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尖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尖子(學名:Parasenecio hastatus (L.) H. Koyama)是菊科、蟹甲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平臥,莖堅硬,直立,高可達150厘米,不分枝,中部葉葉片三角狀戟形,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戟形或微心形,基生側裂片有時具缺刻的小裂片,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上部葉漸小,頂端漸尖,最上部葉和苞片披針形至線形。頭狀花序多數,下垂,在莖端和上部葉腋排列成塔狀的狹圓錐花序;總苞圓柱形,線形或披針形,頂端尖,花冠淡白色,裂片披針形,漸尖;花葯伸出花冠,瘦果圓柱形,淡褐色,無毛,冠毛白色,7-8月開花,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朝鮮、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生長在林下,林緣或草叢中。喜微酸性肥沃濕滑的土壤,直根系,屬耐陰喜濕的中生植物。
該種春季和初冬放牧時馬、牛、羊均採食。夏季可與其他飼草一起割草青貯,各種家畜均喜食,還可煮熟做豬飼料。秋季可刈割調製乾草供冬季飼用。春,夏季嫩苗與嫩葉、嫩芽可做青菜,炒食或做湯食用。全株含單寧可達3.75%,可做烤膠原料。
- 中文名山尖子
- 拉丁學名Parasenecio hastatus (L.) H. Koyam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 科管狀花亞科
- 族千里光族
- 亞 族款冬亞族
- 屬蟹甲草屬
- 組小山蟹甲草組
- 種山尖子
- 命名者及年代(L.) H. Koyama,1995
形態特徵
山尖子為大型草本植物, 多年生,根狀莖平臥,有多數纖維狀鬚根。莖堅硬,直立,高40-150厘米,不分枝,具縱溝棱,下部無毛或近無毛,上部被密腺狀短柔毛。下部葉在花期枯萎凋落,中部葉葉片三角狀戟形,長7-10厘米,寬13-19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戟形或微心形,沿葉柄下延成具狹翅的葉柄,葉柄長4-5厘米,基部不擴大,邊緣具不規則的細尖齒,基生側裂片有時具缺刻的小裂片,上面綠色,無毛或被疏短毛,下面淡綠色,被密或較密的柔毛,上部葉漸小,基部裂片退化而成三角形或近菱形,頂端漸尖,基部截形或寬楔形,最上部葉和苞片披針形至線形。
頭狀花序多數,下垂,在莖端和上部葉腋排列成塔狀的狹圓錐花序;花序梗長4-20毫米,被密腺狀短柔毛。總苞圓柱形,長9-11毫米,寬5-8毫米;總苞片7-8,線形或披針形,寬約2毫米,頂端尖,外面被密腺狀短毛,基部有2-4鑽形小苞片。小花8-15(20),花冠淡白色,長9-11毫米,管部長4毫米,檐部窄鍾狀,裂片披針形,漸尖;花葯伸出花冠,基部具長尾,花柱分枝細長,外彎,頂端截形,被乳頭狀微毛。瘦果圓柱形,淡褐色,長6-8毫米,無毛,具肋;冠毛白色,約與瘦果等長或短於瘦果。花期7-8月,果期9月。
主要變種
無毛山尖子(Parasenecio hastatusvar.glaber (Leber.) Y. L. Chen)葉下面無毛或僅沿脈被疏短柔毛;總苞片外面無毛或僅基部被微毛與原變種相區別。分布於中國遼寧(海城、清原、本溪、鐵嶺)、河北(小五台山)、山西(蘆芽山、介休、離山、稷山)、陝西(鳳縣)、寧夏(固原、徑源)、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伊克昭、錫林郭勒盟、大青山及烏拉山)。生長在山坡林下、林緣或路旁。
產地生境
山尖子喜微酸性肥沃濕潤的土壤,直根系。山尖子為林區野生植物。主要生長在夏綠闊葉林下,林緣,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和岳樺林林緣、灌叢、林間草地,河灘雜草類草甸也常有分布。它經常是山地林緣草甸的主要伴生種。喜微酸性肥沃濕滑的土壤,直根系,屬耐陰喜濕的中生植物。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選擇土壤肥沃的地塊施肥、靶平、做畦,可進行條播或散播,條播行距25厘米,播種深度1.5厘米左右,一般6天左右發芽,可可育苗移栽,移栽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穴2-3株,在後立即澆水,成活率100%。山尖子是一食葉為主,適當密植才能高產,苗高10厘米時即可採收,做餡的可在20厘米以上採收,每收割1次及時澆水、施肥,以促進下一茬生長。[1]
主要價值
該種適口性不甚良好。春季和初冬放牧時馬、牛、羊均採食。4月中、下旬返青。夏季放牧家畜一般不吃,但夏季可與其他飼草一起割草青貯,各種家畜均喜食,還可煮熟做豬飼料。秋季可刈割調製乾草供冬季飼用。
春,夏季嫩苗與嫩葉、嫩芽可做青菜,炒食或做湯食用。全株含單寧可達3.75%,可做烤膠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