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糞憂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嘗糞憂心 |
二十四孝之一 |
近義詞 : 反義詞 : 出 處 :《二十四孝》 體 裁 :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
嘗糞憂心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是《二十四孝》其中一篇,講述南朝時期孝子庾黔婁因父親重病,嘗父親糞便的孝行。
原文
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汗流,即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瘥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
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1]
譯文
南齊人庾黔婁,任孱陵縣令。到孱陵縣赴任不滿十天,忽然覺得心驚膽戰,渾身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到家得知父親病重已兩天了。醫生說:「要想知道病情好轉還是惡化,只要嘗一點病人糞便,味道苦說明是好事。」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到夜裡,跪拜北斗星,叩頭乞求以自身代父去死。
詩讚
到縣未旬日,椿庭遺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故事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黔婁少好學,多講誦《孝經》,未嘗失色於人,南陽高士劉虬、宗測並嘆異之。起家本州主簿,遷平西行參軍。出為編令,治有異績。先是,縣境多虎暴。黔婁至,虎皆渡往臨沮界,當時以為仁化所感。齊永元初,除孱陵令,到縣未旬,易在家遘疾,黔婁忽然心驚,舉身流汗,即日棄官歸家,家人悉驚其忽至。時易疾始二日,醫云:「欲知差劇,但嘗糞甜苦。」易泄痢,黔婁輒取嘗之,味轉甜滑,心逾憂苦。至夕,每稽顙北辰,求以身代。俄聞空中有聲曰:「征君壽命盡,不復可延,汝誠禱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婁居喪過禮,廬於冢側。和帝即位,將起之,鎮軍蕭穎胄手書敦譬,黔婁固辭。服闋,除西台尚書儀曹郎。
梁台建,鄧元起為益州刺史,表黔婁為府長史、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及成都平,城中珍寶山積,元起悉分與僚佐,惟黔婁一無所取。元起惡其異眾,厲聲曰:「長史何獨爾為!」黔婁示不違之,請書數篋。尋除蜀郡太守,在職清素,百姓便之。元起死於蜀,部曲皆散,黔婁身營殯殮,攜持喪柩歸鄉里。還為尚書金部郎,遷中軍表記室參軍。東宮建,以本官侍皇太子讀,甚見知重,詔與太子中庶子殷鈞、中舍人到洽、國子博士明山賓等,遞日為太子講《五經》義。遷散騎侍郎、荊州大中正。卒,時年四十六。
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視頻
嘗糞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