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岳臨高速公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岳臨高速公路

圖片來自鳳凰網
總長    539公里(335英里)

起點端   岳陽市岳陽縣崑山鄉

終點端   郴州市宜章縣黃沙鎮

存在期間  2018年9月29日-現今

岳臨高速公路,是許廣高速公路的湖南段,亦稱「京港澳高速公路複線湖南段」(公路編號為國家高速G421湘高速S61),是一條自湖南省境內岳陽始至臨武結束的高速公路。

該公路北起鄂界的岳陽市荊岳長江公路大橋,止於宜章縣黃沙鎮。呈南北縱向,位於京港澳高速公路西側,幾乎與京港澳高速公路平行,主要承載分流京港澳高速公路負荷功能,列湖南高速公路規劃的「五縱七橫」的「第三縱」。按照工程建設與管理,分為隨岳湖南段岳潭(含長湘)、潭衡衡武四段,主線總長539公里,概算投資359億元,主線採用雙向4或6車道,全線已於2018年9月29日通車[1]。 岳臨高速公路即岳陽市至臨武縣間高速公路,簡稱:岳臨高速。編號:湘高速S61。岳臨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G4京港澳高速公路並行線之一的G0421許廣高速公路重要組成部分。

分段介紹

北能上長沙、岳陽,南可抵郴州、廣州,向西可經湘鄉、邵陽走潭邵高速到雲南,向東過湘潭、株洲走滬昆高速可到上海

潭衡西高速

京港澳複線湖南首個通車路段 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 潭衡西高速起於湘潭市的塔嶺,接潭邵高速公路(G60),跨衡邵高速公路(S80),終于衡陽市的鐵市,與衡棗高速公路(G72)相接。線路全長139.104公里,總投資90多億元,主線按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6米。 潭衡西高速於2011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

作為京港澳高速複線湖南境內四大路段之一,潭衡西高速北連長湘高速,南接衡桂高速和桂武高速。京港澳高速複線在湖南省境內的首個通車路段就是潭衡西高速公路。該高速公路不僅是湖南省「十一五」規劃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和湖南省東部「一點一線」地區的重要經濟幹線,同時也是「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的一條重要放射線。

潭衡西高速公路全線設塔嶺、泉塘子、楊嘉橋、射埠、回龍橋、白果、東湖、石市、杉橋、二塘、鐵市等11處互通式立交,為高速公路行車暢通、快捷提供了可靠保證。全線配備了完善的收費、通訊、監控等技術先進的現代化管理系統,包括通信、監控分中心及管理處1處,服務區3處,停車區3處,養護工區3處。設置湘潭西、楊嘉橋、射埠、回龍橋、白果、東湖、石市、衡陽蒸湘等8個收費站。為了保證高速公路的安全,潭衡西高速不到2公里就有1個攝像頭,全程有76個攝像頭進行監控,這些設備採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

潭岳段

潭岳高速公路岳陽縣湘潭市雨湖區路段,全長174.56公里。起於岳陽縣崑山鄉接隨岳高速,途徑汨羅市湘陰縣長沙市望城區嶽麓區,止於湘潭市雨湖區姜畲鎮潭衡高速。路面為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路基寬度34.5米。2008年12月30日開工,投資140億元,2018年9月29日正式通車。

潭衡西線

潭衡西線高速公路湘潭市雨湖區衡南縣路段,主線全長141.4公里,起於湘潭市雨湖區姜畲鎮岳潭段,與滬昆高速公路互通,途徑衡山縣衡陽縣蒸湘區,止於衡南縣鐵市接衡武段,與泉南高速公路互通,另建有29.7公里連接線。全線設塔嶺、泉塘子、楊嘉橋、射埠、回龍橋、白果、東湖、石市、杉橋、二塘、鐵市11處互通立交,湘潭西、楊嘉橋、射埠、回龍橋、白果、東湖、石市、衡陽蒸湘8個收費站,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路基寬26米。工程於2006年動工,2011年9月30日通車,總投資90多億元。

衡武段

衡武高速公路衡南縣臨武縣路段,北連潭衡段,止於宜章縣黃沙鎮,與宜鳳高速公路相接。主線全長202.7公里,與之共線5.37公里。整個路段跨越衡陽郴州永州三地級市轄域的衡南常寧桂陽嘉禾臨武宜章新田7個縣市。路段主線為雙向六車道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路基寬度33.5米;工程概算總投資166億元,2008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2012年12月24日通車。

鏈接

視頻

航拍衡陽西大門:岳臨高速蒸湘互通至呆鷹嶺大橋,西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