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九宮閣齊國文字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東九宮閣齊國文字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會非國有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團體會員單位——山東九宮閣齊國文字博物館坐落於齊國故都——臨淄,是以展示研究齊國文字淵源及文化內涵為主題的非國有博物館[1]。
簡介
山東九宮閣齊國文字博物館位於齊文化博物院8號館C區,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館藏3000餘件瓦當、陶文、封泥、印章、碑刻、青銅器等有文字或圖案的齊文化遺存。
博物館分文字綜合展廳、文字專題展廳和瓦當文字與藝術展廳三部分。文字綜合展廳講述文字的形成發展史,按時間順序陳列展示文字在形成與發展的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字載體,包括龍山文化陶文、商代甲骨文、商周青銅器、戰國石磬、春秋戰國兩漢瓦當、漢代封泥、漢代印章、魏碑、隋唐石刻等,涵蓋了刻劃符號、象形符號、甲骨文、鐘鼎文[2]、鳥蟲體、北魏書法及隋唐楷書。以文字的產生、發展為主線,以歷代出土的文字為載體,文物為支撐,闡述齊文字的發展源流、時代變遷及對漢字發展的影響。
展廳展館
文字專題展廳將陳列編磬、量器和封泥。編磬用於宮廷雅樂和盛大祭典,編磬上的銘文記錄了樂律或祭祀使用的具體情況。量器是古代計量農產品的器具,是政府設立的標準值度量器,戰國時期,各國有着不同的度量標準,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統一了度量衡。封泥是印章按於泥上作為實物和木製牘函封緘的憑證,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印章情況。三種具有官方性質的文物展品不僅具有自身的歷史價值,而且展示了齊地戰國兩漢時期的文字面貌與藝術樣式,同時為漢代官職設置制度和重大歷史事件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
瓦當文字與藝術展廳展出齊瓦當一千兩百餘件,涵蓋文字紋、樹木紋、動物紋、捲雲紋、幾何紋以及以樹木紋為母題的組合紋樣,較為完整的展現了齊瓦當的風采。齊瓦當以其具有現實性的題材和豐富多彩的圖案設計,展現了齊地先民的審美、民俗、宗教和精神世界,同時也反映了齊國建築及經濟、文化的輝煌。文字是歷史文明的載體,齊國文字博物館作為展示研究齊文字的專題博物館,通過歷代文字遺存,展示了齊文字的發展演變及對漢字發展的影響,同時為齊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歷史資料與證據。
山東九宮閣齊國文字博物館展示了齊文字的淵源發展及文化內涵,顯示了齊國在中國文明發展長河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春秋戰國、兩漢時期的封泥、瓦當數量之大、品類之多在我國諸多博物館中極為罕見,彰顯了齊文化的特色和齊國文明的輝煌。
視頻
山東九宮閣齊國文字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權威解讀:非國有博物館新政的八大亮點,搜狐,2017-07-21
- ↑ 秘密百科 | 鑄刻在鐘鼎上的文字——鐘鼎文 ,搜狐,202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