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屈原變法的主要內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屈原變法

來自網絡的圖片

屈原變法的主要內容屈原是楚國貴族,為何會受到貴族排擠,屈原之後實行了屈原變法,屈原變法是指戰國中期屈原在楚懷王初期施行的一系列革新,但是他沒有像商鞅那樣,在楚國變法成功。屈原變法為何沒有成功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屈原變法的主要內容又是什麼。[1]

主要內容:

關於屈原此次變法的內容,《史記》和《戰國策》記載非常簡略,後人無法窺其全貌。而從《離騷》和《九章》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一是他的改革變法是受楚懷王之命的;二是「奉先功」,即繼承前輩革新家的遺業的;三是以「明法之嫌疑」,即建立新的法制為中心內容的;四是以國家富強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變法運動。楚史專家湯炳正經過繁瑣嚴謹的考證,把屈原的變法總拿歸結為六條:

第一,獎勵耕戰。獎勵農耕,是為了增加賦稅,富國富民,獎勵征戰是為了加強軍事戰略裝備;商鞅和吳起的變法都是這一套路子,使百姓無論是務農還是出征,都有盼頭、奔頭和念頭,只有建立獎罰制度,臣工和百姓才會心甘情願的為爵位的驅使去竭盡全力。


第二,舉賢能。戰國時代魏文侯首開禮賢下士之風,使魏國在戰國初期首霸百餘年;其次田齊的齊桓公辟稷下為學宮,招賢納士,到了齊威王時期,稷下學宮依然是超越大梁穩坐天下風華,成為天下士子趨之若鶩之地。屈原此時,這樣的改革也算是正當其時。不過與當時趙武靈王的軍事改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十來年後,趙國強勢的崛起為戰國強國的時候,楚國以文弱之勢卻日漸消沉了下去。

第三,反壅蔽。也就是要破除君臣、於老百姓之間的溝通障礙,要讓楚王下達的命令準確即時的傳達到臣工的府衙,臣工的府衙也在第一時間把王宮下達的命令傳達給廣大百姓;讓楚王與百姓互通有無,打破君王被奸佞所包圍的態勢;君主能清晰明快的了解民生疾苦,不偏聽偏信。而臣民的意見也可以高速地直達楚廷。

第四,禁朋黨。鑑於楚國的貴胄和老世族往往結黨營私,狼狽為奸,對不同政見的臣工大肆攻訐,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約束杜絕。

第五,明賞罰。無論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吳起,都注重嚴格的律條來約束將士的功過。在變法這樣的問題上,屈原集合法家、兵家之精華而獨成一體。

第六,移風易俗。屈原對楚國不正之風深惡痛絕,一個個能言善辯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損害國家的主題利益來投機取巧。此次的變法也把楚國的不良之風用法律形式來約束。

變法失敗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屈原的變法損害了貴族的利益,事實上,在楚國整個的歷史發展進程當中,很多比較出名的人都是出身於貴族的,上面我們說到的屈原是這樣的,後來在戰國末期統兵作戰的項燕也是如此,戰國中後期位列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也是一位貴族子弟,這在楚國其實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楚國分治制度的一種制約,導致絕大多數國家權力都分散在各大貴族的手中,就像是西周各大諸侯國共同支撐起一個周朝那樣,楚國也是有個大貴族支撐起來的一個諸侯國。

貴族在楚國擁有着極大的地位以及極高的權力,甚至可以說這些貴族就是支撐楚國在戰國時代生存下去的中堅力量,而屈原的變法是想要革除貴族手中的權力,希望能將這些權力收歸到君主手中,就如同秦國的變法那樣。

第二個就是屈原在入仕風格上的一些弊端,我們在研究史料的時可以看到屈原這個人是非常剛正不阿的,他的性格非常的直率,在給君王提出意見或者是建議時候,都是直截了當的,他是不能夠很好地把控君主的心思,以及很好地把控提出建議的風格。如此一來,他在君主心中的印象其實並不能夠保持良好,如果遇到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還好,他能夠廣開言路不恥下問,但對於楚懷王那樣一個容易偏聽偏信的昏庸君主來講,屈原的這種直言進諫的風格是不能夠討到很多好處的。

第三個是當時屈原提出的變法確實是不成熟的;我們上面已經提到過屈原想要在楚國實行如同秦國那樣的變法,他首先想到的是要革除貴族的發展對君主權力的影響,但當時的屈原是一個身單力薄的人,他首先不能夠獲得自己家族的支撐,沒有足夠的底氣去進行這樣的變法。

其次,這樣的變法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第一步要改變朝堂環境,第二步要趕上貴族之間的固有問題,平民百姓們依舊不能夠在這場變法當中獲得什麼實際的利益,不像商鞅的變法那樣重農抑商獎勵軍功,平民百姓是切實地能夠從這場變法當中,尋找到有利於自己的那一方面。[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