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龍根的指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尼伯龍根的指環》(德語:Der Ring des Nibelungen,意為「尼伯龍人的指環」),是一個由四部歌劇組成的系列,由華格納作曲及編劇,整個於1848年開始創作,至1874年完成,歷時共26年。創作靈感來自北歐神話《諸神黃昏》及日爾曼敘事詩《尼伯龍根之歌》內的故事及人物,特別是冰島家族傳說 (Icelanders' sagas,冰島歷史英雄故事散文)。
創作歷程
起初,華格納在整理尼伯龍根之歌後打算將其寫成歌劇腳本,卻招致很多質疑,多數人認為這樣龐大的腳本無法配成音樂。華格納先選取了故事的一部分創作了歌劇《齊格菲之死》(Siegfrieds Tod),也就是後來《諸神的黃昏》的前身,該作品是以布倫希爾德引齊格菲進入瓦爾哈拉天宮作為結局。
不久後,華格納覺得不滿意,認為該劇缺乏更深一層的倫理意義,並且無法在劇院裡演出,所以他增加了一部《青年齊格菲》(Der junge Siegfried,成為《齊格菲》的基礎),並將結局改得含有深奧的玄學意味。最後,為了使全劇完整,又補充了《女武神》及序劇《萊茵的黃金》。從音樂上來看,《女武神》與《齊格菲》最精彩,而《萊茵的黃金》較為優美,《諸神的黃昏》則體現華格納多年來所形成的終始必然的思想。他以二百多個主導動機貫穿全劇,成功的採用明暗兩條線來推進劇情的發展。
《尼伯龍根指環》的總譜在1876年拜羅伊特慶典的首映前不久才完成。[1]華格納將文字和音樂理解為一個統一體,首先涉及的是聽眾的「感覺」問題。因此,他運用了頭韻,其一方面藉助少量詞彙卻能「意味深長」且易懂好幾,另一方面又有著重和可唱性。 在100多種音樂主題(瓦格納一直談論可以表達「思想」的回憶動機)和一種新型樂器的協助下,這位作曲家成功地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音樂戲劇水平。
作品內容
《尼伯龍根的指環》共由四部歌劇組成,亦被華格納稱為「舞台劇慶典三日劇及序幕」,包括:
- 序夜:《萊茵的黃金》 (Das Rheingold),共一幕四景。
- 第一夜 :《女武神》 (Die Walküre),共三幕。
- 第二夜 :《齊格飛》 (Siegfried),共三幕。
- 第三夜 :《諸神的黃昏》 (Götterdämmerung),共三幕。
各部歌劇劇情介紹
第一部﹕《萊茵的黃金》
萊茵河底有萊茵少女守護的黃金,如鑄成指環即可統治世界,但只有棄絕愛情的人才能做到。尼伯龍根侏儒阿爾貝里希被少女們調戲,憤而詛咒愛情,奪得黃金鑄成指環。眾神之王沃坦(Wotan)讓巨人法索爾特與法夫納建造瓦爾哈拉宮殿,報酬是愛之女神弗萊婭。但建成後改以尼伯龍根指環代替弗萊婭。沃坦用計奪走指環,阿爾貝里希詛咒得到指環的人必死於非命。果然,巨人兄弟為指環毆鬥,法索爾特被法夫納所殺。
第二部﹕《女武神》
年輕鐵匠齊格蒙德(Siegmund)受人追擊,帶傷躲進齊格琳德(Sieglinde)家。齊格琳德的丈夫洪丁發覺齊格蒙德是仇敵,約次日決戰。齊格蒙德和齊格琳德認出彼此是沃坦所生的孿生兄妹,同時也愛上彼此、私奔。沃坦命令女武神布倫希爾德(Brunnhilde)相助齊格蒙德,但沃坦之妻弗麗卡卻主張懲罰二人的不倫之戀。沃坦屈從於弗麗卡,令齊格蒙德戰死。布倫希爾德將懷孕的齊格琳德藏起,因此受罰,長眠在烈火山崖。
第三部﹕《齊格菲》
齊格琳德生下一子齊格菲(Siegfried)後去世,這個兒子為阿爾貝里希的弟弟米梅(Mime)撫養長大。齊格菲鑄成寶劍,刺死已化為巨龍的法夫納,根據林中鳥的指示取得了指環,殺了心懷不軌的米梅,並喚醒了布倫希爾德,娶她為妻。
第四部﹕《諸神的黃昏》
命運三女神編織的「命運之索」突然斷裂,預示諸神即將毀滅。齊格菲把指環交給布倫希爾德作為信物,自己出外探索。阿爾貝里希之子哈根向貢特爾國王兄妹進言,說布倫希爾德和齊格菲是兄妹倆的理想結婚對象,並設計讓齊格菲喝下遺忘藥酒。齊格菲忘卻前事,搶走布倫希爾德的指環並將她獻給貢特爾。憤怒的布倫希爾德將齊格菲的弱點告訴了哈根。哈根刺殺齊格菲和貢特爾,欲搶奪指環。布倫希爾德將丈夫火葬,自己戴上指環一同殉身。萊茵河氾濫,哈根試圖搶回指環,被萊茵少女拖入水底,指環物歸原主。大火將瓦爾哈拉神殿吞噬。
首演
由於華格納的歌劇樂隊編制龐大,所選擇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強度方面都有特別要求,同時還需要採用一些極端措施保證聆聽效果,故華格納的崇拜者,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為他的《指環》能夠上演特別出資建造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又名節日劇院,1872年5月22日動土興建,歷時兩年多,於1875年竣工),其設計專為配合華格納的要求,它將樂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銅管樂器放在最深處,離指揮很遠,遠遠低於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指環》全劇於該劇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兩次,每天下午4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首演的指揮是漢斯‧里希特。當時,演出盛況空前,幾乎整個歐洲的音樂人士都齊聚這個美因河邊的小鎮拜羅伊特,甚至到了發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神話背景
北歐神話的口頭傳播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2世紀,並於8世紀之後的維京時代開始傳播,然而受限於缺乏文字流傳與中世紀前期基督教打壓,北歐神話遲遲未形成系統性的紀錄。約在10、11世紀左右,隨著教會的教育體系正式傳入斯堪地那維亞地區,一部分北歐傳說被當地出身的傳教士以文學形式記載,例如英格蘭的貝奧武甫、冰島的埃達、丹麥的丹麥人的事跡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等等。這批紀錄又多在動盪中散迭或塵封,直至近代之後才重新被發掘。北歐神話與其他的古代神話之間有著顯著的差異,北歐的神明通常不是全能、所向無敵的,而有一定的限制,本身也要面臨滅亡的命運。《諸神的黃昏》中就體現了這一萬物同歸於盡、轉換新生的思想。
尼伯龍之名來自於東日爾曼人的勃艮第部落,勃艮第皇族一般被稱為尼伯龍,不過在此歌劇裡尼伯龍卻意為「矮人」。矮人阿爾貝里希 用偷來的萊茵河黃金鑄造了具有統治世界魔力的指環,本歌劇系列因此得名。
參考文獻
- ↑ Bayreuther Festspiele » Deutsch » Einblicke » Festspielgeschichte » Chronologie. web.archive.org. 2009-10-12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