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峨眉山月歌 李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峨眉山月歌
新浪網

峨眉山月歌是一首山水詩。此詩通過描寫詩人月夜舟中所見之景,表達其依戀家鄉山水之情。首句是仰望,寫靜態之景;次句是俯視,寫動態之景;第三句點明出發和前往的地點;末句表思念友人之情

原文

李白〔唐代〕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半輪明月高高懸掛在峨眉山前,月影倒映在青衣江澄澈的水面上,仿佛在隨着江水流動。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只能依依不捨順江去向渝州。

創作背景

  這首詩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輕時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此詩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

賞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兩句是說,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着半輪秋月。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別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句式,是說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靈入妙。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後兩句是說,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這位「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捨。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而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表達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着痕跡,詩人依次經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以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豪邁,也有思鄉的情懷,語言流轉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是超越時空。但這首詩在時間和空間跨度上達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個字中出現了五個地名,共計十二個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人們不但不感到重複,而且認為是絕唱,其原因就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着江行的經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穿着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它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有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讀起來就覺得不着痕跡,自然入妙。

簡析

  《峨眉山月歌》是一首山水詩。此詩通過描寫詩人月夜舟中所見之景,表達其依戀家鄉山水之情。首句是仰望,寫靜態之景;次句是俯視,寫動態之景;第三句點明出發和前往的地點;末句表思念友人之情。全詩連用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描繪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語言自然流暢,構思新穎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顯示了青年李白的藝術天賦。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出生於西域碎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