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東快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東快書,又名「竹板快書」,是起源於山東省地方傳統曲藝形式,也是華北、東北的主要曲種之一。山東快書以說唱為主,語言節奏性強,不受場地限制,可隨時演出,迅速地反映現實生活,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曲目有《景陽崗》《東嶽廟》等[1]

山東快書最早流行於山東、華北、東北各地,解放後發展遍及中國。2006年5月20日,山東省申報的「山東快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39。

山東快書發源於山東省臨清、濟寧、兗州一帶,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關於山東快書的起源。歷來有三種傳說,即劉茂基說、趙大桅說和傅漢章說。

劉茂基說:相傳為明代萬曆(1573—1619)人,為落魄武舉,他結合《水滸傳》,將臨清流傳的武松故事編成唱詞,坦露臂膀,用當地方言打着節拍,敲着瓦片,趕集趕會演唱,鄉土氣息非常濃厚。但劉茂基武功基礎非常好,相傳其在演唱過程之中經常拉架子表演,受到觀眾喜歡。

趙大桅說:趙大桅相傳為清朝咸豐(1857-1861)人,祖籍山東濟寧,同樣生活落魄,為生活所迫,只能賣藝為生。偶然機會在廟會上面聽到山東打鼓「攛鋼腔」之後,將武松故事自編自唱,逐漸形成「武老二」的民間演唱方式。趙大桅在剛開始表演之時,採用山東大鼓的梨花片,後來演繹為鴛鴦板。

傅漢章說:清道光六年,有落第舉子36人(有的說十餘人),歸途雨阻臨清,為發泄胸中憤懣不平,以民間廣為流傳的梁山好漢武松故事為依據,編成《武松傳》說唱,傅漢章在關帝廟前,以竹板節念唱。傅得《武松傳》潛心研究,加以充實發展。

其他說法據考證,山東快書發源於臨清、濟寧一帶,藝人有種說法:山東快書是從「河裡」來的,即橫貫南北的古運河碼頭。當年臨清一帶說唱藝術頗為興盛,且臨清、濟寧一帶正是梁山好漢龍騰虎躍之地,武松的英雄故事在當時廣為流傳。於是以《武松傳》起家的山東快書應運而生。

發展

山東快書起初流傳在農村,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漸漸進入城市,從地域角度形成山東省內和省外兩支。省內為煙臺、青島等地山東快書藝人眾多,實力雄厚,活躍在廣大農村集鎮。另一支沿長江向東南發展,武漢、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地。

興盛

20世紀50年代初期,山東快書開始向全國發展,高元鈞主持連續舉辦山東快書培訓班,主要由軍隊選送人員參加學習。學員分布之廣,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於是山東快書在全國範圍得以迅速普及。同樣,山東快書在台灣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山東快書都是站唱形式,表演上講究「手、眼、身、步」及「包袱」、 「扣子」的運用。動作連貫,動作幅度大,演員情緒強烈、誇張適度、人物塑造豐滿。將形體動作作為演唱、說唱的輔助,動作必須依附於唱詞,才能使得獲贈個演唱表現更加豐滿。在表演過程之前,演員的動作需要精心設計,絕不能靠搞怪或者譁眾取寵來取悅觀眾。

唱腔特徵

山東快書以說唱為主,韻誦巧妙、大多幾乎口語,韻誦上面多似數板,因此也有人稱快書是「塊數」。在語言的巧妙運用方面,力求能夠增強韻誦的表達力,讓觀眾得到滿足。山東快書的基礎語言是魯西北方言(即山東官話),音調上面重濁有力,「艮」勁兒非常明顯。在節奏感方面,強調板眼結實,甚至夾白也要按在板槽中,以保證整個演唱藝術的整體性。唱詞基本上為七字句,演員吟誦唱詞,間以說白。

音樂器械

山東快書沒有過於繁雜的樂器,常是一個或幾個演員,用極簡單的道具進行演唱,僅憑一人一板便能開始演出,樂器多為快板或者鴛鴦板。

藝術流派

山東快書藝術流派主要有高元鈞、楊立德、劉司昌三支流派。

高派

高元鈞派山東快書,流傳廣、影響大、門生多、成就高。其表現特色為傳神、情真、口甜形美、親切、風趣。高元鈞,原名高金山,河南省寧陵人,幼時家寒,七歲即跟隨哥哥四處流浪。後拜在戚永立門下,得師傅真傳。高元鈞積極從戲劇、電影等藝術領域進行學習,改進山東快書。摒棄「葷口」,保留誇張、戲謔和幽默。後自成一派。

楊派

楊立德,山東人。他的快書藝術地方味足,自有土生土長的氣派,俏皮和細膩。他注意吐詞的功力,強調輕鬆幽默,不強調使用過多動作,自成一家,稱為「楊派」。「楊派」表演質樸、豪放,剛柔相濟,平中出奇,唱字句氣勢宏偉,口若懸河,從內容出發真實地述說故事中的情節,給人以身臨其境動人心魄的力量。「俏」即根據情節的發展,動用大段十句、八句的聯唱,一口氣抑揚頓挫明顯地聯貫唱出,既描述了場景,表達了人物,又給人以藝術享受。

劉派

以劉司昌為代表劉派精髓在於現實主義的深化,表現為廣泛地表現社會生活,塑造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此外,劉派博彩眾長,廣泛借鑑各種藝術形式,極大地豐富了山東快書的藝術手段和表現能力。劉派還將歌曲、口技、電影、話劇、歌劇、雜技乃至芭蕾舞都被引進到山東快書中來,極大地豐富了山東快書的表現能力,使之面貌一新。

經典劇目

經過歷代藝人百餘年的傳唱,山東快書藝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書目。另外還有不少單段和小段,也同樣屬於山東快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山東快書書目中,有關武松故事的唱段占了很大的比重,山東快書的傳統書目有《東嶽廟》《景陽崗》《獅子樓》《十字坡》《石家莊》《鬧當鋪》《鬧公堂》《鬧南監》《摔杯計》《快活林》《調虎計》《飛雲浦》《鴛鴦樓》《張家店》《蜈蚣嶺》《白虎莊》《二龍山》《李逵奪魚》《大鬧馬家店》《魯達除霸》《小寡婦上墳》《打黃狼》《打豐縣》《打肥城》等。

保護措施

山東省2015 年12月1日開始實施《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保護包括山東快書在內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濟南市舉辦「曲山藝海——星樂匯」周周演系列活動和「曲山藝海泉城春晚」宣傳展示山東快書作品。並建立全國首家公辦曲藝專題博物館「曲山藝海博物館」。該館對介紹山東快書等曲藝項目的資料保護和項目的展示、體驗。20 世紀 50 年代初,山東省藝術研究所前身山東省戲曲研究室就着手整理、挖掘山東快書的史料,完成了《山東快書綜論》《表演山東快書的經驗》《中國傳統山東快書大全》《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山東卷》《中國曲藝志·山東卷》、《齊魯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曲藝卷》等典籍編纂。山東臨清市文化館開設山東快書免費培訓班,臨清市成立中國山東快書博物館,使山東快書藝術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示,在山東旅遊職業學院建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快書)傳承基地,在高校開設山東快書專業課。

傳承人物

孫鎮業,男,漢族,1944年生,2010年去世,山東安丘人,國家一級演員。2008年,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高景佐,出生於1933年,山東省萊州市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青島市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2年12月20日,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高洪勝,男,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山東省申報的「山東快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39。

山東快書誕生在清朝末年,山東民間封建統治階級十分腐朽,老百姓深受層層剝削,只能寄希望於有英雄好漢出世來解救大家,於是便將武松作為懲惡揚善、符合正義標準的英雄人物進行推崇。《東嶽廟》《獅子樓》《石家莊》《快活林》《鴛鴦樓》等大量內容主旨在於喚醒民眾在遇到不公時進行反抗。同時在抗日戰爭期間,各式各樣改編的山東快書成為敵後解放區宣傳抗日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山東快書宣傳積極支援前線,抗擊美帝國主義,成為文化領域的有力武器。

民俗價值

在《武松傳》中,不但反映着魯西北地區特定的歷史文化現象和人民的理想願望,而且有地地道道來自於臨清一帶的民謠。由於山東快書以魯西北方言為基礎,因此《武松傳》之中保留了大量的地方方言和俚語,例如「糊弄」(欺騙)「見天」(每天)「糊塗」(粥)「背地后里」(暗地裡)「套子」(棉絮)「搗咕」(拾掇或者暗中搞鬼)等等,除此之外,在《武松傳》之中還保留了大量的魯西北諺語,這些都為民俗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經濟民俗方面,《武松傳》中還出現多次廟會鄉間集市、廟會的描述反映飲食民俗。山東快書出自於民間,《武松傳》描寫魯西北普通民眾的生活面貌、風俗習慣、理想願望和山東風情,蘊含着大量的民俗資料。

視頻

山東快書 相關視頻

山東快書:《吹牛》 表演者:郭秋林
消防員看到要下大雨了 衝出消防隊來了一段山東快書獲網友點讚

參考文獻

  1. 山東快書 剃頭 ,搜狐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