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脈 (地形地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脈 (地形地貌)山脈,是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條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山體,因像脈狀、而且有某種整體性質可以一起稱呼,而稱之為山脈。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中的內營力作用,有明顯的褶皺,從而區別于山地,而山地則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皺現象不明顯。 山脈的構成包括主山(主幹)、大支、小支、余脈。余脈相對而言比較小,還要與主幹或大支相距一個較長的低暖地帶。 整體型山脈與散布型山脈:前者在一個整體高地上,例如天山山脈是個整體高地;後者有某種整體性但是不在一個整體高地上,例如羅霄山脈中段的武功山的南北方都是一個很長的低暖地帶。山脈的級別依大小而定。例如,羅霄山脈裡面的武功山本身又是一個較大型的山脈,包括一些小山脈和很多群山。綿延數千里的天山山脈更是特大山脈套裝線上的一批大山脈、大山脈套裝中型山脈、中型山脈套裝小山脈。
目錄
- 1 詞語概念
- 2 基本信息
- 3 基本解釋
- 4 引證解釋
- 5 基本含義
- 6 山的形成
- 7 種類
- 8 特徵
- 9 分布
- 10 著名山脈
- 11 主要山脈
- 12 區別峰巒
- 13 十大高度山脈
- 14 喜馬拉雅山脈
- 15 唐古拉山脈
- 16 崑崙山脈
- 17 念青唐古拉山脈
- 18 天山山脈
- 19 祁連山脈
- 20 地質分界線
- 21 歐亞分界線
- 22 第一級階梯
- 23 第二級階梯
- 24 第三級最低階梯
- 25 我國的地形特徵簡述
- 26 中國主要山脈分布圖
- 27 東西走向的山脈概述
- 28 天山
- 29 陰山
- 30 世界山脈
- 31 非洲
- 32 南極洲
- 33 大洋洲
- 34 亞洲
- 35 歐洲
- 36 美洲
- 37 世界十大山脈
- 38 世上最長山脈
- 39 世上最大山脈
- 40 相關視頻
- 41 參考文獻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山脈 拼音: shān mài 注音: ㄕㄢ ㄇㄞˋ [1]
基本解釋
[mountain range] 向一定方向延展、像脈絡似的群山。 例如祁連山脈。 大青山是一條並不很高但很寬闊的山脈。—— 翦伯贊《內蒙訪古》 [1]
引證解釋
亦作「 山脈 」。 成行列的群山,山勢起伏,向一定方向延展,狀似脈絡,故稱。 唐 周繇 《題東林寺虎掊泉》詩:「爪抬山脈斷,掌托石心抝。」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隨山脈登 海陽庵 ,飯而後行,已下午矣。」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槍聲炮聲喊聲象狂風在吼,搖得山脈直晃蕩。」 [1]
基本含義
山脈(英文名稱為Mountain)地質學範疇,指呈線狀延伸的山地。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條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山體,因像脈狀而稱之為山脈。構成山 的山嶺稱為主脈,從主脈延伸出去的山嶺稱為支脈。幾個相鄰山脈可以組成一個山系網
山的形成
山脈的形成都是因為地殼的斷層和褶皺。新山系高聳而 呈鋸齒狀;老山系則因受風化和侵蝕作用的破壞,顯得圓滑。 也有人說山脈是凝華與冷凝形成的,從高處看來又很像凝華的窗花。
種類
山脈按照其形成的方式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褶皺山兩個板塊相互推擠,地殼會彎曲變形抬升,形成山脈。火山山岩漿從地球深處岩漿倉噴發出來形成火山,噴射出的熔岩、火山灰和岩塊形成高高的火山錐。斷層山地球板塊互相碰撞,使地殼出現斷層或裂縫,巨大岩塊受擠上升。冠狀山地殼下的岩漿往上涌,使地球表層的岩石向上隆起,形成冠狀山。
特徵
有些山上的環境十分惡劣。越往上走,氣溫就越低,空氣越稀薄,風颳得更大。山上的動植物已經適應了這種環境。山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帶,無論是熱帶地區的山還是溫帶地區的山,無論是孤立的火山峰還是山脈中的一部分,山的分布都是相似的。
分布
地球上的高大山脈都是褶皺山脈,是由於大陸邊緣受到擠壓或大陸板塊互相碰撞而形成的。世界上的斷塊山不太引人注意,它們是由斷裂活動造成的。在褶皺山區或斷塊山區都可能形成火山。
著名山脈
著名的山脈,亞洲的喜馬拉雅山系,其中包括有柴斯克山脈、拉達克山脈、西瓦利克山脈和大、小喜馬拉雅山脈。而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等。
主要山脈
亞洲東部受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雙重擠壓,山脈走向具有明顯的規律。以賀蘭山—龍門山一線為界,中國東西兩部分的山脈走向差異很大:西部地區主要受印度板塊北向擠壓,山脈多呈近東西走向;東部主要承接來自太平洋板塊的碰撞反力,山脈多呈近南北走向。由於印度板塊呈倒三角形,它以楔入的方式撞向亞歐大陸時的力量,可以近似的認為集中於兩個點:喜馬拉雅山西端的南伽峰和東端的南迦巴瓦峰(察隅、墨脫附近)。天山—北山、崑崙山及其主要支脈阿爾金山、阿尼瑪卿山、可可西里山是典型的東西走向山脈,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唐古拉山是由於兩個楔入力量點的差異而形成的弧形山脈,阿爾泰山、喀喇崑崙山、北天山是主要受來自南伽峰單一向力形成的斜向山脈,祁連山—六盤山是東西兩力結合的過渡產物,橫斷山脈連同中南半島是亞歐大陸東部在東西兩力作用下「擠出」來的。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台灣山脈、長白山—武夷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呂梁山、大婁山、烏蒙山等等都是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的結果。可以理解,西太平洋板塊邊緣的東北—西南走向是和東部山脈的走向相平行的。東部的例外包括陰山—燕山、秦嶺—大別山及大巴山,它們是早於亞歐大陸形成的板塊碰撞拼合線,南嶺的五個嶺實際都是規範的東北—西南走向,它們的合稱只是人們的習慣而已。 以上是山脈走向的地質解釋,不過你也可以選擇中學地理的分類: 1、東北—西南走向:台灣山脈、長白—武夷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東西走向: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南嶺 3、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 4、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唐古拉山
區別峰巒
山脈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條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山體,因像脈狀而稱之為山脈。構成山脈主體的山嶺稱為主脈,從主脈延伸出去的山嶺稱為支脈。幾個相鄰山脈可以組成一個山系,如亞洲的喜馬拉雅山系,包括柴斯克山脈、拉達克山脈、西瓦利克山脈和大、小喜馬拉雅山脈。而峰巒則是: (一)連綿的山峰 例1:峰巒起伏 例2:峰巒重疊 (二)小而尖的山所以山脈有一定的空間延展性,而峰巒主指範圍較窄。
十大高度山脈
由於海拔高度的緣故,十大高度山脈中的前九大山脈全部分布於中國境內的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二者為世界第一高高原和第二高高原)。 排名 山脈名稱 平均海拔高度(米) 最高峰及海拔高度(米) 所屬高原 歸屬主權國家 大洲 1
喜馬拉雅山脈
約7000以上 珠穆朗瑪峰(8844.43) 青藏高原 中國 亞洲 2 喀喇崑崙山脈 約6000-7000 喬戈里峰(86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爭議) 亞洲 3
唐古拉山脈
約6000 各拉丹冬峰(6621) 青藏高原 中國 亞洲 4
崑崙山脈
約5500-6000 公格爾山(7649) 中國 亞洲 5 岡底斯山脈 約5500-6000 羅波峰(7095) 中國 6
念青唐古拉山脈
約5000-5500 念青唐古拉峰(7111) 中國 亞洲 7 興都庫什山脈 約5000 米爾峰(7690) 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亞洲 8
天山山脈
約5000 托木爾峰(7435.3) 帕米爾高原 中國 亞洲
祁連山脈
約4000-5000 團結峰(5808米 中國 亞洲 10
== 大高加索山脈
約4000 厄爾布魯土山(5,642)
地質分界線
俄羅斯聯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
歐亞分界線
我國地勢狀況圖示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這一線以東。黃河、長江、珠江等主要河流發源於西部的高原、山區,順着地勢的傾斜,東流入海。這西高東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別,略呈階梯狀,可以分為以下較明顯的三級階梯:
第一級階梯
第一級最高的階梯為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在它的南沿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屹立於印度次大陸印度河──恆河平原之北,山脈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於中國、尼泊爾邊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 米;它西與帕米爾高原相接,北以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東以橫斷山脈同第二階梯區分,地勢從海拔4000米以上急劇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級高原、盆地。第一級階梯面上形成是印度板塊不斷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每當印度板塊北移,青藏高原亦相應上升。從4000萬年前開始,印度板塊就不斷北移,到現在,這一板塊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為世界最高的高原,這裡地殼厚達70千米。高原面上橫亘着幾條近乎東西走向的山脈,自北向南依次為崑崙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海拔為6000米~7000米。
第二級階梯
第二級階梯介於青藏高原與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其中包括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區,海拔一般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這一級階梯面有些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已經形成,比較年輕的部分也都有3000萬年的歷史。它經受地殼運動的次數較多,地殼、斷陷和抬升也較顯著。斷陷的地方往往成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而在這兩個盆地之間的天山山脈卻拔地而起,最高達7000多米,但在山頂部還保留着平緩的山頂面。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魯番盆地、四川盆地為代表。吐魯番盆地最低處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155米。
第三級最低階梯
第三級最低階梯,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東。自北而南,有海拔200 米以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還有海拔數百米的丘陵和海拔達3000米以上的台灣山地。這一級階梯的地形面受破壞較烈,原來的古陸已被斷裂、切割、剝蝕成現在的丘陵狀。廣大的平原發生於沿岸沉降地帶,生成年代較新。至今一些沿海地區仍在不斷淤積成陸。由海岸線向東,則是碧波萬頃的海洋,沿海島嶼和南海諸島星羅棋布,在水深不足200 米的大陸水下延伸部分,是淺海大陸架區域,也屬於第三級階梯。中國這種複雜多樣的地形,形成了複雜多樣的氣候;西高東低、面向大洋逐級下降的地勢特點,一方面有利於來自東南方向的暖濕海洋氣流深入內地,對中國東部的氣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產生深刻的影響。另一方面,這種階梯狀地形,使河流向東形成較大的多級落差,既有溝通東西水上交通之利,又蘊藏着有利於多級開發的豐富水力資源。
我國的地形特徵簡述
我國地形複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占全國面積的2/3 ;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雲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2000 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第二階梯以東,海平線以上的陸面為第三級階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為丘陵和平原。
中國主要山脈分布圖
我國山地分布廣、名稱複雜,它們的分布主要受地質構造控制。根據山脈排列延伸方向,可以分為下列幾種類型: ①東西走向的山脈 ②南北走向的山脈 ③北東走向的山脈 ④弧形山脈 ⑤北西走向的山脈
東西走向的山脈概述
東西走向的山脈,是中國大陸上十分重要的山脈系統。除了十分明顯的天山──陰山──燕山、中部的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及南部的南嶺外,一般把西部地區其他一些雄偉高大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和喀喇崑崙山等,也歸屬於這一類型。
天山
橫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的天山,西端伸入吉爾吉斯坦境內,全長2,500 公里,是亞洲中部的巨大山系。中國境內的天山山脈東西長約1500公里,自然地將新疆分為南疆和北疆兩個部分,即準噶爾和塔里木兩大盆地,是地理上一條重要界線。天山由若干條大致東西平行的山脈組成,海拔一般都在3,000~5,000米左右。主峰托木爾峰(維吾爾語鐵峰之意),海拔7435.3米,1977、1978年,中國登山隊和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隊曾登上峰頂,並對托峰地區進行了多學科的綜合考察。天山很古老,古生代成山,以後有過多次變動。在地貌特徵上,天山是一個典型的褶皺斷塊山。所以天山山脈斷層很多,許多山嶺都由斷層作用上升造成,如博格達山就是一個典型的地壘,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博格達峰(又稱東天山主峰)海拔 5,445米,3,800米以上有現代冰川。在山脈中間夾着一連串的斷塊陷落盆地,著名的如西段伊犁谷地和東段吐魯番盆地。吐魯番盆地的湖面比海平面還低154 米,其中艾丁湖(意為日光湖)的最深處在海平面以下283米,面積12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之一。現代天山山脈主要由北、中、南三條平行的山脈組成。 ① 北天山:包括阿拉套、婆羅科努、依連哈比爾尕等山脈,東西長約1,000公里,寬35~50公里,海拔在4,000~5,000米;博格達峰(又稱為東天山主峰)海拔5,445米,有著名的天池。 ② 中天山:包括恰普恰拉山、那拉特山、薩阿爾明山、波爾托烏拉山等,海拔一般不超過 3,500米。北天山與中天山間有許多山間盆地,如伊犁盆地、尤爾都斯盆地等。 ③ 南天山:地勢最高,不少山峰海拔在5,000~6,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39米。天山自西向東又可分為三段: ① 伊犁盆地南北緣的哈爾克他烏山、濟嘎郎山、雅布爾山、婆羅科努山等稱為西段,溝拔3000~5000米; ② 額爾布特山、烏肯山、博格達山等稱為天山中段,一般高度為4000~4300米; ③ 巴爾庫山、哈爾里克山等為天山東段,海拔在3000~4000米。天山東段較低,有許多山口成為南疆到北疆的交通要道,如烏魯木齊和吐魯番之間的達坂城隘口,自古就是交通咽喉,現在的蘭新鐵路也是在這裡通過。從烏魯木齊再往東去,山脈就逐漸淹沒在沙漠裡。整個天山西部高聳,南天山西端主峰托木爾峰與北段主峰汗騰格里峰(海拔 6,995米)遙相對峙。天山山脈向東延伸到甘肅,和合黎山、龍首山等河西走廊北側山地相連接,但這些山嶺都是時斷時續,山勢也較低,到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就稱為陰山。在冬半年,綿長高聳的天山阻止冷空氣入侵南疆或大大削弱其強度,並迫使冷空氣在它的北坡抬升凝結致雨,因而天山位於不同的生物──氣候帶中。以至天山不同坡向的垂直帶結構有很大差異,南北的氣候、自然景觀也都有明顯的差異。其北部屬於溫帶荒漠,南部屬於暖溫帶荒漠,而西部的伊犁盆地屬於溫帶荒漠草原。天山雪線高度在3500米以上,且有現代冰川分布;冰雪夏季消融,是內陸盆地重要水源。此外,又因為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煤、石油、銅、鋅、金、鹽等)、牧草資源、旅遊資源都十分豐富,所以,天山被稱作我國地理上的一條重要山脈。
陰山
陰山,實際上是天山山脈向東通過甘肅在內蒙古境內中部的延伸。陰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南,東西長約1,200公里,南北寬約50~100公里,其西端斷斷續續地沒入阿拉善沙漠,再向西延伸,就同天山相接了。陰山山脈比較複雜,西段包括幾條山脈,山勢較高,海拔一般在 2,000米左右,狼山最高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米。西段稱狼山,中段稱烏拉山,東段為大青山(或稱為中部),即狹義的陰山,構成陰山山脈的主體,雄偉、陡峭,環繞着河套平原,最高峰海拔 2,338米。主要岩性為太古代的變質岩系和不同時期的花崗岩。[1]
世界山脈
非洲
阿伯德爾山脈,Aberdare Range, Kenya 阿哈加爾山脈,Ahaggar Mountains, Algeria 阿特拉斯山脈 Cherangany Hills, Kenya 德拉肯斯堡山脈(龍山),Drakensberg, South Africa and Lesotho 埃塞俄比亞高原 艾哈邁爾山脈,Ahmar Mountains 李文斯東山脈,Livingstone Mountains Mitumba Mountains, Congo 魯文佐里山脈,Ruwenzori Range, Ugand 塔西里·阿傑爾山脈,Tassili n'Ajjer, Algeria 提貝斯提山脈,Tibesti Mountains 維龍加山脈,Virunga Mountains
南極洲
毛德皇后山脈,Queen Maud Range
大洋洲
巴里桑山脈,Barisan Range, Sumatra 克拉克山脈,Crocker Range, Borneo (Mount Kinabalu) 富林德斯山脈,Flinders Ranges, South Australia 大分水嶺(澳大利亞) 藍山山脈,Blue Mountains, New South Wales 雪山山脈(澳大利亞) 麥當勞山脈(麥當奴山脈),MacDonnell Ranges, central Australia 新幾內亞高地,New Guinea Highlands, New Guinea 俾斯麥山脈,Bismarck Range Star Mountains Thurnwald Range Pegunungan Maoke, New Guinea 歐文·斯坦利山脈,Owen Stanley Range, New Guinea 南阿爾卑斯山脈(新西蘭) 蘇迪曼山脈,Sudirman Range 西澳大利亞山脈,Western Australia Mountains 哈默斯利嶺,Hamersley Range
亞洲
中央山脈{台灣} 阿爾波茲山脈(伊朗),Alborz Mountains 阿爾泰山{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至俄羅斯境內} 阿納德爾山脈,Anadyr Range 前黎巴嫩山脈,Anti-Lebanon 阿拉伯山脈,Arabian Mountains 卡拉巴略山脈(菲律賓呂宋島),Caraballo 高加索山脈 解爾斯基山脈,Cherskiy Range 欽山(緬甸),Chin Hills 科迪勒拉山脈,Cordillera Central, Philippines Dzhugdzhur Mountains(西伯利亞) 東高止山,(印度),Eastern Ghats 西高止山,(印度),Western Ghats 厄爾布爾士山脈(伊朗),Elburz Mountains Gydan Mountains)(俄羅斯) 喜馬拉雅山脈(中國) 喀喇崑崙山(中國) 興都庫什山脈 帕米爾山結,Pamir Mountains 日本阿爾卑斯山脈 赤石山脈(日本),Akashi Mountains 飛彈山脈(日本本州),Hida Mountains 木曾山脈(日本),Kiso Mountains 興安嶺,Khingan Mountains 外興安嶺(中國) 大興安嶺 (中國) 小興安嶺(中國) 崑崙山脈(中國) 長白山脈(中國) 塞亞山脈(俄羅斯),Koryak Mountains 薩彥嶺(西伯利亞南部) 馬德雷山系(菲律賓),Sierra Madre, Philippines 斯科特阿林山脈(俄羅斯),Sikhote Alin Mountains 蘇萊曼山脈(印度與巴基斯坦),Sulaiman Mountains 托羅斯山脈(土耳其南部),Taurus Mountains 天山山脈(中國) 蒂迪旺沙山脈(馬來半島) 烏拉爾山脈(俄羅斯) 維爾霍揚斯克山脈(西伯利亞),(上揚斯克山脈)Verkhoyansk Mountains 西高止山脈(印度) Yablonoi Mountains(西伯利亞) 扎格羅斯山脈(伊朗),Zagros Mountains
歐洲
斯堪的納維亞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 比利牛斯山脈 亞平寧山脈 喀爾巴阡山脈
美洲
落基山脈 海岸山脈 內華達山脈 安第斯山脈 阿巴拉契亞山脈
世界十大山脈
1.安第斯山脈其東西寬的平均是241 公里,最寬處在阿里卡(Arica)至聖他克盧斯(Santa Cruz)之間,寬約750公里。山脈平均海拔3660米,其中有許多高峰終年積雪,海拔超過6000米。長約7500公里,是喜瑪拉雅山脈的三倍,也是陸地上最長的山脈,相對于海底及地球最長的山脈中洋脊(長約8000公里)。 2.阿爾卑斯山一座位於歐洲的著名山脈,它覆蓋了意大利北部邊界,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它可以被細分為三個部分:從地中海到勃朗峰的西阿爾卑斯山,從奧斯特谷(意大利西北部一自治區)到布勒內山口(奧地利和意大利交界處)的中阿爾卑斯山,從布勒內山口到斯洛文尼亞的東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共有128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峰,其中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8米,位於法國和意大利的交界處。山脈呈弧形,長1200公里,平均海拔約3000米。 3.大分水嶺澳大利亞東部主要山脈。北起約克角半島,南至維多利亞州,與海岸線大致平行,長約3000公里,寬約200至300公里,最高峰科修斯科山為澳洲大陸最高點,海拔2230米。該嶺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嶺,故而得名。 4.崑崙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東到柴達木河上游谷地,於東經97°-99°處與巴顏喀拉山脈和阿尼瑪卿山(積石山)相接,北鄰塔里木盆地與柴達木盆地。山脈全長2500餘公里,寬130-200 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一般認為最高峰是常被稱為「崑崙山」的慕士山(海拔7282米),位於新疆自治區和田南面,但實際公格爾山(7719米)最高。 5.阿特拉斯山脈位於非洲西北部,長2,400公里,橫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三國(並包括直布羅陀半島),把地中海西南岸與撒哈拉沙漠分開。最高峰為圖卜卡勒峰(Jbel Toubkal,海拔4,167公尺),位於摩洛哥西南部(31°03′43〃N, 7°54′58〃W)。 6.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山脈,位於亞洲的中國與尼泊爾之間,分布於青藏高原南緣,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北緯35°14'21",東經74°35'24",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北緯29°37'51」,東經95°03'31」,海拔7756米),全長2400公里。主峰珠穆朗瑪(Everest)海拔高度8844.43米。根據板塊構造學,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所以喜馬拉雅山仍然在緩慢上升中。喜馬拉雅山脈約有70多個山峰。 7.阿爾泰山脈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至俄羅斯境內。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2000公里,海拔1000—3000 米。森林、礦產資源豐富。從漢朝就開始開採金礦,至清朝在山中淘金的人曾多達5萬多人。 8.祁連山脈是中國境內主要山脈之一,位於青藏高原北緣,地跨甘肅和青海,西接阿爾金山山脈,東至蘭州興隆山,南與柴達木盆地和青海湖相連,山脈西北至東南走向,由數條近似平行的山脈組成,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長約2000公里,寬200—500公里,平原河谷占山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9.秦嶺是中國境內東西走向的一座山脈。它的西端在甘肅省境內,東段到河南省西部,主體位於陝西省的南部與四川省交界處,長約1500公里。秦嶺同時也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水嶺。秦嶺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國大陸東半壁的第一高峰(號稱群峰之冠)。 10.念青唐古拉山脈位於西藏自治區中東部。近東西走向。西側岡底斯山脈,東側橫斷山脈。全長1400公里,平均寬80公里。平均海拔5000—6000米。
世上最長山脈
世界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在南美洲大陸的西部邊緣,聳立着一條縱貫南北的巨大山脈,它猶如一條長龍靜臥在太平洋的東岸,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不僅是美洲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最長的山脈,它南北綿延9000公里,北起特立尼達島, 南至火地島,跨越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智利等7個國家,占地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安第斯山脈比著名的喜馬拉雅山脈還要長出6000公里。安第斯山脈在構造體系上屬於科迪勒拉山系,是年輕的褶皺山脈,山勢高峻而陡峭,挺拔的山峰錦延起伏,恰似一道天然屏障。海拔高度大都在3000米以上。
世上最大山脈
最大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喀喇崑崙山脈,該山脈占有96個高度超過7315.2米的山峰。然而真正的最大山脈在海底,地點在印度洋至東太平洋的海底科迪勒拉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它從亞丁灣取道澳大利亞與南極洲之間的海床、一直至加里福尼亞灣,連綿30898.56公里,平均高出海底2438.4米,真是雄偉極了。
相關視頻
山脈篇(中國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