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岩豆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岩豆根
圖片來源

中文名:岩豆根

拉丁名: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

性 味:性溫,味苦,無毒

功用主治:治風濕病、痹症、跌打損傷

岩豆根,別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藥志》),雞血藤根(《福建中草藥》)。

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1]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除花序和幼嫩部分有黃褐色柔毛外,其餘無毛。羽狀複葉;小葉7~9,卵狀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2厘米,寬1.5~5.5厘米,兩面均無毛,網脈明顯。

圓錐花序頂生,下垂,序軸有黃色疏柔毛,花多而密集,單生於序軸的節上;萼鐘形,裂齒短而鈍;

花冠紫色或玫瑰紅色,無毛。莢果扁,線形,長達15厘米,寬約2厘米,果瓣近木質,種子間縊縮;種子扁圓形。花果期7~10月。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苦,無毒。"[2]

岩豆根的功效與作用

①《分類草藥性》:"行氣,和血。治風濕筋骨疼痛。"[3]

②《四川武隆藥植圖志》:"根有攻血、治氣塊及慢性闌尾炎的功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6錢;或浸酒。

外用:搗爛敷傷處。

附方

①治關節風濕痛:雞血藤干根一至二兩。酒、水煎服。

②治腰痛:雞血藤干根一兩,或加豬骨煎服。

③治跌打損傷:雞血藤鮮根一至二兩。酒、水煎服。

④治創傷出血:雞血藤釁根搗爛歉傷處。(選方出《福建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岩豆根 ,寶芝林中藥網
  2. 岩豆根 ,中醫館
  3. 岩豆根 ,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