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屎,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讀作shǐ,會意字,最早見於甲骨文 。

甲骨文的"屎"字,左邊是一個人,右下方是五個點,代表人正在排便,本義就是人的糞便;還可引申比喻低劣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屎

拼音; shǐ

注音; ㄕˇ

總筆畫; 9

部首; 屍

結構; 半包圍結構

字級; 常用字、一級字

平水韻; 四紙 上聲

統一碼; 基本區 U+5C4E

倉頡; sfd

鄭碼; xmuf

筆順號碼; 513431234

四角號碼; 77294

字源演變

"屎"是個會意字,本義就是人的糞便。甲骨文的"屎"字,左邊是一個人,右下方是五個點,代表人正在排便。小篆的字形中,將"屎"字下面的五點變成了一個"米"字,表示這些是由人吃的食物變化而來的。楷書之後,"屎"字形成了現代漢語中的寫法。

古籍釋義

摺疊說文解字 糞也。從艸,胃省。式視切

說文解字注

泊,糞也。從艸。胃省。㑹意也。式視切。十五部。左氏傳、史記假借矢字為之。官溥說?字之上佀米而非米者、矢字。是漢人多用矢也。

摺疊康熙字典 《廣韻》式視切。《集韻》《韻會》矧視切。$音豕。《說文》:糞也。本作蓾,從艸胃省。《集韻》:作屎。《莊子·知北游》:道在屎溺。

又《前漢·天文志》:有天屎星。

又通作矢。《史記·廉頗傳》:頃之,三遺矢矣。

又《玉篇》許夷切。《廣韻》喜夷切。《集韻》《類篇》馨夷切。$音犧。《說文》:呻也。《詩·大雅》:民之方殿屎。注:呻吟也。《正字通》:殿屎訓呻吟,訛文。別見口部念字注。[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