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渡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堯渡河,長江在安徽省的右岸支流。傳說因堯就在這裡乘船順水至大曆山訪舜而得名,亦名前河、江口河,位於東至縣境內。流經馬坑鄉、花園鄉、堯渡鎮、查橋鄉、東流鎮,匯入長江。主要支流有香隅河、梅城河,七里湖為下游支汊湖泊。
中文名 堯渡河
別 稱 前河、江口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安徽東至)
發源地 安徽省東至縣
流經地區 東至縣
河 口 東流
新閘 河 長 75.7公里
流域面積 56.4平方公里
水文特徵
全流域有10公里以上的支流8條,總長108.55公里,10公里以下小支流93條,總長365.70公里。其中來水面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4條,總長140.4公里,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55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為2626毫米(1954),最小年降雨量937毫米(1934)。多年平均徑流深為700毫米,多年平均流量為12.60秒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為3450秒立方米(1969年,金家湖水文站調查),1970年7月13日,洪峰流量為1270秒立方米(金家湖站實測)。多年平均年來水總量為5.97億立方米,1954年為14.23億立方米。
河道走向
堯渡河,即前河、江口河。堯渡河主河源於東至縣南部祁門山脈西麓的良禾嶺,由東向西,自橫龍庵,經紫石塔、元口、馬坑,轉向北流域,再經桃源,過韓田畈,至雙河口,左納源於桃墅嶺的菜坑河水,經馬坡金,至前鐵佛寺,左與源於兆吉嶺東側南坑的秧田畈河及歷山、小梅鋪等河匯合,至步頭灣右納入源於桃樹塢的雙元河水,過韓坑口,至廖家墩,右白果樹河,左西村河匯入,至黃泥崗左納沖家山河水,至汪家左梅山河水納入,延堯渡鎮西達赤頭,右梅城河(茹蘭溪水)注入,過石印洞,至老虎沖,右合洪港河水,經歐窯、順風嘴,過東流新閘,泄入長江。堯渡河自河源至出口,主河治理後全長75.7公里(原為84.2公里),流域長55.5公里,流域面積756.4平方公里,天然落差為839米,河道平均比降為1.51千分率。幹流主要流經馬坑鄉、花園鄉、堯渡鎮、查橋鄉、東流鎮。
河道變遷
河口幾經變遷。《大清一統志》載:「前河在建德縣南,有三源,總匯於步頭灣,過縣南15里百步灘儲為官池,歷縣南2里堯城渡,亦名堯城溪,又含茹蘭溪,匯石印池,入東流縣界為江口河,至縣西7里入江。」清嘉慶《東流縣誌》載:「江口河,在縣南2里,瀉建德諸山並縣南境諸山之水。」清宣統《建德縣誌》載:前河「一出桃墅嶺、馬坑,經雙河口;一出方嶺、大坑,經步頭村;一出抄溪、九鳳山、栗埠山,經花果園,總匯步頭灣,過堯城,由茹蘭溪至石印洞、七里湖,達東流入江。」清嘉慶《東流縣誌》載:為異建德諸山之水,知縣陳春於明萬曆元年(歷73)「在南門外開濱廣深各三丈,迤邐數十丈」河道,「注於南門,曰南新河」,清嘉慶年間已淤塞。1970年,在牛頭山(舊名神山,明嘉靖年間改名拱北山)南腳,建東流閘,泄流入江。1975年,河口又改道牛頭山北腳。
幹流治理
中、下遊河道彎曲狹窄,河床淤積嚴重,歷史上是洪澇災嚴重的地區。1975年,中共東至縣委、縣革命委員會動員全縣人民,對中、下游地區進行全面治理。對幹流裁彎取直和改道切崗,1975年9月動工,次年4月基本完工,完成方村至河口的主河改道31公里,新開河長19.3公里,新築河堤24.50公里,完成土石方874.64萬方。治理後的河道底寬82—100米,左、右灘地寬各20米,堤頂高程20—23.5米,頂寬4—10米,邊坡1∶2—1∶3,河道安全泄量達1960秒立方米。明萬曆三年(1575),東流知縣陳春於河口處開浚南新河,不久淤塞。後人對此作記評估:南新河由於上游之水「往往挾沙而下,易於淤淺」,度其地勢,應「建閘以節之,濱湖築堤以衛之」。但「第開濬江口施工非易,患於費無所出,而冷水港以上即建德所治,疏導上流勢順通力合作,則又患於牽制不前。姑存其說,俟有志者而已」(清點慶《東流縣誌》)。古人雖有治河之意,而無此力,只有望河興嘆。新中國成立後,至德縣人民政府發動群眾對堯渡河中上游水流急、坍崩嚴重的地段,採取塊石護岸。對河灘開闊、河岸低的地段,築堤壩防洪。先後治理14條段,總長12.97公里,完成土方7.39萬立方米,石方3.65萬立方米。1957年,省水利廳組織勘察組對堯渡河進行實地查勘,着手進行堯渡河治理前期工作。1960年安慶專署水電局、1966年池洲地區水電工程處、1972年縣水電局,先後編制堯渡河治理規劃。1974年,在前幾次規劃基礎上,反覆研究比較,再次編制了治理規劃。這次規劃同前幾次規劃不同點是,對堯渡河中游治理棄除了在上游建楓樹峽水庫方案,提出了河流改道與老河整治兩個方案。是年底,經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正式實施堯渡河幹流中游改道、下遊河湖分家、築堤、重開新河入江、支流治理、改道的方案,並列為堯渡河中下游防洪圍墾火螺工程之中。幹流治理的工程標準,河道按20年一遇,洪峰流量為1960秒立方米,底寬為80—100米,縣城以下為五級航道,底部高程為10.5米。河堤防洪標準按20年一遇,堤頂超高1.5米,堤頂高程為20—23米,頂高4—10米。縣城防洪堤按50年一遇,洪水超高1.0米校核。幹流治理從方村至河口,老河長為31公里。治理工程主要有四項。一是中游段的河西畈改道。原河道自方村至赤頭長9.5公里,繞縣城東逶迤而過,狹窄彎曲。新河改在縣城西,沿河西畈丘陵腳開挖,順直而下,河長3.3公里。二是下游段的開河築壩。新河道出石印洞以後,截斷澤潭湖,穿過龍王湖、小黃泥湖、小七里湖,在這些湖中開挖河道。沿河兩岸築堤,實行河湖分家。新河自中游至下游,左岸築河西堤、堯香公路堤、歐窯大堤、小七里湖外壩、牛腿大堤等5段,長12.82公里。右岸築堯渡護城堤、澤潭湖堤、小黃泥湖堤、小七里湖堤、泉水湖堤、團湖堤等6段,長11.4公里。還在方村、蘆村、赤頭等3處,築堤3段,長1.38公里。三是切崗工程。新河沿途劈開汪公包、板壁章、順風嘴、東流、茶葉山等5處丘陵,最大切深為12.6米,底寬60.0米,邊坡為1∶2,總長876米。四是建築物工程。主要建築物有橫跨堯渡新河、連接大石公路的堯渡大橋,該橋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5跨,每跨淨空30米,主橋長197米、寬10米,引橋長122米、寬21米。在河道入江口處建泄流量為1960秒立方米、12孔的節制閘和能通航100噸級的船閘一座[1] 。
航道航運
堯渡河航道,自長江東流河口進入,西南通香隅,東經仙人湖通長石湖抵堯渡,沿堯渡直上可抵青水源。全長79公里,寬100米。長江口(東流)至堯渡一段,過去灘險石多,航行困難。1956年經過疏鑿、改河後,每年春、夏漲水季節,可正常通航,通航里程為22公里,屬2級航道,通航能力為100噸級。香隅屬七里湖平水4級航線,堯渡抵青水源航道為竹筏航線。 [6]
蓄水工程
白茆水庫,位於香隅白茆山下的香隅河支流白茆河(亦稱砂河)上,是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小型水庫[2] 。按50年一遇設計,500年一遇校核。大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壩頂高程58.77米,壩頂長195米,頂寬4米。溢洪道為實用堰,底高程52.2米,底寬28米,最大泄量427秒立方米。灌區面積21.0平方公里,合鎮鄉9個村受益。白茆水庫,自1958年到1985年,國家投資62.74萬元。完成土石方47.27萬立方米,遷移113戶、618人、712間房屋。建有東、西乾渠2條,長16.6公里,支渠13條,長20.9公里。主要配套建築物有:庫下堰、張家嶺隧洞、七峰、漕東倒虹吸、梅林畈、東風渡槽等。
視頻
又來!安慶這群「瘋子」要用熱情點亮熱愛 劃遍全國之安徽堯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