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血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血丹

山血丹( Ardisia punctata Lindl. ) 紫金牛屬。

灌木或小灌木,高1-2米;莖幼時被細微柔毛,無皺紋,除側生特殊花枝外,無分枝。

產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島不產)、廣西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山血丹

學名; Ardisia punctata Lindl.

二名法; Ardisia lindleyana

科; 紫金牛科

屬; 紫金牛屬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灌木,高1-2米;莖幼時被細微柔毛,無皺紋,除側生特殊花枝外,無分枝。

葉片革質或近堅紙質,長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急尖或漸尖,稀鈍,基部楔形,長10-15厘米,寬2-3.5厘米,近全緣或具微波狀 齒,齒尖具邊緣腺點,邊緣反卷,葉面無毛,中、側脈微隆起,背面被細微柔毛,脈隆起,除邊緣外其餘無腺點或腺點極疏,側脈8-12對,連成遠離邊緣的邊緣腺;葉柄長1-1.5厘米,被微柔毛。

亞傘形花序,單生或稀為復傘形花序,着生於側生特殊花枝頂端;花枝長3-11厘米,頂端下彎,且具少數退化葉或葉狀苞片,被細微柔毛;花梗長8-12毫米;果時達2.5厘米;花長約5毫米,花萼僅基部連合,被微柔毛,萼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形,頂端急尖,長2-3毫米,具緣毛或幾無毛,具腺點;花瓣白色,橢圓狀卵形,頂端圓形,具明顯的腺點,裡面被微柔毛,外面無毛;雄蕊較花瓣略短,花葯披針形,頂端具小尖頭,背部具腺點;雌蕊與花瓣等長,子房卵珠形,被微柔毛,具腺點;胚珠5枚,1輪。

果球形,直徑約6毫米,深紅色,微肉質,具疏腺點。花期5-7月,少數於4、8、11月,果期10-12月,有時有的植株上部枝條開花,下部枝條果熟。

生長環境

海拔270-1150米的山谷、山坡密林下,水旁和蔭濕的地方。

分布範圍

產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島不產)、廣西,模式標本采於廣東南部,具體地點不詳。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播種可隨采隨播或沙藏春播。待12月份果實鮮紅充分成熟後採摘,採摘後果實在清水中浸泡搓去果皮,洗淨撈出種子,晾乾後備播。由於種皮堅硬,不易吸水發芽,所以在播前最好在搓磨後用溫水浸泡一天,然後點播或撒播在土質疏鬆的苗床內。也可先用25℃至30℃的溫水浸種24小時,再將其置於濕潤的河沙中進行低溫催芽,來年春天種子裂口後播種。

播種前要精細整地,耙平,然後在苗床上開溝條播,溝深約4cm,行距7cm至8cm。溝深淺要一致,澆足水,將種子順條溝均勻播下,每粒距離約5cm左右,播後覆土2cm。覆蓋用土要松細,最好使用混肥沙土、覆土要深淺一致,蓋後要稍加鎮壓。並加蓋稻草使土壤經常保持濕潤。氣溫在25℃至30℃時,半個月即可出苗。芽苗出土後,分2至3次揭去蓋草,並及時搭棚遮陰。

少量育苗時也可盆播。在淺盆上播種,覆土後在盆面上蓋玻璃或塑料薄膜,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濕潤,溫度控制在18℃至24℃之間,約20天左右即可生根出苗,發芽率可達85%以上。當幼苗有3片真葉時,停水蹲苗數天,即可起苗上盆。

幼苗期間注意遮光、追肥、除草、澆水等管理。生長季節,每半月追施一次薄糞水,氣溫高於35℃、低於3.2

扦插繁殖

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或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最佳扦插時間。因為這時氣溫在25℃至30℃左右,最適宜植物生長。

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當年生半木質化和一年生還有葉片的枝條做插穗。削好後可適度沾生根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或其他生根藥劑。插條一般長約5至10cm,帶3至4片葉,下切口位於節下0.2cm處,剪取後插於備好的苗床。

扦插的基質可用礱糠灰與濕沙對半摻和,也可用泥炭土與珍珠岩對半混合。插穗入土深度為穗長的1/3~1/2,澆透水後蒙罩塑料薄膜保濕,維持20℃至25℃的生根適溫,置於遮光60%的環境中,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插後注意澆水和噴霧,使苗床保持濕潤狀態即可。

扦插苗長出3片以上真葉後即可移植,次年6月就可開花結果。

栽培技術

遮陰棚

要求土壤疏鬆、通風良好且短日照的生長環境。要栽好,必須給它創造一個好環境。可使用塑料大棚,也可用遮光網製成遮陰棚,要求遮陰率達60%~90%。總之,能夠起到遮擋陽光、降溫增濕的效果就可以。

自仲春至中秋,均可將其擱放於遮光50%~60%的蔭棚下,家庭陳列可放在稍離窗口處,有散射光或日光燈照射即可滿足其生長的需求,切忌夏季烈日曝曬。

培養土

可使用購買的營養土,也可自配營養土。可用70%~80%比較肥沃的土壤(塘泥、腐殖土、老園土、大田土)、10 %~15%的粗沙、10%~15%腐熟的無油脂木屑或未燒化的礱糠灰,配製成營養土。也可用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河沙1份、有機肥1份混合配製。pH值控制在5.0-6.5之間。總之,營養土要達到肥沃疏鬆,排水性能良好的要求。

移栽上盆

視花苗大小確定花盆或營養缽(袋)的尺寸。先在盆底墊上3厘米厚的瓦礫,以利排水,然後將植株放入盆中央後培土稍壓,使根系與培養土接觸好。再在盆土上撒一層粗塘泥或鋪一層青苔,注意不要超過盆面,以防澆水時把盆土淋板結和施肥時溢出盆外。擺放到遮陰棚或無日照的陰涼處,澆透水,以盆底排出水為度。10~15天後可轉入正常管理。

施肥

一般每半月追施一次有機薄肥,也可用0.1%的尿素加 0.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澆施;開花結果期間,可通過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來促成植株多開花、結好果;氣溫過高或過低,都應停止施肥,以免造成肥害傷根。開花期要停止施氮肥,果實變紅後就不必再施肥了。

澆水

春季一般3至4天澆一次,夏季每天1至2次,秋天2至3天一次。入冬後扣水,保持65%~70%的水分。澆水時間,夏秋季節氣溫高,應在早晚時間澆水,冬季最好在中午澆水。總之,要注意適時適量澆水,保持盆土的濕潤狀態,既不乾燥又不漬水。

家庭室內觀賞的澆水應遵循多噴少澆的原則,維持盆土濕潤和周圍環境中有較高的空氣濕度,使其葉色濃綠、果色紅艷;特別是擺在空調室中的盆栽植株,每天應噴水3~5次。

溫度控制

生長適溫為20℃~28℃,怕乾熱高溫,當環境溫度達30℃以上時,就要通過遮蔭、噴水、通風等措施,給予降溫增濕;它畏寒冷,當溫度低於5℃時,可將其移放至簡易塑料大棚中,也可直接搬至室內,以免發生冷害。

株形調節

實生苗長至8~10cm高時去頂摘心,促進分枝。採用多效唑點心控制植株的徒長,促使植株高度一致,株高控制在60cm以下,葉片寬厚青綠光亮,果實多而飽滿,且掛果枝與葉枝的比例比較協調。

病蟲害

病蟲害不多,已發現的病害主要有根(莖)腐病和葉斑病。根(莖)腐病多發生在排列擁擠、蔭蔽度大的花圃內,在高溫多雨季節尤為嚴重。造成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板結透水性不好,澆水不當盆土過濕,施肥不當造成燒根等。偏施氮肥、植株養分失調、缺乏有機質和鉀肥等情況都會加重其危害。感病後,初期會出現生長不良、葉片發黃等異常狀況,其後感染部位發生褐色病變並開始腐爛,最終導致整株萎蔫枯死。若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其死亡率高達20%~50%,給花農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生產中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進行種植,定植或換盆前進行基質消毒,做到合理澆水和施肥,提高抗病力。發現病株後立即將其拔除銷毀,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及時噴施800~1000倍的托布津或1200~1500倍的2.5%懸浮種衣劑-適樂時噴灑植株中、下部進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噴灑1次,連續噴灑2次即可達理想的防治效果。

盆栽也易出現褐斑病,生產中可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家庭盆栽可在病斑上塗抹達克寧霜軟膏,可有效控制其病斑的擴大,如果僅為1至2個葉片上有斑點,將葉片摘去銷毀即可。

危害葉片的造橋蟲和危害果實的食心蟲都屬咀式口器害蟲,用樂果等內吸性殺蟲農藥噴霧即可殺死。造橋蟲危害主要在春季氣溫上升到200C以後,寄生在植株上的蟲卵開始孵化成幼蟲危害葉片。因此應在蟲卵還未孵化之前噴一次藥,以後每周一次,連續3~4次即可防治。在開花結果後要開始噴藥預防食心蟲,以後每周一次,即可防治此蟲危害。

主要價值

根可調經、通經、活血、祛風、止痛,亦作洗藥,可去無名腫毒。有的亦用於婦女不孕症。[1]

參考文獻

  1. 山血丹, 醫學百科 ,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