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蘿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蘿蔔,一種包括多達100種全年或一年生香草類植物的名字。
歐洲、非洲和亞洲的山蘿蔔花草繁茂,其高度則在一英尺(30厘米)到四英尺(120厘米)之間。
它們球狀的花可以有3英寸(7.5厘米)寬。
山蘿蔔又長又細的雄蕊從花朵中央向外伸展,頗似針墊(pincushion)。
山蘿蔔也被稱為針墊花(pincushion flower)和凌晨新娘(morning bride)。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山蘿蔔 | 別稱 | 針墊花 | 界 | 植物界 |
目 | 川續斷目 | 科 | 川續斷科 | 屬 | 山蘿蔔屬 |
特徵
有些為重要的園藝花卉,包括南歐的一年生針插花(S. atropurpurea),亦稱紫盆花、甜山蘿蔔、圓山蘿蔔或輪鋒菊。
所有的植株均有基生葉蓮座狀,莖生葉亦多。
頭狀花序,邊花較大有的為雌花;總苞葉狀。鬼咬山蘿蔔為驟斷屬植物(參閱bluebonnet)。
川續斷目(Dipsacales)川續斷科(Dipsacaceae)山蘿蔔屬(Scabiosa,亦稱藍盆花屬)植物,約100種 。
形狀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原產於歐亞大陸溫帶、地中海地區和東非山地,有些為重要的園藝花卉。基生葉蓮座狀,莖生葉亦多。
頭狀花序,花小,數多,多為兩性,花冠5裂,邊花較大有的為雌花 ,總苞葉狀。
針插花(S. atropurpurea, 即紫盆花、甜山蘿蔔、圓山蘿蔔、輪鋒菊)一年生,高約1公尺(3呎),基生葉深裂,莖生葉羽狀;花序直徑5公分(2吋) 。
花芳香,白色、玫瑰色、深紅色、藍色或深褐紫色;原產歐洲南部。
小山蘿蔔(S. columbaria, 即鴿狀山蘿蔔)多年生,高60公分(23.6吋) 。
基生葉長卵形,齒裂,莖生葉深裂,花序直徑3.5公分,花鮮藍色;原產於歐亞大陸和非洲。
高加索輪鋒菊(S. caucasica)多年生,高75公分(29.5吋) 。
基生葉狹窄、全緣,莖生葉深裂;花序直徑達8公分,花鮮藍色 。
原產於歐洲東南部。鬼咬山蘿蔔為川續斷科驟斷屬(Succisa)植物。
功效與作用
山蘿蔔被用作烹飪調料和藥材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它被認為對春倦症、循環系統疾病、黃疸、食欲不振、膀胱疾病及其他多種疾病有快速療效。
現今,雖然山蘿蔔在民間醫用中發揮的作用較小,但是它仍然被用作淨血劑和利尿劑。
味道
山蘿蔔有淡淡的茴芹和茴香的混合味。
由於他的味道像茴芹,它已經成了法國經典香料的重要成分,融合了「調味香料」和「普羅旺斯香料」的味道。
用法
新鮮切碎或者曬乾後的山蘿蔔都可以使用。
將它與水煮蛋、炒蛋或是煎蛋同食,味道都好極了,與可口的凝乳或者酸奶同食,也可以增加其美味。
由于山蘿蔔富含維他命C,所以也可以用作蔬菜沙拉、生菜和混合沙拉的調味品或裝飾。
同蒔蘿一樣,做烤羊肉、美味的燉湯、豌豆蕃茄燴培根這些菜時,放入山蘿蔔味道都是極美的。
【別名】土人參、百丈光、天瓠、粉沙參、紅黨參、金雞爪、山蘿蔔、明沙參。
【來源】為川續斷科植物蒙古山蘿蔔的花。夏季采搞,陰乾。
藥理作用
解熱作用
本品所含總黃酮30mg/kg靜脈注射,對靜注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致發熱的家兔有顯着有熱作用,但對正常家兔體溫無明顯影響。
另有報道,本品總黃酮提取液0.25g/kg和0.50g/kg肌內注射,對靜注人腸桿菌內毒素致熱的家兔有顯着解熱作用 。
本品的花青素提取液0.25g/kg肌注則有較弱的爭熱作用 。
而本品生物鹼提取液0.44g/kg肌注則無解熱作用。
鎮靜作用
總黃酮30mg/kg能顯着加強閾下劑量的戊巴比妥鈉和水合氯醛的對小鼠的催眠作用,表明有鎮靜作用。
但總黃酮不能影響咖啡因和戊四唑的LD50,無抗驚劂作用。[1]
抗炎作用
總黃酮30mg/kg腹腔注射,對巴豆油塗抹小鼠耳殼所致炎症有顯着抗炎作用。
但對蛋清所致小鼠足腫無顯着抗炎作用,但有使炎性滲出降低趨熱。總黃酮30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連用7d,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無顯着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從蒙古山蘿蔔花中分得的黃酮類成分芹菜素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顯着抑制作用,抑制率為37.3%[5,6]。
熱板法和扭體法試驗表明蒙古蘿蔔花總黃酮無鎮痛作用。
毒性
每隻小鼠腹腔注射4%蒙古山蘿蔔總黃酮注射液0.4ml,觀察24h無1隻死亡。序貫法經靜脈注射測得LD50為1456mg/kg。
性味歸經
【性味】甘微苦,涼。
【歸經】歸肺經;胃經;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治肝火頭痛,發燒,肺熱咳嗽,黃疸。
第1步《本草從新》:補肺氣,通、下行,補氣生津。
治咳嗽喘逆,痰壅火升,久瘧,淋瀝,難產,經閉,瀉痢由於肺熱,反胃噎膈由於燥澀。
第2步《本草求原》:養血生津,消熱解毒。
薑汁炒則補氣、生肌、托散瘡瘍。
第3步《飲片新參》:溫脾,化痰濕,平肝風。治頭暈泛惡,中風昏仆。
第4步《中藥志》:潤肺化痰止咳,和胃止嘔。治咳嗽,嘔吐;又能解毒治疔瘡。
第5步《四川中藥志》:祛風,解熱,補肺鎮咳。治肺虛咳嗽有痰,頭昏目眩,風熱目赤及口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