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岩大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岩大戟 英文名稱: Taiwan Euphorbia,Jolkin Euphorbia 學名:Euphorbia jolkinii Boiss 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屬(Euphorbia),別名:大甲草、台灣大戟、臺灣大戟、八卦草、五虎下山、黃花尾、藥虎草、滿天星、八卦癀、下山虎、岩大戟、寶島大戟、大狼毒、南大戟、霞山大戟、濱島大戟。[1]。台灣原生植物。

型態

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地上部分是一年生。生長於東北角海岸一帶的岩縫中。它是聖誕紅的親戚,同屬大戟科大戟屬,在農委會特生中心2017年公布的植物紅皮書當中,已被列為易危物種。[2]

岩大戟因長在海邊岩縫之間,故名。本種與台灣大戟不僅同科同屬,外形又不容易區分,在藥草界兩種混用的情況相當普遍。[3]。其實,除生長地域不同(大甲草長在中部平野,岩大戟生於北部礁岩地形上);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大甲草葉較狹長,先端銳尖;岩大戟,葉,相對較短,先端鈍、圓或微凹。

岩大戟莖直立光滑,葉互生無柄,集中於莖頂,排列緊密呈螺旋狀,整體看似一朵黃色的大型多瓣花。總苞片鐘形,花序苞片4,雌雄花皆無花被,雌花單生,伸出苞外。花柱3枚,蒴果扁球形,分三室,表面滿布小瘤突。3-4月開花,4-5月間葉子變紅脫落,地上部分慢慢枯死,地下部分仍活著,直到冬末才由地底萌生新芽,然後初春開花到初夏。

葉互生,卵狀長圓形、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 1 ~4 公分,寬 0.3~0.7 公分,先端鈍尖或圓,基部漸狹或呈寬楔形或近平截;葉面綠色,葉背常呈淡綠色,幹時呈淡灰色,幼葉尤爲明顯;主脈明顯,且於葉背隆起,側脈羽狀且不明顯;全緣;總苞葉 (3) 5~7 (8) 枚,卵狀橢圓形至闊卵形,長 1~2.5 公分,寬 0.6~0.9 公分,先端圓,基部近平截;傘幅 (3)5~7(8),長 1~3 公分;苞葉 2 枚,卵圓形或近圓形,長 0.6~1 公分,寬 0.4~0.8 公分,先端圓,基部近平截。

花序單生於二歧分枝頂端,基部無柄;總苞杯狀,直徑約 0.3 公分,高約 0.35 公分,邊緣 4 裂,裂片卵狀三角狀,內側密被白色柔毛;腺體 4,腎狀半圓形,淡褐色。雄花多數,明顯伸出總苞之外;雌花 1 枚,子房柄伸出總苞之外,長 0.3~0.6 公分;子房密被長瘤;花柱 3,中部以下合生;柱頭微 2 裂。

蒴果球狀,長與直徑均約 0.55 公分,密被長瘤或被長瘤,瘤先端尖,基部常壓扁;果柄長 0.4~0.6 公分;花柱宿存,易脫落;成熟時分裂爲 3 個分果爿。種子橢圓狀,長約 0.3 公分,直徑約 0.2 公分,淡黃褐色,光亮,無紋飾;種阜三角狀盾形,基部無柄。花果期 3~7 月。[4]

棲地生態

棲地分布在韓國日本琉球台灣。台灣生長於北部平地原野及低海拔山地約 10~300 公尺處,路旁或原野,較稀少,台北、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嘉義,西部低海拔地區。因為植株翠綠,花形特殊,近年來也是園藝界常見的切花植物,被稱為八卦花。也作觀賞植栽。

藥用

為著名的蛇傷藥。將全草搗碎;或煎服或直接敷蓋傷口,均有奇效(特別是雨傘節、百步蛇及龜殼花等蛇類);亦有人用以外敷治療帶狀皰疹。疥癬、無名腫毒、疔瘡、癰疽、皰疹,全草搗碎煎服或敷蓋傷口。但需依照醫生指示使用,不可自行使用,因為全草皆有毒,皮膚過敏者誤觸其汁液,會有發炎、發癢、腫脹等現象;誤食莖葉將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

資料記錄

  • 應紹舜 台灣木本植物彩色圖鑑 第四卷 岩貓眼草 p754 811215 初版
  •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47大甲草 P47 大甲草 台北南天書局
  •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357寶島大戟 p679 國立編譯館主編
  • 中國植物誌 第 44(3) 卷 108 頁 PDF 大狼毒(岩大戟)
  •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大甲草 92年10月285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