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爾賽鄉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地處越西縣東南部,東與昭覺縣接壤,南與喜德縣相連,西鄰瓦普莫鄉,北與依洛地壩鄉和古二鄉相鄰,區域面積45.0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7852人。

1953年,設爾喜鄉。1969年,鄉改公社。1981年,更名爾賽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截至2020年6月,爾賽鄉下轄6個行政村。2021年1月,撤銷爾賽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依洛地壩鎮管轄。

2019年,爾賽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1953年,設爾喜鄉。

1959年,改爾喜大隊。

1961年,改爾喜鄉。

1969年,鄉改公社。

1981年,更名爾賽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2021年1月,撤銷爾賽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依洛地壩鎮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爾賽鄉轄花古、格依、阿爾嘎、申則洛、依達、洪洛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爾賽鄉下轄6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花古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爾賽鄉地處越西縣東南部,東與昭覺縣接壤,南與喜德縣相連,西鄰瓦普莫鄉,北與依洛地壩鄉和古二鄉相鄰, 區域面積45.0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爾賽鄉地勢東高西低,南北持平。

氣候

爾賽鄉氣候涼爽,雨量充沛,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干寒少雪。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多年平均氣溫10.7℃,無霜期年平均225天,年平均降水量1248毫米。

水文

爾賽河由東至西注入普雄河,境內河道長約8千米。

自然災害

爾賽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霜凍、地震、雷擊等。

人口

2011年末,爾賽鄉轄區總人口6298人。總人口中,男性3259人,占51.7%;女性3039人,占48.3%,總人口中,以彝族為主,達6288人;漢族6人。

截至2019年末,爾賽鄉戶籍人口7852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爾賽鄉財政總收入1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12元。

2019年,爾賽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農業

爾賽鄉有農業耕地面積6437畝,其中有水田1197畝,旱地524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861.3萬元。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玉米、蕎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203噸,其中馬鈴薯1871噸,玉米365噸。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4878頭,年末存欄5264頭;牛出欄537頭,年末存欄2099頭;羊出欄4631隻,年末存欄6501隻;家禽出欄9288羽,家禽年末存欄10568羽。2011年,生產肉類572.2噸,畜牧業總產值670萬元。

商業

2011年末,爾賽鄉有商業網點30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爾賽鄉有鄉中心校1所,村點校4所,在校生685人,專任教師2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爾賽鄉有老年協會1個,會員20人。

2011年末,爾賽鄉有籃球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爾賽鄉有鄉中心衛生院1個;病床5張,固定資產總值4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人。

社會保障

2011年,爾賽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0戶,人數957人,支出72.4萬元,比上年增長25%,月人均63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供養8人,支出1.4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79人次,支出4.9萬元,比上年增長6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320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87人,參保率7.7%。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爾賽鄉有移動電話用戶231戶,比上年增加96戶。[4]

交通

2011年,爾賽鄉境內有縣道7千米,通鄉油路13千米,村道2.4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彝語地名,原名爾喜。彝語"龍神"之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