和寄主抗病性等因素有關。

1、菌源數量田間病殘體多,腐解慢,病害初次侵染菌源積累多,發病就重。

2、栽培措施耕作粗放、土壤板結、播種時覆土過厚、春麥區播種過遲、冬麥區播種過早以及小麥連作、種子帶菌、田間雜草多、地下害蟲為害引起根部損傷等因素均有利於苗腐發生。麥田缺氧、植株早衰或葉片齡期長,小麥抗病力下降,則發病重。

3、氣象條件土壤過於乾旱或潮濕及幼苗受凍害時根腐病發生重小麥抽穗後出現高溫、多雨的潮濕氣候,病害發生程度明顯加重。黑龍江春麥區小麥抽穗後正值雨季,濕度高,氣候溫,雨濕條件對根腐病發生髮展十分有利,因此,根腐病是這一地區小麥的主要病害;華北西北麥區由於濕度低,病害輕。在25℃下病害潛育期5–7天。氣溫18–25℃,相對混度100%,功能葉片和麥穗便大量染病甚至流行成災。

4、小麥抗病性小麥不同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但尚未發現免疫品種。[2]

防治方法

採取以種植抗病品種和栽培防病為主,輔以藥劑防治的綜合措施。該病為全生育期病害,穗期葉斑和穗腐是防治的關鍵。減少田間菌源,降低病菌積累速度,保護成株功能葉片,可有效地防治根腐病。

農業防治

1、選用抗(耐)病良種因地制宜地選用中抗或高抗品種,避免種植感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控制苗期根腐病的關鍵是麥田不能連作,可與亞麻馬鈴薯油菜及豆科植物等作物輪作換茬:適時早播、淺播,土壤過濕要散墒,過干應鎮壓,提高播種質量;施足基肥,及時追肥和中耕除草,防治苗期地下害蟲。

化學防治

(1)藥劑拌種或包衣:播種前用24%福美雙・三唑醇懸浮種衣劑按藥種比1:50包衣,晾乾後播種,防病效果較好。也可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75%衛福合劑、58%倍得可濕性粉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3%紋淨可濕性粉劑、20%三唑乳油、80%噴克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0.3%拌種,防效可達60%以上。殺菌劑與増產菌(使用劑量:種子重量的0.04%-0.06%)混和拌種可促進小麥生長,消除三唑酮等殺菌劑對小麥出苗的影響。

(2)藥劑浸種:用50%退菌特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浸種24-36小時,防效在80%以上。

(3)噴藥防治:重病年及時噴藥保護。第一次在小麥揚花期噴酒25%敵力脫乳油2000–40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每畝用藥100克,對水75千克噴酒;第二次在小麥灌漿期至乳熟初期噴酒70%代森錳鋅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500-600倍液,間隔15天。或者用20%三唑酮乳油、1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12.5%特譜唑乳油2500倍液,能有效控制該害。種子包衣或拌種結合成株期噴藥保護可有效控制根腐病的發生與為害。


相關視頻

2.6小麥根腐病


農業專家提醒:小麥紋枯病、根腐病普發 需抓緊防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