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舌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尖舌草 英文名稱: Small Flowered Rhynchoglossum 學名: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ume var. hologlossum (Hayata) W. T. Wang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尖舌草屬(Rhynchoglossum),別 名:尖舌草,琉璃草、琉璃苣苔,台灣異葉苣苔,全唇尖舌苣苔(植物研究)(變種),大脖子藥(貴州興義),尖舌苣苔、半邊臉、串珍珠、歪冠苦苣苔,琉璃袋(日譯名),台灣原生植物。
型態特徵
肉質草本,莖高 40~50 公分,圓筒形,上部不分枝或少分枝,被細柔毛或無毛。葉為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0.2~2 公分,葉片長 3~12 公分,寬 2~4 公分,歪卵形,葉基歪斜,葉尖漸尖形,葉緣為全緣,上下表面疏被毛,下表面側脈明顯。花序初為蠍尾狀,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平滑;花軸細長,由多數花組成,被毛;具花梗,梗長 0.3~0.4 公分,被粗毛;苞片長 0.1~0.2 公分,線形,被粗毛;花萼長 0.4~0.5 公分,鐘形,外側被腺毛,5 裂,裂片披針形;花瓣藍色,花筒長約 1.2 公分,圓筒形,上唇 2 裂,裂片彎曲,下唇倒卵形,邊緣全緣;可孕性雄蕊 2 枚,著生花冠筒上,花絲纖細,花藥合生;子房長 0.2~0.3 公分,卵圓形,無毛,基部具有 2 腺體;柱頭頭狀,花柱長約 0.7~0.8 公分。花期 7~10 月。植物的花,顏色全藍的本就不多,琉璃草的花,更藍得特別。只要一開花,就可輕易認出,5-6月是盛花期,中海拔山區路旁常見。果實為蒴果,長約 0.4 公分,卵圓形,藏在宿萼內;種子細小,長約 0.03 公分,褐色,長圓形,多數。
藥用
全草具有清熱、利尿、止血、解毒及軟堅散結之效,也被用來治療急性肝炎、肝炎、甲狀腺腫大;根藥用,治甲狀腺腫大(貴州中草藥)。
文獻記載
-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682尖舌草 p1341 國立編譯館主編
-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4) 181琉璃草 p204 台北南天書局
- 彭國棟 許再文 等著 烏石坑地區植物選介-尖舌草 P56 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游以德 吳盈 陳玉峰 著 台灣原生植物(上)-尖舌草 P 205 淑馨出版社
- 中國植物誌第 69 卷 575 頁 PDF 全唇尖舌苣苔
-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尖舌苣苔 417頁 9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