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屯門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屯門醫院

圖片來自bowtie

屯門醫院(Tuen Mun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TMH)是新界屯門區一所公營地區全科醫院,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第二及第三層專科醫療服務。醫院自1990年代啟用,為屯門區元朗區近百萬人口提供服務。

醫院座落於新界屯門青松觀路[1]兆康苑以南,屯門河西岸,可容納1,765張病床,截至2013年有5,630名職員,現時提供專科門診、日間診療、社區醫療服務以及十多項專科等服務。醫院積極推展社區護理的工作,建立多個服務中心,並組成專科外展隊,到病人家中和院舍進行探訪和提供醫療服務。

歷史

1990年代

興建屯門醫院的籌劃始於1979年,經過長達十年的策劃及興建工程,原址為水田。屯門醫院在1990年3月8日正式投入服務,1991年首季開幕,並由時任香港總督衛奕信主持開幕典禮。

醫院於1990年3月8日開始接收住院病人,整間醫院設有病床1,000幾百張。而日間診療病房亦於1990年11月開始投入服務,提供日間診療服務。[2]在1991年年底為止,已啟用的病床有770張,急症室的服務時間亦已延長至每日12小時。急症室於1992年1月開始提供24小時服務。醫院並1995年4月11日增設弱智科,擁有二百張病床,為嚴重智障成年人士提供醫療住宿服務。[3]

其後陸續增加設施,1997年1月放射治療及腫瘤科日間寧養中心開幕,同年4月放射診斷及核子醫學科——磁力共振及電腦中心開幕,設置多種最先進的醫療器材,如磁力共振掃描機及伽瑪放射攝影機,提供核子醫學研究及治療服務,更設有輻射事故緊急應變中心(後改為緊急輻射治療中心),照顧受輻射感染的病人。本港另一間設有同類應變中心的醫院,乃位於港島東的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2000年代

為配合新界西醫院聯網的發展,屯門醫院由傳統的病人住院服務轉趨著力發展以日間及社區醫療為主的服務模式。於是決定與建日間醫療中心,於2000年9月奠基及平頂,於2001年6月26日正式啟用,為區內居民提供多項專科門診服務。

2003年沙士事件期間,屯門醫院接收了3名沙士病人,惟由於胸肺專科醫生不足,在當時為胸肺科內科女醫生謝婉雯主動要求調到非典高危病房工作,其後感染致命病毒,成為因為搶救沙士病人而殉職的首位公立醫院醫生。[4]而男護士劉永佳亦因照顧非典型肺炎病人而殉職,成為首位殉職護士。[5]

2005年,由分科診所大樓改建的眼科中心開幕,樓高3層,為區內市民提供全面的眼科專科門診服務。2007年,綜合化療及日間護理中心落成。此外,一座13層的康復大樓於2007年8月中啟用,及分階段投入服務,大樓各病房樓層均提供專職醫療服務。為解決醫護人員不足問題,屯門醫院於2008年開設普通科護士學校。

屯門醫院於2000年代末期至2010年代初期發生多宗嚴重醫療事故,主因是其服務量過大、資源貧乏,且供不應求,連續多年被評級為表現最差劣的香港醫院,手術後病人出現併發症及死亡率的風險,超出標準水平兩至三倍,並且成為病人接受手術後30日死亡率最高的香港醫院[6]。此種情況導致屯門醫院人員士氣極為低落,有人員寧願不升職,並且打算離職,甚至有醫生不敢向友儕稱在屯門醫院工作,因此被部份香港報章形容為「地獄醫院」和「攞命醫院」。

2010年代

為了提升病人服務質素及改善落後的硬件設備,屯門醫院逐引入先進技術及更新了多種醫療儀器。於2011年加強血液透析服務,設置第二部磁力共振掃描機,並於2012年設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7]

2012年至2013年度《手術成效監察計劃》連續第5年被評級為「表現遜色」,報告認為這是和屯門醫院床位爆滿有關,使用率高達106.4%,為香港唯一一間使用率逾百的醫院。經過統計學分析,更首度發現病床額爆滿與手術死亡率高企有關。。醫院管理局的統計顯示,屯門醫院的緊急手術數字冠絕全香港,於上一年度逾13,000宗,比較第二位的伊利沙伯醫院多逾3,000宗。[8]報告建議調配部分屯門醫院的人手往博愛醫院,讓博愛醫院發展緊急手術服務(博愛醫院的外科病床使用率為65%,有能力處理更多手術項目。),以分擔屯門醫院的壓力。將屯門醫院的病人分流至博愛醫院,將能夠有效改善屯門醫院將來的手術表現。

屯門醫院發言人表示,外科部及深切治療部亦會進一步增強現有的溝通機制,讓病人手術前後得到更佳跟進及護理,會致力增加外科病床數量,加開手術節數及增聘人手;在長遠計劃中亦會增加手術室數目。[9]

至2015年,自《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實行6年來,屯門醫院首次在緊急及非緊急手術的表現均合乎預期,全年逾1,000宗預約手術中,僅5宗死亡;逾600宗緊急手術中,則31宗死亡[10]。醫管局外科統籌委員會主席兼屯門醫院外科部門主管文志衞坦言,屯門醫院現有64名外科醫生,前年只有50多名,增加人手及手術室節數是令服務提升關鍵。

2016年,屯門醫院資源一向較其他大型急症醫院遜色,僅設11間手術室,使用率經常爆滿。政府的2000億元公院十年計劃,追加撥款予屯門醫院,紓緩當區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問題。屯院擬興建樓高10層的新手術室大樓,手術室增加八成至20間,追貼瑪麗、伊利沙伯醫院;並擴建急症室、深切治療部等,以應對新界西發展和人口老化,預計大樓會於2020至2021年能逐步投入服務。

組織架構

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和屯門醫院
屯門醫院管治委員會
  • 主席
    • 陳富強 先生(前港鐵公司人力資源總監)
  • 委員
    • 陳鑑光 博士
    • 葉珮嫦 醫生
    • 王振聲 博士
    • 殷巧兒 女士
    • 李洪森 先生
    • 楊秀明 先生
    • 葉永堂 先生
    • 袁孟峰 教授

建築規模

初期院舍總面積共12萬5千餘平方米,主座大樓樓高11層,特別大樓樓高4層,有一座放射治療大樓、一座3層高的病理學大樓、一座12層高的護士訓練學校及5座職員宿舍。

現時院舍總樓面面積共212,634平方米,包括一座11層的主座大樓,一座14層的康復大樓,一座4層的特別大樓,一座3層的臨床腫瘤科大樓,一座3層的病理學大樓,一座17層的職員宿舍及一座10層的日間醫療中心及一座護士學校。全部院舍都由有行人道、隧道天橋連接,方便住來。[11]

主座大樓

醫院大樓樓高11層,地下主要是急症室及日間寧養中心,1樓有社區服務中心及圖書館,2樓有餐廳、病房及手術室。為了擴展服務,醫院成立了創傷科小組及提供先進的心導管化驗室裝備,並且設有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深切治療部冠心病護理部。

職員宿舍

由A、B及C座組成,B及C座於1980年代興建。醫管局於1991年接管公立醫院後,決定不會繼續為醫院員工提供宿舍。因此,職員宿舍B座改作當值侯命室、夜更室、職員飯堂,及供行政部門之用,職員宿舍C座則改作儲物用途。為配合將職員宿舍B及C座重建為康復大樓,將會裝修職員宿舍A座,並將兩幢職員宿舍內現有的醫院設施遷至該座。[12]

病理學大樓

病理學大樓(簡稱病理大樓)樓高3層,由屯門醫院臨床病理部使用。它為屯門醫院和其他新界西聯網醫院提供了全面的化驗服務,包括綜合化驗室、病理解剖細胞學血液學血清學化學病理學微生物學殮房服務。[13]

日間醫療中心

日間醫療中心樓高10層,於2001年6月開始提供服務,為居民提供多項專科門診服務,代替原本設在仁愛分科診所的專科門診服務。

康復大樓

康復大樓由屯門醫院現有的B及C座職員宿舍重建而成,樓高13層,位處青新徑尾段可飽覽對出草地及北面圓頭山的開揚景觀,是一幢綜合式康復護理大樓,提供多元化的公共療養服務。大樓劃分為3個區域,分別為公用區,即日間康復中心、其他支援及輔助設施;半私家區,及病房層;以及私家區,即供職員使用的夜更房及候召室。[14]

大樓各病房樓層均提供專職醫療服務;在設計理念方面,是將康復設施融入病房樓層之中,運用大量玻璃從屋頂採光,大樓的主屬部份,由12樓的玻璃天花滲入自然日光。將大樓園林化而設有廣闊的花園和庭園,為康復中的病人提供一個舒適現代化的環境。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座落於屯門醫院的花園中,由建築師法蘭克·加里設計,於2012年建成,是英國銘琪以外首間提供癌症輔導服務的中心。中心是為了紀念死於癌症的「美琪凱瑟克(Maggie Keswick Jencks)」而建造,成立的目的是為受癌病影響的人士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給予支援和鼓勵。

手術室大樓新翼

2016年4月通過手術室大樓擴建工程,在露天停車場興建手術室大樓新翼,新大樓與現有大樓一樣同設10層,現時的11間手術室將搬到新翼,並增加9間至總數20間,較現時多出80%,新手術室的樓底更高、面積亦會擴大至國際標準60平方米,方便日後容納更多大型手術儀器;手術復甦室亦會由11間增加至30間,附設復蘇及支援區。在2017年開展主要工程,而整項工程預計於2021年竣工。

服務範圍

醫院提供急症普通病床、深切治療病床、心臟深切治療病床、日間診療病床、弱智科病床、寧養病床、復康病床及急症室觀察病床共一千七百多張。服務包括創傷中心、急症室核子醫學病理學化驗、寧養服務、放射診斷和緊急輻射治療服務。[15] 專科範圍包括:婦瘤科、功能性神經外科、微創外科、介入神經放射學、立體定向放射外科、脊椎神經外科、神經血管外科、神經腫瘤科、神經血管外科、不育科、腸胃肝臟科,心臟科,內分泌及糖尿科,老人科,血液及血液腫瘤科,感染及傳染病科、肝膽胰外科、血管外科、上消化道外科、乳腺外科、大腸肛門外科,甲狀腺外科、整型外科、泌尿外科、胸肺外科、紓緩內科,腎科,腦神經科,呼吸系統科,風濕病科、復康科、內科、麻醉科、心胸肺外科、聽力學科、弱智科、臨床腫瘤科腦神經外科、婦產科牙科眼科皮膚科、矯形及創傷科(骨科)、兒童青少年科、耳鼻喉科內科老人科腎科、外科和核子醫學、功能性神經外科、小兒神經外科。

其他醫療服務包括:營養膳食、藥劑服務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義肢修復矯正服務、言語障礙治療、聽力治療、足病診療、視力臨床心理服務

醫院也設立病人支援服務,由義工或團體提供,服務單位包括:屯門醫院社區服務中心、香港紅十字會輔助行動器材租借及圖書服務、香港紅十字會醫院學校、基督教院牧部、天主教牧靈部和佛教覺醒心靈關顧服務。[16]

參考文獻

  1. 香港尚禮坊. 屯門醫院 資訊. [2020-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2.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歷史簡介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3. 蔡遠寧; 楊德華. 香港弱智成人服務 : 回顧及展望.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1997 [2014-01-16]. ISBN 978-962-231-89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4. 顧亞奇、常仕本、章曉宇. 偉大的歷程:中國改革開放30年. DynoMedia Inc. 2008: 155–156. ISBN 978-7-5086-1369-7. 
  5. 翁煜雄、吳國威、徐雲庭. 高官齊鞠躬 醫護淚紛飛 抗炎英雄 劉永佳長埋浩園. 蘋果日報. 2003年5月8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16日). 
  6. 談誦言. 屯門仁濟外科手術 30日內死亡率最高. 明報. 2011年5月23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18日). 
  7. 盧志遠醫生. 總監訊息. [2014年1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1日). 
  8. 無綫新聞部. 醫管局公布公立醫院手術成效計劃報告. 無綫新聞. 2014年1月8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17日). 
  9. 張文鈴. 手術成效 屯院連續5年最差. 文匯報. 2014年1月9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17日). 
  10. 屯院洗「地獄」污名 六年首達標. 東方日報. 2015年1月22日 [2015年1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月22日). 
  11. 屯門醫院. 醫院環境及各大樓. 屯門醫院 - 關於我們.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18日). 
  12. 立法會. 重建屯門醫院職員宿舍為康復大樓 (PDF).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 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 2003年4月23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年3月4日). 
  13. 屯門醫院. 屯門醫院 - 臨床病理學. 臨床服務. [2014年1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1日). 
  14. 建築署. Tuen Mun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Block. [2014年7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3月15日). 
  15. 屯門醫院. 服務範圍. 屯門醫院 - 關於我們.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18日). 
  16. 屯門醫院. 消息及活動. 搬家•整合 屯門醫院病人支援及義工服務中心. [2014年7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