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縣周原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岐山縣周原博物館是周原遺址大規模考古發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專題性博物館。位於扶風、岐山二縣交界的京當等村,是先周居民的生活棲居地。是在周原遺址大規模考古發掘的基礎上,於1987年建立的遺址性博物館。館址設在扶風縣法門鎮召陳村。
2018年9月,經中國博物館協會決定同意周原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1]。
發展歷史
經過多年考古發掘,已發現岐邑城、宗廟、宮殿等遺址。出土有大量青銅器、甲骨文骨片等珍貴文物。建有西周青銅器博物館收藏並展出了這裡發現的許多考古珍品,尤以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最全。有所發現最長銘文(497字)的青銅器-毛公鼎;有最大的青銅簋-厲王害簋(重30千克多)。此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西周板瓦、筒瓦、瓦當,以及西周甲骨文、陶窯遺址等。
建築布局
周原博物館陳列展出分室內室外兩大部分。室外展覽有西周宗廟和西周宮殿兩處大型建築群基址;室內展覽在4座展廳內,有周原歷史文物陳列、西周書法藝術展覽、西周酒文化展覽及周原珍貴文物特別展。藏品有「青銅史書」之稱的史牆盤、「藝術瑰寶」之稱的折觥等數百件巧奪天工的西周青銅器,其中以莊白一號窖藏出土一組103件成套青銅器最為引人注目。有中國最早的陶製建築材料、簡瓦、瓦當、陶水管道等;有雕琢精細、造型生動、透亮晶瑩的玉制串飾項鍊、玉制人與動物、玉制禮器和儀仗用器玉等;有我國最早的原始玻璃製品、原始瓷器、着色絲綢等;還有數以萬計的西周甲骨。西周書法藝術展覽十分高雅,共展出近年周原新出土金文、陶文、甲骨卜辭等西周書法珍拓230餘幅。包括了武王到幽王各時期的書法藝術品。
館藏文物
館內收藏有周原遺址出土的萬餘件珍貴文物。有巧奪天工的青銅器,如藝術瑰寶折觥、青銅史書牆盤、壺中之冠三年師 壺、 中之王 、戰爭史書師同鼎、法律判決書 等,這些文物不僅史料價值極高,且紀年明確,是西周青銅器研究中難得的斷代標準器;有彌足珍貴的甲骨文,周原甲骨文字跡秀麗、字形工整、刀法流暢嫻熟、刻劃剛勁有力,有的小如粟粒,用放大鏡才能看清,堪稱我國最早的微雕藝術精品,具有極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有玲瓏剔透的玉器,周原出土的玉器數以千計,種類繁多、造型精美、構思奇妙、獨具匠心。同時周原博物館收藏着大量從周原遺址中出土的陶器[2]、蚌器、原始陶器、生產生活用具、建築材料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三千年以前周人的生產、生活習俗和政治、經濟狀況,同時也為周原這塊寶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鐘鼎彝器甲天下,金甲陶文冠古今",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華夏文化的源。
視頻
岐山縣周原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最新丨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出爐,搜狐,2018-09-20
- ↑ 中國陶器發展簡史 ,搜狐,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