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龍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龍眼是山龍眼科山龍眼屬的一種植物,喬木,高5~10米,樹皮紅褐色;嫩枝和花序均密被銹色短絨毛。產於廣西西南部、廣東海南島、台灣。生於海拔(150~)340~1000米山地或溝谷濕潤常綠闊葉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 中文學名:山龍眼
- 拉丁學名:Helicia formosana Hemsl.
- 別 稱:黃豆樹、大力王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科:山龍眼科
- 屬:山龍眼屬
- 種:山龍眼
- 分布區域:福建省, 台灣省, 海南省, 廣西自治區
主要價值
裝修材料
木材淡紅色,適宜做家具或裝飾用。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微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舒筋止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產後風癱;外用治跌打損傷。[1]
【用法用量】 1~2兩;外用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形態特徵
喬木,高5~10米,樹皮紅褐色;嫩枝和花序均密被銹色短絨毛。葉薄革質或紙質,長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稀倒卵狀披針形,長12~25厘米,寬2.5~7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尖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中脈和側脈具毛,毛逐漸脫落;中脈在兩面均隆起,側脈8~10(~12)對,在下面凸起;葉柄長0.3~1厘米。總狀花序生於小枝已落葉腋部,稀腋生,長14~24厘米;花白色或淡黃色,花梗常雙生,長4~5毫米,基部彼此貼生;苞片三角形,長2毫米;小苞片披針形,長0.5~1毫米;花被管長15~20毫米,被疏毛;花葯長1.5~2毫米,藥隔突出;腺體4枚,卵球形,稀基部合生;子房無毛。果球形,直徑2~3厘米,頂端具鈍尖,果皮干後樹皮質,厚1~1.5毫米,黃褐色,稍粗糙。花期4~6月,果期11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產於廣西西南部、廣東海南島、台灣。生於海拔(150~)340~1000米山地或溝谷濕潤常綠闊葉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野外採集數據
- 中文種名:山龍眼
- 採集時間:2010年11月13日
- 採集地點:廣西靖西縣底定保護區
- 採集人:吳磊、黃俞淞、朱運喜
- 採集樣品類型:果實
- 引種材料類型:種子
- 生活型:中等喬木
- 生態環境:山谷、密林
- 陰閉度:75%
- 地形:山地
-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裂果金花、榼藤、紅錐、圓瓣姜花、線蕨
- 果實顏色:黃
- 種子顏色:黃
- 果期:10~11
- 平均鮮重(kg/m2):5kg/株
- 平均乾重(kg/m2):2kg/株
- 單位面積株數估算(株/ha):50
- 分布:普遍
- 單位面積產量:100kg/ha
- 地區蘊藏量評估:較多
- 標本鑑定人: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