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尚德延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E7cd7b899e510fb33269ebedd933c895d1430c53.jpg

尚德延,麻醉科專家,中國現代麻醉學的奠基人之一。早年在國外學習麻醉,中國麻醉學科早期創始人之一,培養了大批麻醉專業人才。對低溫麻醉及體外循環各方面的研究有卓越貢獻,推動了中國心血管外科的發展。尚德延教授是中華麻醉學會第一屆主任委員和第二屆名譽主任委員、中華外科學會委員、中華急救研究會顧問、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醫院麻醉科及麻醉學研究室主任、顧問、研究員、《中華麻醉學雜誌》副主編、《臨床麻醉學雜誌》顧問。

人物簡歷

1932~1937年 在北京知行中學、北京法文專門學校、上海震旦大學附中讀中學。 1937~1942年 在甘肅學院(後蘭州大學)教育系、醫學系學習並畢業。 1942~1947年 任蘭州中央醫院住院醫師及外科住院總醫師。 1948~1949年 任美國芝加哥美國醫院麻醉科住院醫師及住院總醫師。 1949~1956年 任蘭州軍區總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副主任,普通外科主任,麻醉科主任,兼蘭州大學醫學院外科及麻醉科副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外科教研室主任。 1956~1958年 任解放軍胸科醫院麻醉教研室主任。 1958~1983年 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麻醉科主任,副、正研究員。 1964年 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1979年 當選中華醫學會麻醉學會首任主任委員。 1981年 任《中華麻醉學雜誌》副主編。 1984年 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1985年10月24日 因心血管意外猝死於北京。

生平經歷

學醫經歷 尚德延,字叔明,父親是郵電局職員,家境較貧寒。尚德延自幼聰明伶俐,勤奮好學,曾在遼寧省瀋陽、遼陽、鐵嶺等地念小學,1932年秋小學畢業後因當時國內政局不穩,曾輾轉就讀於北京知行中學(半年)、北京法文專門學校(三年半)、上海震旦大學附中(一年半)。1937年高中畢業後隨父母舉家遷移至蘭州並考入甘肅學院(現蘭州大學前身)。尚德延喜歡醫學,但因醫學系不招生,故在教育系讀了半年,於1938 年春轉入五年制醫科,於1942年底畢業。 上大學期間,尚德延過人的才華就開始嶄露頭角。他做事總是有一種韌勁和永爭第一的精神,經常在班級內考取第一名。上大學前尚德延便有很好的法文基礎,上大學後又刻苦學習英文、俄文、德文。英文、法文可以翻譯,口語亦佳;俄文、德文也能藉助字典進行翻譯。尚德延是個活躍分子,喜歡唱歌、跳舞、演話劇。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尚德延及其同學們經常通過演話劇的方式進行抗日宣傳。上大學期間尚德延結識了同班女同學蔡心銘,1943年這對志同道合的情侶結為伉儷,在以後幾十年的共同生活中,蔡心銘在事業和生活上均給予尚德延極大的支持和關懷。 大學畢業後,尚德延應徵入伍在國民革命軍第68軍任上尉軍醫(外科)3年,1945年3月後在蘭州中央醫院做外科住院醫師及住院總醫師。工作中尚德延兢兢業業,打下了堅實的外科學基礎並深得院長張查理的賞識(張查理為中國外科學家,曾是吳英愷大學時的外科啟蒙教師)。由於當時中國麻醉事業處於空白狀態,1947年底,張查理派尚德延去美國學習麻醉。尚德延1948年全年在芝加哥美國醫院(American Hospital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ollege of Medicine)學習麻醉,任住院醫師及代理住院總醫師,並在1948年4月22 日成為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會員。 行醫經歷 1949年初,尚德延回國後即在蘭州中央醫院創立麻醉科,這是中國最早的麻醉科。尚德延任主任,但仍負責外科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蘭州中央醫院更名為西北軍區第一陸軍醫院,1953年後又更名為蘭州軍區總醫院,是當時國內規模較大、醫療水平較先進的醫院之一。從1949年8月至1956年5月,尚德延任該院大外科副主任、普通外科及麻醉科主任併兼任蘭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外科教研室主任(1952~1953)等職。此時剛剛而立之年的尚德延一面承擔外科手術、會診、查房工作,一面承擔起麻醉專業的創建工作。工作艱辛,廢寢忘食。不斷開展麻醉技術,提高醫療水平。編寫了70餘萬字的麻醉學、野戰外科學講義,向本院麻醉科醫生及醫學院學生講授麻醉知識和臨床經驗,反覆宣傳麻醉工作的重要性,並經常到西北地區各解放軍及地方醫院協助開展麻醉工作及講學,對西北地區麻醉專業的發展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1951年,尚德延發表了第一篇麻醉方面的論文「周身麻醉時之循環突然停止」,對全身麻醉時循環突然停止的原因、症狀、預防、處理及預後進行闡述,並列舉兩個病例。1953年,尚德延等人總結了西北軍區第一陸軍醫院自1951 年10月至1952年11月全年施行脊椎麻醉的552例,寫成論文「脊椎麻醉552例經驗的初步分析」,發表於《中華外科雜誌》上。這兩篇論文是國內這方面最早的文獻。1951~1955年尚德延在《中華醫學雜誌》及《西北醫學雜誌》上發表了7篇普通外科與戰傷外科方面的論文。 當時,中國正處於戰後,戰傷患者特別多,尚德延積極服從國家需要從事戰傷外科、戰傷麻醉及抗美援朝的工作,對中國的戰傷麻醉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於1951年在《西北醫學雜誌》上發表了「戰傷麻醉」一文,這是中國在這方面的較早論著。 1954年,國家軍委衛生部為了使志願軍傷員晚期戰傷得到良好的治療,決定成立戰傷外科醫療研究組(簡稱醫研組),將傷員集中到新建成的遼寧省遼陽第201醫院。醫研組由吳英愷、陳景雲、許殿乙、趙連璧四位教授領導。醫院組成了各專科病房和相關科室。當時在蘭州軍區總醫院任外科副主任兼麻醉科主任的尚德延任遼寧省遼陽第201醫院麻醉科主任,原第一軍醫大學的王倫輝任主治軍醫,擔任經治軍醫(相當於住院醫師)的有鄭斯聚(瀋陽)、程洪元(長春)、李雅琴(齊齊哈爾)、李森(遼陽)、於祥雲(大連)等。 自1954年8月至1955年7月,一年時間內,麻醉科在醫研組領導下完成了分擔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 在醫療工作方面,尚德延領導全科人員密切配合外科各專科完成了大量晚期戰傷,如顱內異物、外傷性癲癇、慢性肺膿腫、慢性膿胸、髖關節創傷後遺症等(當時算是疑難的手術)手術任務,無一例因麻醉死亡 教學經歷 在教學工作方面,當時醫研組調集了志願軍各軍和分部醫院的外科軍醫成立了軍醫隊,分組到各科輪轉,也到麻醉科輪轉一個月。尚德延和王倫輝給他們講解麻醉的基礎知識,鄭斯聚等負責輔導他們實際操作,使他們初步掌握半開放滴給法、腰椎麻醉以及麻醉機的使用,並初步了解氣管內插管的操作程序。 在科研方面,為了解決野戰條件下的麻醉問題,尚德延制定了科研計劃,對比觀察乙醚、不同比例的氯仿-乙醚混合液和氯乙烷的誘導效果,並觀察了麻醉時的心電圖變化。最後總結出的論文「氯仿、氯乙烷、乙醚在麻醉引導期中作用的觀察」,刊登在《人民軍醫》1957年第11期上。尚德延還參與中國第一部《野戰外科學》的編著,編寫了「野戰麻醉」和「戰傷感染」兩章,並翻譯了大量戰傷麻醉的文獻。 結束了遼陽的工作後,1955年尚德延又任抗美援朝醫療隊隊長(周毅任政委),往返於陝甘各地,對抗美援朝的傷員進行救治。 1956年春,中央軍委總後衛生部成立解放軍胸科醫院,吳英愷任院長兼外科主任。尚德延從蘭州調來任麻醉科主任。1958年胸科醫院集體轉業至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尚德延任麻醉科主任,副、正研究員。 1964年,尚德延被邀請赴莫斯科參加深低溫學術會議,在會上介紹了中國自己的做法及其理論基礎,取得了與會各國代表的讚許。同年還被邀參加波蘭全國麻醉學會議並作題為「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的麻醉處理」和「體外循環與深低溫」的學術報告。1966年夏被邀參加巴基斯坦-英聯邦聯合舉辦的醫學學術會議,報告了題為「心臟直視手術的麻醉和體外循環」的論文,會後受到巴基斯坦總統的接見和宴請。1963年曾被邀赴越南,協助他們開展心血管手術,作過多次學術報告。此後又被派往河內,參加該國黨政最高領導人的醫療急救。返京後,為越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麻醉與體外循環工作進行過多批培養,都取得了優良效果。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尚德延被迫停止各項工作。1970年參加當時高級黨、政、軍領導的保健急救工作。1972年逐漸恢復工作。開展針麻下心內直視手術和中藥麻醉,對洋金花的有效成分進行分析,將其應用於臨床,明確了洋金花的有效成分(山莨菪鹼)後用中英文發表論文,後此法被國內廣泛採用。1970年代後,尚德延從事過一段肺心病的工作,對肺心病心衰的搶救治療、肺心病的血液動力學改變及肺心病的某些呼吸療法均發表過文章。同時繼續進行呼吸功能不全及體外循環各方面的研究,對體外循環下的心肌保護、心臟起搏、循環驟停和心臟復甦及心臟手術時的心臟復甦的研究亦取得了較大成績。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尚德延繼續擔任阜外醫院麻醉科及麻醉學研究室主任。1956年以來,他曾多次與英、美、法、澳、意、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瑞典等國的心臟內科、心臟外科、麻醉學科教授會晤,交流經驗。1978年應澳大利亞衛生部長的邀請前往訪問考察。1979年冬應邀赴美各地訪問考察,並被授予「國際協作最高水平醫學家」證書。1960年代後,他多次參加外科及麻醉學術會議,並多次到全國各地進行講學,協助工作。

人物貢獻

對心血管麻醉的研究 1956年,尚德延到解放軍胸科醫院工作後,便全身心投入到心血管麻醉的科研和臨床中。尚德延重視實驗研究,根據臨床任務和存在問題,遵循實踐-研究-再實踐-再研究的方針,使臨床工作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1956年成立麻醉科的同時即創建了動物實驗室,為開展心臟直視手術、胸部大血管手術和重症肺部手術進行低溫麻醉研究,使低溫麻醉成功地應用於臨床,於1956年開展了首例低溫麻醉下的肺手術,1957年開展體表冰浴低溫麻醉下的心內直視手術和大血管移植手術,進行了數百例均獲得成功。尚德延進行了低溫各方面的研究,如研究了常溫、低溫、深低溫下心臟手術的心功能恢復和心臟復甦,低溫、深低溫的病理生理改變,低溫下心室纖顫的預防和治療,均取得了顯著成績,這些均是中國當時的創舉。同時他在受控降壓的病理生理學基礎理論和臨床應用方面也取得很大成績。這些對中國心臟外科的發展都有很大貢獻,是新中國麻醉學成就的一部分。1957年,尚德延領導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內首次研製成功國產氧化亞氮(笑氣),而後將此成果無償轉讓給北京氧氣廠,不久氧化亞氮正式投產。 體外循環心內手術研究 1958年,尚德延到阜外醫院麻醉科工作。除保留動物實驗室外,尚德延又在科內建立實驗室。麻醉科擁有動物實驗室和實驗室的,這恐怕是國內第一家。1958年,他與阜外醫院外科及北京協和醫學院修理工廠合作研製體外循環機,阜外醫院麻醉科在尚德延的領導下進行了體外循環動物實驗200餘次,1959年首次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成功。尚德延除繼續研究,不斷改進胸心手術麻醉外,還進行了有關體外循環各方面研究。他改進了半身循環的血液動力學,減少了併發症,使之在效果和安全性上均得到提高。在肝素血代用品的研究中,為便利工作,節約用血,改進末梢循環,他在國內首先倡導用構櫞酸血、葡萄糖鹽水和右旋糖酐代替肝素血,為大量開展體外循環下心臟大血管手術提供了很大方便,並對由此引起的血液學和血液動力學改變進行了相應研究。在體外循環後的重要併發症,特別是有關血液動力學和血化學改變的研究方面,他也取得較豐富的經驗,這使體外循環下心內手術期間和手術後的處理都得到了很大改進。尚德延同時進行麻醉下,特別是心臟手術下心率失常及其防治的研究,取得較多經驗。他還進行了呼吸功能的研究,對麻醉下呼吸功能的改變和某些麻醉方法對呼吸功能的影響以及正負壓呼吸機在胸心手術的應用進行了系統研究,並對嚴重呼吸功能不全的某些治療問題,對處理二氧化碳,改善通氣換氣等問題均提出了改進意見和處理方法。1965 年他自行設計試裝人工心肺機並開展了動物試驗,在人工肺的研製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明確了國產人工肺的性能並將其應用於臨床。但研究於1966年後被迫中斷,到1973年才恢復。他參加了國內各地的試製鑑定工作。尚德延的這些實驗和臨床研究,對開展中國心臟直視手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人才培養 桃李滿天下 尚德延非常重視麻醉專業人才的培養,從1949年回國到蘭州工作時,即編寫講義培養了西北地區的麻醉專業人才。1956年到北京工作後,即在胸科醫院(今阜外醫院)成立麻醉進修班,每年一期,開始培養來自全國的進修醫生,又編寫了幾十萬字的麻醉、體外循環、心肺復甦等內容的講義。從1964年起,共培養了7名研究生。他培養過的進修生和研究生結業後多數擔任各地各單位麻醉科的負責人及地區麻醉科學會的領導人,成為新一代麻醉學專家。1988 年中華麻醉學雜誌編輯部出版的《中國當代麻醉學家》一書共收錄了195位麻醉學家簡歷,其中約40人曾在尚德延門下學習過。 作為中國現代麻醉學的創始人,尚德延一生都在關注着中國麻醉事業的發展和麻醉科室的建設。1959年,他與謝榮一起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麻醉學方面取得的成就。1962年,尚德延再次通過《中華外科學雜誌》麻醉方面的投稿情況分析了中國的麻醉學現狀。文化大革命後,尚德延深刻認識到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年來中國麻醉學科取得了巨大成績和進展,但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呼籲中國的麻醉學進行現代化建設。他提出確保手術安全與順利進行僅是現代麻醉學科的部分內容,麻醉專業還應承擔並涉及從急救復甦到生物醫學工程,從臨床醫療到基礎理論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並特別強調麻醉專業幹部的培養和專科建制問題。尚德延一直呼籲麻醉科應列為臨床科室。但他卻沒有等到這一天,直到1989年衛生部才下達文件把麻醉科列入一級臨床科室。 從20 世紀60 年代起尚德延即擔任中華外科學會委員,中國急救研究會顧問,中華外科學雜誌、心臟血管疾病雜誌編委。文革後,尚德延與其它老一輩麻醉學家一起積極籌備組建中華醫學會麻醉學會,創辦中華麻醉學雜誌,1979 年8 月中哈爾濱舉行的第二次全國麻醉學術會議上,中華醫學會麻醉學會正式成立,尚德延因其在中國麻醉界的崇高威望當選為中華麻醉學會首任主任委員。1981 年3 月20 日《中華麻醉學雜誌》第一卷第一期正式出版發行。尚德延任副主編。 1984 年尚德延因年事日高,身體欠佳,退居二線,擔任第二屆中華麻醉學會名譽主任委員及阜外醫院麻醉研究室主任,但仍老驥伏櫪,為中國麻醉學現代化不懈努力,並承擔了培養研究生及大量審校和稿件修改的工作。1985 年不幸因病逝世。 人物評價編輯 尚德延平易近人,沒有架子,工作中關心下級,不辭勞苦。有一次胸科手術做了近30個小時,大家輪流看台麻醉,尚德延雖身為主任,卻總是身臨一線,經常勸王倫輝及其他住院醫師去休息而自己多干一會。這些都贏得了大家對他的尊敬。 尚德延在國外學習麻醉,回國後創立我國麻醉學科、刻苦專研、勤奮工作,為我國麻醉事業奮鬥一生,培養了大批麻醉專業人才,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現代麻醉的發展,尚德延從醫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現代麻醉學的發展史。 [3]

主要論著

尚德延一生寫過中英文論文150 余篇,分別刊登在各有關雜誌上,並參加了五部著作的編寫,內容覆蓋面極廣,包括外科,一般麻醉,低溫、體外循環,心肌保護,呼吸,心肺急救等方方面面,並且涉及了諸多麻醉學的處女地,多數論著達到國家一級水平,對我國麻醉學進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尚德延,周身麻醉時之循環突然停止.中華醫學雜誌,1951,37 (7):542. 2 尚德延,戰傷與交感神經切除術.西北醫學雜誌,1951,1(5):316. 3 尚德延,戰傷麻醉.西北醫學雜誌,1951,1∶130. 4 尚德延,劉秉華.脊髓麻醉552例經驗的初步分析.中華醫學雜誌,1953,39(4):237. 5 尚德延,王自生.包蟲囊腫.中華外科雜誌,1955,3(1):28. 6 尚德延,王倫輝等.氯仿、氯乙烷、乙醚在麻醉引導中作用的觀察.人民軍醫,1957,(11):29. 7 尚德延,低溫麻醉.人民軍醫,1957,(7):136. 8 尚德延,野戰麻醉和戰傷感染.見:吳英愷,趙連璧主編.野戰外科學,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 9 尚德延等,人工低溫下預防和治療心室纖顫的實驗與觀察.中華外科雜誌,1958,6(10):111. 10 尚德延,控制性人工低血壓的病理生理學基礎.生理科學進展,1958,2(2):174. 11 尚德延,胡旭東.胸外科患者在麻醉和手術時心律改變的觀察和分析.中華外科雜誌,1958,7(3):284. 12 尚德延,徐守春,胡旭東等.二尖瓣狹窄之交界分離術的麻醉處理.中華外科雜誌,1958,6(10):112. 13 尚德延,低溫下心內直視手術期間以動脈血實施冠狀動脈持續灌注的實驗觀察.中華外科雜誌,1959,7(12):1175. 14 尚德延,心室纖顫的治療.中華外科雜誌,1959,7(7):663. 15 尚德延,低溫下心內直視手術時應用冠狀動脈藥物灌注的實驗觀察.中華外科雜誌,1959,7(12):1172. 16 尚德延,控制性人工低血壓在手術中的應用(100例臨床分析).軍事醫學雜誌,1959,(2):119. 17 尚德延,新中國麻醉學的成就.中華外科雜誌,1959,7(9):84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