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海經之顓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顓頊(zhuān xū)(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姬姓,高陽氏 ,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 。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 顓頊輔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陽(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高陽鎮),故號高陽氏 。少昊死後,打敗爭奪帝位共工 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 ,自號「高陽氏」。顓頊去世後,由黃帝曾孫帝嚳繼位。在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中,顓頊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

人物關係

妻子 女祿

兒子 窮蟬

父親 昌意

孫女 女修

人物生平

據《史記》記載,顓頊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據《水經注》記載,黃帝次子昌意,因才德低下,不足以繼承帝位,被降職到若水做諸侯(此德劣被降為諸侯乃酈道元一家之言,且黃帝嫡長子乃玄囂)。昌意被封到若水後,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顓頊。《大戴禮 帝系》和《帝王世紀》均記載,昌意的正妃昌仆又名女樞,某晚看到天空有「瑤光之星貫月如虹」的異象,並因此心有所感而懷了身孕,後來便生下了顓頊。但《山海經 海內經》對此又有不同的記載,認為顓頊是黃帝曾孫、昌意之孫,並說顓頊之父為韓流。 為帝 顓頊雖然生於若水,但實際上生活在窮桑。因輔佐少昊有功,封於高陽。 少昊死後,共工氏與顓頊爭奪帝位 ,顓頊打敗共工,繼少昊主政 ,號「高陽氏」。顓頊成為天下共主後,始都窮桑,又遷都於商丘,後居帝丘,五德始終說成型於戰國時代,所謂「所居玄宮為北方之宮,北方色黑,五行屬水」,因此古人說他是以水德為帝,又稱「玄帝」,很明顯屬於後人根據部分史前歷史按照當時時代的需求進行表述。顓頊以帝丘為都城,以句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句龍為土正。他即位後,嚴格遵循軒轅黃帝的政策行事,使社會安定太平。

漢初的曆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來的顓頊曆。顓頊曆是一種古四分曆,以3651/4日為回歸年長度,29 499/950日為朔望月長度,十九年七閏。漢武帝時,公孫卿、壺遂、司馬遷等受命議造漢歷;最後,在18種改歷方案中選定了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歷,稱太初曆。太初曆以365 385/1539日為回歸年長度,29 43/81日為朔望月長度。西漢末年,劉歆修訂太初曆而更名為三統曆。

《顓頊曆》完成於秦獻公十九年(前366年)。該歷以夏正十月為歲首,閏置於九月之後,以該年正月初一日剛好立春為節氣的計算起點。《顓頊曆》有兩大特點: 一是其時秦政權尚僻處於雍州,不與諸侯各國交往。所以它實行的曆法,直到秦統一天下後才推行全國。但又漢行秦歷,才使《顓頊曆》一躍而奉為曆法「正統」。二其時古四分曆理論已非常成熟,所謂《顓頊曆》,只不過是月建有差,歷策卻仍是一個師傅下山的「疇人」 用古四分曆方法擬訂的。由於前367年夏曆十一月初一日干支為乙卯(年干支也是乙卯!),是用古四分曆推步而出,而《顓頊曆》歷家又稱之為「乙卯元」可知,《顓頊曆》不過是「古四分曆」或逕是《殷歷》的一支而已。關於此兩歷關係中的「正統」問題,實在是要與歷史的看法來個「否定之否定」。[1]

創製九州

《史記》上說他統領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遼寧一帶),南至交趾(今廣東、廣西、越南一帶),西至流沙(今甘肅一帶),東至蹯木(今東海),」極其廣大。 [9] 作曲《承雲》 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惟天之合,正風乃行,其音若熙熙淒淒鏘鏘。帝顓頊好其音,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以祭上帝。乃令鱓先為樂倡。鱓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逝世 顓頊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歲逝世 ,葬於東郡濮陽頓丘城門外廣陽里中。

軼事典故

爭位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軒轅氏家族本來就矛盾重重。帝顓頊踐帝位後,共工約集心懷不滿的天神們,共同反對顓頊。反叛的諸神推選共工為盟主,組建成一支軍隊。帝顓頊聞變,一面點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諸侯疾速支援;一面點齊護衛京畿的兵馬,親自掛帥,前去迎戰。一場酷烈的戰鬥展開了,幾個來回過去,帝顓頊的部眾越殺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龍頭人身的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長著兩個蜂窩腦袋的驕蟲領毒蜂毒蠍由平逢山趕至;共工的部眾越殺越少,櫃比的脖子被砍得只連一層皮,披頭散髮,一隻斷臂也不知丟到哪兒去了,王子夜的雙手雙腳、頭顱胸腹甚至牙齒全被砍斷,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共工輾轉殺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邊僅剩一十三騎。不周山奇崛突兀,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此山其實是一根撐天的巨柱。

共工在絕望中發出了憤怒的吶喊,朝不周山拚命撞去,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撞斷,橫塌下來。天柱既經折斷,整個宇宙便隨之發生了大變動: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來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掙脫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劇烈的震動崩斷了,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共工氏行為最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 (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后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傳說在軒轅黃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廢棄人事,一切都靠占卜來決定,百姓家家都有人當巫史搞占卜,人們不再誠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於農業生產。顓頊為解決這問題,決定改革宗教,親自淨心誠敬地祭祀天地祖宗,為萬民作出榜樣。又任命南正重負責祭天,以和洽神靈。任命北正黎負責民政,以撫慰萬民,勸導百姓遵循自然的規律從事農業生產,鼓勵人們開墾田地。禁絕民間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動,使社會恢復正常秩序。

傳說上古時期,男女無別,長幼無序,群婚群居,使穢病(性病)叢生人口大量死亡,顓頊帝於是定婚姻制度,主張男婚女嫁,禁絕血緣聯姻;定倫理綱常,強調「婦女避男於路」,使人口生產力得到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從此誕生了家庭,分化了階級,形成了國家,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顓頊生子窮蟬,是舜的高祖。據說顓頊在位78年,活到98歲逝世,葬於濮陽。而春秋戰國時的楚王為其後裔,屈原在《離騷》中自稱為帝顓頊之後,屈原與楚王為同族引。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統治的地盤也大了很多,北到黑龍江,南到嶺南,東到東海一帶。古代歷史書上描寫說,顓頊視察所到之處,都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2]

神人

顓頊是傳說中的神話人物,他有非凡的經歷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傳說中,內黃西南一帶有個黃水怪,經常口吐黃水淹沒農田、沖毀房屋。顓頊聽說後就決心降服它。可黃水怪神通廣大,二人激戰九九八十一天不分勝敗。顓頊便上天求女媧幫忙。女媧借來天王寶劍交給顓頊並教他使用方法。顓頊用天王寶劍打敗了黃水怪。為了給人間造福,他用天王劍把大沙崗變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劍在山旁劃一道河,取名硝河。從此這裡有山有水,林茂糧豐,人們過上了好日子。顓頊在當地人民心中的位置很高的,被尊稱為「高王爺」。傳說顓頊生前懲治黃水怪,死後仍可退水救民。相傳有一天,高王爺顯靈變成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高王廟的台階上閉目養神。不久。天降大雨,洪水滾滾而來,田毀莊淹。洪水流到白髮老人的面前不再向前流了,從水中鑽出了兩個非人非獸的怪物。白髮老人一揮手,怪物乖乖地沉下水去,隨後,洪水慢慢地退走了。高王廟一帶避免了一場洪水災害。

人物評價

顓頊、帝嚳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國學大師範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寫道:「漢以前人相信軒轅黃帝、顓頊、帝嚳三人為華族祖先,當是事實,歷史上的五帝多有爭議,但是已知的五種排序中,顓頊都名列在冊,可見其功績。

家族成員

祖父:黃帝(姬姓) 祖母:嫘祖 父親:昌意 母親:蜀山氏之女 曰昌仆 ,一說名:女樞 妃子:鄒屠氏、勝濆氏 子孫:顓頊有傳世之子十,名曰:魍魎檮杌窮蟬蒼舒敳頹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 堂侄:帝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