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尚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尚賢》是墨子寫的一篇文章,內容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子墨子言曰: 「今者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①,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②。然而不得富而得貧,不得眾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亂,則是本失其所欲③,得其所惡。是其故何也?」 子墨子言曰④: 「是在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不能以尚賢事能為政也⑤。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⑥; 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⑦。」

曰: 「然則眾賢之術將奈何哉⑧?」子墨子言曰: 「譬若欲眾其國之善射御之士者⑨,必將富之⑩、貴之、敬之、譽之,然後國之善射御之士,將可得而眾也(11)。況又有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12),博乎道術者乎(13)! 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14),亦必且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後國之良士(15),亦將可得而眾也。」是故古者聖王之為政也,言曰: 「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16)。」 是以國之富貴人聞之,皆退而謀曰(17): 「始我所恃者(18),富貴也。今上舉義不辟貧賤(19),然則我不可不為義。」 親者聞之,亦退而謀曰: 「始我所恃者,親也。今上舉義不辟疏(20),然則我不可不為義。」 近者聞之,亦退而謀曰: 「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舉義不辟遠(21),然則我不可不為義(22)。」遠者聞之,亦退而謀曰: 「我始以遠為無恃,今上舉義不辟遠,然則我不可不為義。」逮至遠鄙郊外之臣(23)、門庭庶子(24)、國中之眾(25)、四鄙之萌人聞之(26),皆競為義。是其故何也? 曰(27):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28); 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也(29)。譬之富者,有高牆深宮,牆立既謹(30),上為鑿一門(31)。有盜人入,闔其自入而求之(32),盜其無自出(33)。是其故何也?則上得要也(34)。

故古者聖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35)。雖在農與工肆之人(36),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37),任之以事,斷予之令(38)。曰(39): 爵位不高,則民弗敬; 蓄祿不厚(40),則民不信; 政令不斷(41),則民不畏。舉三者授之賢者(42),非為賢賜也(43),欲其事之成(44)。故當是時,以德就列(45),以官服事(46),以勞殿賞(47),量功而分祿(48)。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49)。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50)。舉公義,辟私怨(51),此若言之謂也(52)。

故古者堯舉舜於服澤之陽(53),授之政,天下平。禹舉益於陰方之中(54),授之政,九州成(55)。湯舉伊尹於庖廚之中(56),授之政,其謀得(57)。文王舉閎夭、泰顛於罝罔之中(58),授之政,西土服(59)。故當是時,雖在於厚祿尊位之臣,莫不敬懼而施(60); 雖在農與工肆之人,莫不競勸而尚意(61)。故士者,所以為輔相承嗣也(62)。故得士則謀不困(63),體不勞,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惡不生(64),則由得士也。是故子墨子言曰: 「得意(65),賢士不可不舉; 不得意(66),賢士不可不舉。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67),將不可以不尚賢(68)。夫尚賢者,政之本也。」

鑑賞

這篇文章選自 《墨子·尚賢》。

墨子是戰國初期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曾學習儒學,因為不滿意儒家煩瑣的「禮教」,於是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批判,建立了自己的學派。由於他代表了小生產者及下層知識分子的思想和利益,在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與儒學並稱「顯學」。在文學主張上,墨子主張

「尚質」,與儒家主張的「尚文」相對,因此在文學史上能獨樹一幟。這篇文章就是具有墨家文風的代表作之一。

其一,語言質樸無華,邏輯性很強。

這篇文章從頭到尾幾乎沒有什麼形容和描寫,全文樸素清新,與 《左傳》、《戰國策》中大量的描繪和誇飾有明顯的區別。這和墨子提倡的 「先質而後文」的主張是一致的。墨子的文章雖然較少文采,語言簡潔,但邏輯性極強。本文從提出 「尚賢」起論,次及「尚賢之法」,進而論及 「用賢之法」,最後總結「尚賢」是「政之本也」。全文論點鮮明,論據充分,環環緊扣,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說理明白透徹。

其二,善於採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為例說明問題,然後由個別概括出一般,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這篇文章在談到如何採用「眾賢之術」 時,舉出人們常見的召募「善射御之士」的方法作為例子,即要用他們,就要「富之」,「貴之」,「敬之」,「譽之」。進而推演到要得到「國家之珍」、「社稷之佐」的賢者,自然更應「富之」,「貴之」,「敬之」,「譽之」 了。在論「求賢」要掌握的主要標準時,又舉了常見的富裕人家為屋,只鑿一門,有賊入門,即關上門,使賊無法逃脫的例子,來說明任何事都要抓住關鍵。從此推出,要使國家富強,人口眾多,關鍵是提倡做賢人,並尊重賢人。

其三,重視實際經驗,立言多採用古代聖王和百姓的實際經驗作為依據。

文章中多次用 「古者聖王」的事跡作為有力論據,如言古代聖王列德尚賢,就舉出 「堯舉舜」,「禹舉益」,「湯舉伊尹」,「文王舉閎夭」等事例。百姓的實際經驗則舉了聚「善射御者」,「建屋防盜」 等。這是和墨子提倡的文學主張「三表法」分不開的。他主張: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有本有原,即指有根有據。本指古聖王之事,原指百姓的實踐經驗,用指對百姓、國家有利。從這一點上來說,墨子提倡要在實踐中去檢驗理論是否符合實際情況,這是墨家對科學論辯文的發展作出的一大貢獻。[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