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之九神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九大上古神獸,乃龍之九子,進化完全後則為真龍:
蟠龍
在中國神話中,蟠龍是水龍,被認為居住在東方的湖中。與蛟龍一樣,和雨與水有很深厚的關係,但頂多只有保證所在的泉水不枯竭。因為蟠無法飛行,而且沒有長角,所以有人亦有蟠龍是雌性的蛟龍之說。在中國,蟠具有「伏在地面上」的意思,指的是伏在地上的龍或盤成一團的龍。但是蟠很多時候都用來指蚯蚓等地下的蟲,含有不怎樣高級的意思,所以有一種說法,蟠龍是遜於蛟龍的沒角下等水龍。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樑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在《太平御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于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1] l
蛟龍
中國傳說中的水龍,幾乎指的都是蛟龍,由於蛟龍常被人們目擊,而應為人知,蛟棲息在湖淵等聚水處,也會悄悄地隱居在離民家很遠的池塘或河流的水底。隱棲在池塘與河川的蛟龍,一般會被稱作「潛蛟」。蛟與龍非常相似,一般全長三米左右,大的僅僅寬度已經超過幾米。模樣很像龍,但角很短,甚至沒有。蛟的頸子有着白色的花紋,而且背上有藍色的花紋,胸是赭色,身體兩肢像錦鍛一樣有五彩的色澤。有四隻腳,為了划水前端就像很寬的槳一樣,尾巴尖上有着堅硬的肉刺,蛟眼睛上眉部份,有突起的肉塊在眼睛之間交叉,所以才會稱為「蛟」。
螭龍
(無角) 又稱「螭吻」,是一種沒有角的龍。《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廣雅》中有「無角曰螭龍」的記述。《漢書·司馬相如傳》有「蛟龍、赤螭」之載,其中「赤螭」一詞,文穎註:「螭,為龍子。」雌龍。《漢書·司馬相如傳》有「蛟龍、赤螭」之載,其中「赤螭」一詞,張揖註:「赤螭,雌龍。」《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螭魅」之載,其中「螭魅」一詞,杜預註:「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左傳·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魎,莫能逢之」之載,其中「螭」字,註:「螭,山神,獸形。」皇帝的玉璽常見螭龍綬,象徵最高權力。 虬龍(雙角) 有角者稱虬龍,虬這個字具有「漩渦姣」、「捲起來」的意思,所以虬的角應該是螺旋狀的角。虬,龍子有角者。從蟲,按,俗字作「虬。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廣雅·釋魚》。按,龍「雄有角,雌無角,龍子一角者蛟,兩角者虬,無角者螭也。」母龍曰蛟,子曰虬,其狀魚身如蛇尾,皮有珠。——《抱朴子》。駕青虬兮驂白螭。——屈原《涉江》 又如:虬立(如虬龍般聳立。形容姿態驍勇矯健); 虬虎(龍和虎。比喻英雄豪士); 虬柱(雕繪虬龍的柱子); 虬龍片甲(虬龍是罕見的動物,雖是一片鱗甲,也很難得。比喻貴重的物品)
應龍
應龍,傳說在涿鹿之戰中曾助軒轅黃帝,與蚩尤作戰,殺蚩尤於凶犁之谷;亦曾助禹治洪,以龍尾劃地成河以引導洪水入海。外型被描述為帶翼的龍;同時也被認為是掌管雨水的神祇。 《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目開而日出,目閉而日落。」《述異記》:「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辭源》說:「應龍」是有翅膀的千年龍,五百年的被稱為角龍。龍是不凡之物,壽命奇長,應龍更是龍中之貴(當然,也有人認為應龍可指遠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我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蜃龍
蜃棲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樣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種。蜃頭上有像鹿一樣分叉的角,脖子到背上都生着紅色的鬃毛,鱗片是暗土色的,據說從腰往後的鱗片都是向前逆生的,腳像蛟一樣,前端很寬。 蜃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就是從口中吐出的氣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幻影。這些幻影大多數是亭台樓閣,是誰都沒見到過的豪華,從窗口裡可以看到穿戴華麗的貴人們在活動。姿態美麗驚人,而且這些幻影還隨人不同,就算看同一個幻影,在不同人眼裡也有細節差別。蜃喜歡吃燕子,據說除此以外什麼也不吃。但是燕子是飛行迅速的鳥,也極少接觸水面,所以蜃才會做出幻影,引誘燕子飛進自己嘴裡。海市蜃樓是蜃吐出的氣幻化出的幻影,但使用蜃的脂肪也能做出來:將蜃的脂肪混入優質的蠟,製成蠟燭。在快要下雨的黃昏時分點燃,也能看到幻影。但這樣的幻影遠遠不及蜃做出的幻影。
蜃是很稀有的龍,這都是因為蜃的生育方法的緣故:蛇和雉雞在正月交配,生下一粒很小的蛋,這粒蛋會引來滿天雲雷,雷擊中蛋將它推入土中,在幾十米的地方會變成盤卷着的蛇的樣子,在兩三百年後,蛋周圍的土變成石頭,開始向天空上升,找到月光後岩石崩落,才會有生成的蜃出現。至於那些受到雷擊卻沒有進入地下的蛋,只能長成雉雞,有許多雉雞都是由變不成蜃的蛋孵出來的,但如果這些雉雞跳進海里,就會變成蜃。
夔龍
神話傳說中的單足神怪動物。《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說文解字》:「夔,神魅也,如龍一足。」《六帖》:「夔,一足,踔而行」。
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淺談原始時期的繪畫與民間美術的異同點[2]
鼉龍
鼉龍又名「豬婆龍」,形態與揚子鱷極其相似,其皮可以蒙鼓。
豬婆龍,產於西江。形似龍而短,能橫飛;常出沿江岸撲食鵝鴨。或獵得之,則貨其肉於陳、柯。此二姓皆友諒之裔,世食豬婆龍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來,得一頭,縶舟中。一日,泊舟錢墉,縛稍懈,忽躍入江。俄頃,波濤大作,估舟傾沉。 鰲龍(形似海龜) 據《辭海》4924頁,有二種解說:一、形狀像龍,好吞火。見陸容《菽園雜記》。二、稱大魚。宋人話本中有一佳句說:「鰲魚脫卻金鈎去,擺尾搖頭再不回。」 在科舉時代,讀書人的最大願望,是由「士」進到「仕」。無數的書生忍受「十年寒窗」的清苦,為的是「一舉成名」。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有一章回描寫范進中舉,把當年的功名思想和民情,寫得入木叄分;尤其是屠戶丈人的前倨後恭的表現,更是令人噴飯。科舉時代參加考試中了第一名,就是狀元,也就是所謂的「獨占鰲頭」。
社會上的「鼇」字,出現了兩種寫法,有「黽」部的「鼇」和「魚」部的「鰲」,讀音相同,用法也一樣。查過幾本字典,鰲:同「鼇」,是「鼇」的俗字。見張自烈《正字通》。 其他版本說法 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
《諸神由來》一書說《升庵外集》記載龍之九子是:贔屓,形似龜好負重,即碑下龜;螭吻,形似獸,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蓋;蚣蝮,好立,站橋柱;椒圖,似螺蚌,性好閉,立於門首;金猊,形似獅,好煙火,立於香爐;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眥三個,恰為龍之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