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平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屏東平原在台灣島西南部,高屏溪以東,北起六龜、美濃、旗山一線,東以中央山脈南端西側隘寮斷層崖為界,西至高屏溪西岸,南段在九曲堂、林園一線。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略呈矩形,面積1100平方公里,是台灣省第二大平原。
屏東平原為一陷落沖積平原,主要是高屏溪、東港溪、林邊溪和士文溪的沖積扇所形成的平原,它的東、西、北三面靠山,南面瀕海,形似一矩形槽谷,兩側山丘夾峙,南北狹長,東臨中央山脈的高山斷層,西隔高屏溪與鳳山丘陵相望。平原上村莊密布,糧產豐富、交通發達。[1]
形成原因
老濃溪、楠仔仙溪以及源於中央山脈南端的隘寮溪、林邊溪、力里溪等自隘寮斷層崖出山後,攜帶的大量沖積物,一部分匯入高屏溪輸入大海,其餘的皆在谷地形成眾多衝積扇。沿海因地殼下降幅度大,沉積深厚。
氣候環境
屏東平原屬熱帶濕潤氣候,雨量集中在夏季,全年氣溫高,土壤肥沃,地下水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從高雄不論乘坐火車還是汽車,一過高屏溪大橋,便進入屏東平原碧綠的田野,這裡到處是成片的稻田、香蕉林、甘蔗林、木瓜樹……一望可知是一個農業發達的地方。當地有首歌謠:「看不盡武山蒼翠,流不盡淡水清漪,春滿千家,花紅四季,蕉田果圃,灑遍黃金地」,唱的就是屏東平原的美麗富饒。屏東平原的開發比台南、高雄稍晚,但在全省還算是開發比較早的地方。
歷史沿革
這裡早期為流放罪人的煙瘴之地,鄭成功收復台灣後,他的兒子鄭經於永樂十八年(1664)大力推行屯田制,有少數士兵和廣東省客家籍移民最先到此墾殖。至清朝乾隆年間屏東平原的土地已大部分被開墾,現在的屏東市那時已初具市街形態。清朝道光十六年(1836)建築城壘,名曰阿猴城。1920年,因其位置在高雄市半屏山以東,改稱屏東。
作物資源
屏東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溪流縱橫,對發展農業生產極為有利。屏東縣的稻米產量占全省第二位,每年4月正當全省青黃不接之時,屏東平原上的早稻已開始收割。這裡的早稻每年12月即可播種,比其他產稻區大約提早一個多月,收穫期在全省也最早。除稻米以外,屏東平原甘蔗的產量在全省也占重要地位。屏東平原夏季氣溫高、雨量多,最適合甘蔗的生長發育,而冬季甘蔗收穫期時降雨很少,這對於甘蔗含糖率的增加極為有利。沒見過甘蔗林的人,一定以為粗壯的甘蔗是成行成列地生長的。其實不然,人們如果到甘蔗林仔細一看,很少有一棵甘蔗是老老實實地直立着的,它們總是歪三扭四、橫七豎八地生長在一起。在屏東平原上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一片片無邊無際的甘蔗田。屏東平原是全省主要的產糖區之一。屏東糖廠的日榨能力為3000噸以上,是台灣糖業公司所屬的最大的糖廠之一。
瓜果
屏東平原不僅稻米香、蔗糖甜,也是著名的果鄉。香蕉、西瓜木瓜、蓮霧的產量在全省都居首位,其他如柑橘、菠蘿、荔枝、龍眼等熱帶水果也都有出產。台灣的香蕉又大又甜,味道極香,被稱為「水果之王」,是台灣省種植面積最廣、產量最多的水果,一年四季都有收穫,也是台灣省傳統的外銷水果。1967年全省香蕉收穫面積約4萬餘公頃,產量達65萬噸,外銷38萬噸,是台灣島上香蕉生產和外銷的極盛時期。當時,屏東平原的香蕉產量超過台灣傳統香蕉產區的台中縣和南投縣,居全省第一位。可是好景不長,後來由於美國果農壟斷組織在菲律賓大量增植香蕉,使台灣省的香蕉在國際市場上的外銷受到嚴重威脅,迫使台灣的許多蕉農不得不改種水稻,因而香蕉產量逐年下降,到1980年,產量僅為21萬噸,不及最盛時期的1/3。
屏東平原的西瓜,在全省也頗負盛名,尤其是無籽西瓜已大量推廣。高屏溪大橋旁瓜園最多,瓜圃一片連着一片,西瓜產期從每年12月延續到翌年的6月。人們要是在這個期間到屏東來,在水果店、水果攤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西瓜。不過在這裡吃西瓜,有一點獨到之處,喜歡佐以食鹽,這種食鹽是用甘草炒過的,呈淡咖啡色,撒在西瓜上,吃起來別有味道。據說這種古老的吃法,在廣東、福建也有。在屏東的水果店裡還可以看到許多用當地出產的水果製成的果汁和乾果,像木瓜汁、香瓜汁、西瓜汁、木瓜糖、木瓜酥、椰子飴等。
動物資源
屏東平原一年四季氣候溫暖,林木花草常綠,溪流水網密布,因而成為鳥類棲息的好地方。在屏東平原上,從瀕臨台灣海峽的東港鎮、林邊鄉、佳冬鄉,到依山的高樹鄉、鹽埔鄉、內埔鄉、萬巒鄉,到處可以看到許多披着各色羽毛的鳥兒。這裡不僅有許多留鳥,而且也是冬候鳥的大本營。每年秋季一到,從祖國大陸的北方,以及俄國的西伯利亞和日本的北海道,有許多種候鳥翩然來臨。它們有的就在屏東平原過冬,有的從這裡路過,飛往更南的地方。如果這時節在屏東平原寧靜的田野漫步,或於溪邊垂釣,或於海邊觀潮,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鳥兒忙着尋食、求偶或育雛。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歌唱,給碧綠的田野平添了許多生氣。台灣的野鳥種類很多,據《台灣鳥類彩色圖鑑》的記載,全省已知的鳥兒,包括亞種在內,共有428種,其中有終年棲息台灣的留鳥,也有大量的候鳥和過境鳥。在這些鳥類中有許多是十分珍奇的,如白腹紅鳥、紅頭綠鳥、鳳頭燕鷗、黑長尾雉、環頸雉、藍腹鷳。白耳畫眉等。但是,這些大自然的嬌客,由於棲息地不斷受到破壞,加上河川、空氣污染日益嚴重,以及長期以來的濫捕、濫殺,有的已瀕臨絕跡。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成語幾乎人人皆知,而鷸是什麼樣的鳥兒可能就少為人知了。鷸為涉禽類,於冬天常成群結隊地出現在海岸、沙灘、河口以及沼澤地。鷸的嘴與腿均細而長,走起來步伐穩健,它的上體羽毛大多為具有良好保護色的灰色或棕色,下部羽毛大都為白色。鷸的主要食物以水邊的小動物如昆蟲、甲殼動物及軟體動物為主,蚌是軟體動物,自然也是鷸的食物了。台灣有各種各樣的鷸將近40種,常見的近30種,大部分為冬候鳥或過境鳥。每年10月,它們陸續飛到台灣南部來做客,翌年4月又匆匆飛回北方繁衍子孫。在鳥類中素有「鳥中之王」美稱的鷹,也把屏東平原作為它們冬季棲息或飛往南方的中間站。鷹的種類很多,全世界計有190多種,台灣省常見的有20多種,分布於台灣島的中、低海拔的山區、沼澤、海岸、河口,以動物為食,屬猛禽類。在屏東平原常見的鷹中,有一種叫白尾鷲的鷹,其頭、頸為淡褐黃色,背、腹為褐色,以白色尾羽毛為特徵,是台灣稀有的候鳥。還有一種叫灰面鷲的鷹,背為紅褐色,腹部白色有條斑,喉部、腮部為乳白色。每到秋季,灰面鷲隨着寒流從祖國的東北,或是俄國的西伯利亞經過海上長途跋涉,成群結隊來到屏東,有時是幾百隻,甚至上千隻、上萬隻。可是,最近幾年由於外國商人大量收購這種鷹的標本,造成人們對灰面鷲的大規模捕殺。屏東成了灰面鷲的「鬼門關」每年都有2萬多隻灰面鷲難逃捕殺的噩運。對此,許多熱心人士指出,如這樣濫捕下去,這種鷹將瀕臨絕滅。他們呼籲保護珍禽,使風光秀麗的屏東平原成為賞鳥勝地。
交通
屏東縣對外交通主要靠鐵路和公路,過去僅有從高雄市經屏東市至枋寮的縱貫鐵路屏東支線,1980年動工興建的枋寮經枋山折向東北,穿越中央山脈至大武,再向北至台東市的南迴鐵路,全長近100公里,連結縱貫鐵路屏東支線和東線鐵路,形成了台灣環島鐵路,這條鐵路的修通不僅改善了屏東縣的對外交通狀況,對全省鐵路運輸也極有意義。
農業
屏東縣農業生產一向比較發達,全縣有耕地8萬餘公頃,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極為適合農業生產,尤其是適合熱帶作物的生長。全縣過去農作物以水稻、甘蔗、大豆為大宗,80年代中期以後,水稻田、甘蔗田大量轉種其他作物,現在以檳榔為第一大作物,1994年全縣栽培面積高達3萬多公頃,檳榔產量達3萬多噸,比1976年增長150倍,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台灣各市縣的第一位。
漁業和養殖業
屏東縣沿海地帶漁業和養殖業也比較發達,其中東港是台灣一等漁港,養殖業則以草蝦、長臂蝦、鯉魚、虱目魚等為主。但由於養殖業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現象在全省也是較嚴重的地區,全縣地層下陷面積達74平方公里,最大下陷量達2米多。自90年代起,為防止地層進一步下降,採取限制抽取地下水,因此,導致養殖業也開始衰退。
旅遊資源
屏東縣具有典型的熱帶風光,尤其是恆春半島,歷來是全省著名的旅遊區。1982年9月成立的「墾丁大型自然公園」,是全省第一個大型自然公園,具有生態保護和觀光旅遊的多種功能。此外,還有三地門、霧台等山地風景區,東港、海鷗等海濱風景區,以及鯉魚山泥火山、潮州森林遊樂區和有「海上公園」之稱的琉球嶼離島風景區等,觀光旅遊業已成為帶動全縣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在屏東平原的西南端,地當下淡水溪和東港溪的出海口,有一個小鎮,即東港鎮。境內河流、湖泊眾多,是一個典型的水鄉世界。這裡的居民多從事農業和漁業,有「魚米之鄉」的雅稱、現有面積約27平方公里,人口約4.4萬人,是屏東縣第二大鎮。東港鎮與屏東市和高雄市地理位置,幾乎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相距均約20餘公里,不論從屏東市或高雄市到東港鎮交通都很方便。
視頻
屏東平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高屏溪沖積而成的屏東平原(一) ,中國台灣網,200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