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麥黃矮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麥黃矮病

小麥黃矮病
原圖鏈接

小麥黃矮病又稱黃葉病、嵌邊黃等,是由大麥黃矮病毒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表現為葉片變黃和植株變矮。

小麥黃矮病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華北、東北、華中及華東等冬麥區、春麥區及冬春麥混種區。該病對小麥的產量影響較大,輕發生年份小麥產量損失率為3-5%,中度流行年份損失率為20-30%,大流行年份損失率為30-50%,個別病重田塊的損失率可達60%以上。

小麥黃矮病的防治措施應以鑑定、選育和推廣抗、耐病豐產良種為主,從治蚜防病入手,改進栽培技術,以達到防病增產的目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小麥黃矮病

外文名: 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

別 名: 黃葉病、嵌邊黃

小麥黃矮病1
原圖鏈接

為害植物: 小麥

為害部位: 葉片

病 原: 大麥黃矮病毒

病原特徵

病原為大麥黃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簡稱BYDV),屬黃矮病毒組。根據在電子顯微鏡下,對用由麥二叉蚜傳毒的小麥黃矮病病株,經超提純所製備的抽提液進行觀察的結果,小麥黃矮病是一種球狀病毒,病毒質粒的直徑為24-30毫微米。小麥黃矮病毒感染小麥後,隨植株體內營養運轉到生長點部位。所以,抽出的新葉首先顯症,自下向上發展。在16-20℃下,病毒的潛育期為15-20天。溫度降低,潛育期延長。25℃以上逐漸潛隱,30℃以上不易顯症。該菌除為害小麥外,還能侵染大麥、莜麥糜子和多種禾本科雜草。

分布為害

小麥黃矮病最早由 Oswald和 Houston於195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大麥上發現,目前已經分布南北美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是世界性的危害小麥、大麥和燕麥等麥類作物的病毒病害。黃矮病主要侵害小麥、大麥、燕麥、、糜子、玉米等作物及多種禾本科雜草。麥類作物感病後,光合作用等生理機能遭到干擾和破壞,麥粒千粒重下降,穗粒數降低。 Lister等(1995)估計全世界因黃矮病毒的自然侵染可使麥類作物產量損失達到11%~33%。

我國於1960年首先在陝西和甘肅發現小麥黃矮病,隨後在華北、西北、東北、西南冬、春麥區及冬、春麥混種區均有發生和危害的報道。曾先後於1966年、1970年、1973年、1978年、1980年、1987年和1999年在陝西、甘肅、山西、內蒙古、寧夏和河北等省(自治區)大面積流行成災。1987年僅陝西和甘肅兩省就因黃矮病的流行損失5億kg余小麥。1999年大面積流行發生範圍遍及陝西、山西、寧夏、甘肅、內蒙古和河北等多個省(自治區),發病面積達156.67萬hm2餘。

小麥黃矮病的症狀

小麥黃矮病的症狀因寄主種類、品系、生長期及生理條件、病毒株系、接種劑量和環境條件等因素的變化而不同。小麥受黃矮病毒侵染後,苗期感病植株生長緩慢,分櫱減少,紮根淺,易拔起。病葉自葉尖褪綠變黃,葉片厚硬。病株越冬期間易被凍死,未凍死的,返青拔節後新生葉片繼續發病。病株矮化,不抽穗或抽穗很小。拔節孕穗期感病的植株較矮,根系發育不良。

典型症狀是新葉從葉尖開始發黃,隨後出現與葉脈平行,但不受葉脈限制的黃綠相間的條紋,沿葉緣向葉莖部擴展蔓延,黃化部分約占全葉的1/3~1/2。病葉質地光滑,後期逐漸黃枯,而下部葉片仍為綠色。病株能抽穗,但籽粒秕瘦。穗期感病的植株一般只旗葉發黃·呈鮮黃色,植株矮化不明顯,能抽穗,粒重降低。大麥幼苗感病後嚴重矮縮,分蘗增多,葉片變硬發脆,葉尖開始變黃,呈鮮艷的金黃色或橙色,有光澤,不抽穗或抽穗很小,籽粒很少,且不飽滿。拔節期感病,節間縮短,植株顯著矮化,分櫱增多,葉片呈金黃色。抽穗後感病,一般只旗葉呈金黃色,矮化較輕,能抽穗,籽粒秕瘦。

燕麥植株感病後葉片自葉尖或葉緣出現褪綠斑駁,然後逐漸發展呈紫紅色。葉片一般不出現條紋,葉鞘呈紫紅色。粟發病後全株矮縮,嚴重時不能抽穗。紫稈品種全株變紅色,稱之為粟紅葉病。玉米植株感病後葉片自葉尖褪綠呈淺紅色,逐漸發展為褐紅色。糜子發病後葉片最初為橘紅色,後發展為土紅色或土黃色。[1]

發病規律

小麥黃矮病的發生與流行,同當地傳毒蚜蟲數量呈正相關,蚜蟲數量又受到雨量和氣溫的影響。秋季麥苗出土後降水少,有翅蚜蟲少;反之發病就多。秋季麥苗發病多少是春季發病的主要依據。一般來講,秋季天旱溫度高,春季氣溫回升快,為重病流行季;秋季多雨而春季旱,為輕病年;如秋春季都有雨,則一般發病較輕。[2]

防治方法

小麥黃矮病的防治措施應以鑑定、選育和推廣抗、耐病豐產良種為主,從治蚜防病入手,改進栽培技術,以達到防病增產的目的。

選育推廣抗耐病良種

從各地對小麥抗耐病性多年鑑定的結果看出,一般當地農家品種大多有較好的抗耐病性。雜交品種或引自國外的品種有抗、感病兩種類型,一般抗條鏽病的品種不抗小麥黃矮病。雜交後代抗病性與選擇的親本有關,如選用抗病農家品種作母本,雜交後代抗病遺傳性較為明顯。不少地區已根據當地自然條件、耕作制度和栽培特點等因地制宜地選用抗、耐病性較強的小麥品種。冬麥區目前主要有太原89太原116晉農3號、晉農17、延安1號、4號、6號及11號、衛東1號、晉中849、北京5號等。春麥區有勁麥1號、內鄉5號等。

防治蚜蟲

麥蚜是小麥黃矮病毒的傳播媒介。因此,防治麥蚜,就能有效地控制小麥黃矮病的流行和危害。多年來,在生產和科研實踐中摸索並積累了一些經驗,在治蚜防病方面取得了較顯著的效果。

種子處理:據中國甘肅省張掖地區,陝西省蒲城縣多年大面積示範,冬小麥的早播麥地採用三九一一拌種,能治蚜併兼治地下害蟲。一般發生年拌種後冬前可以不治蚜。每50千克麥種用75%三九一一0.1-0.15千克加水3-4千克拌種,拌後堆悶12小時,殘效期35天左右。另外,用0.3%或0.5%可濕性滅蚜松粉劑拌種,殘效期達40天左右。滅蚜松是一種高效·低毒對人畜安全的內吸劑,可逐步取代三九一一。用0.3%樂果乳劑拌種,殘效期達15-26天,也有一定的治蚜效果。

噴藥治蚜:在一般情況下,拌種地塊冬前可以不治蚜,但如氣溫較高,乾旱,則必須加強田聞麥蚜調查,根據各地蟲情,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噴1次藥,以防止麥蚜在田間蔓延、擴散,減少麥蚜越冬基數。冬麥返青後,到拔節期防治1-2次,就能控制麥蚜與小麥黃矮病的流行。春麥區根據蟲情,在5月上、中旬噴藥效果較好。

藥劑使用,50%滅蚜松乳油1:(1000-1500);40%樂果乳油1:(1000-1500);50%一六O五乳油1:(2000-3000);50%甲基一六O五1:2000;40%樂果乳油0.05千克,加水0.5千克,拌15千克砂土,配成毒土,每畝撒315千克;1%一六O五粉或1.5%樂果粉每畝噴1.5千克。

另外,當麥蚜開始在冬小麥根際附近越冬時,進行冬灌,有顯著的治蚜效果。中國甘肅省張掖地區經驗,冬前鎮壓、返青後耙耱,能有效地消滅田間殘茬和土塊上的蚜卵。

栽培管理

因地制宜,合理調整作物布局,如在種植糜子的地區,儘量壓縮糜子的種植面積,可以減少麥蚜和病毒的越夏數量,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

此外,按排好茬口,冬麥區避免過早過遲播種小麥,春麥區適當早播,合理密植,抓緊月巴水管理等,對促進小麥生長發育,增強對病毒的抗耐病性,減輕小麥黃矮病為害,也有一定作用。


相關視頻

造成小麥苗黃苗弱甚至死亡的病害:叢矮病


小麥發黃最新田間發病分析與解決方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