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崇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崇義縣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建於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冬,1949年8月20日,崇義解放,同時成立崇義縣人民政府。

崇義縣位於江西省西南邊陲,地處東徑 113°55′~114°38′,北緯25°24′~25°55′之間。東與南康縣接壤,南與大余縣和廣東省仁化縣相交,西與湖南省汝城縣桂東縣毗鄰,北與上猶縣交界。東西長約73公里,南北寬約59公里,總面積2206.27平方公里。

崇義縣地處中低緯度,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冬夏兩季盛行季風,全年熱量豐富,四季分明,霧日多,日照偏少,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無霜期長。但由於地形複雜,垂直高度差異大,山上山下,向陽面和背陽面,氣候差異十分明顯。

崇義是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南酸棗之鄉,被評為全國重點林業縣、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魅力名縣、中國最受遊客喜愛的地方等等。[1]

建制沿革

崇義縣建於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冬。春秋戰國時期崇義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創郡縣制,崇義屬九江郡南燮地。東漢建武元年(25年)改九江郡為豫章郡,南壁縣改為南野縣,崇義屬之。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崇義屬南野縣和南安(亦作安南)縣地。隸南部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縣為南康縣,崇義屬南野縣和南康縣地。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為虔州,崇義隸虔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改虔州復為南康郡,贛縣復稱南康縣,崇義屬南康縣地。唐朝時崇義隸屬南康郡。五代末期崇義屬南康縣、大庾縣、上猶縣地,隸昭信軍。宋朝淳化元年(990年)建南安軍,崇義隸南安軍。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南安軍為南安路總管府,隸江西行省,元正二十五年(1365年),改南安路為南安府,崇義隸南安府。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都御史王守仁率兵鎮壓橫水、桶岡的謝志山、藍天鳳農民起義後,奏呈皇上批覆,析上猶縣的崇義、上堡、雁湖三里,南康縣的隆平、尚德二里,大庾縣的義安里建縣,擇定在崇義里的橫水設立縣治,並以崇義里之名,名縣為崇義縣,隸南安府。清朝沿用明制,崇義隸南安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3年(1914年),劃江西為豫章、潯陽、廬陵、贛南四道,分領81縣,崇義屬贛南道。15年(1926年),廢道,縣直隸於省。21年(1932年),全省分為13個行政區,崇義屬第11行政區。24年(1935年),全省縮改為8個行政區,崇義屬第4行政區。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崇義是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1931年3月,成立崇義縣革命委員會。1931年5月,建立蘇維埃政府,先後隸於江西省和湘贛省蘇維埃政府。

1949年8月20日,崇義解放。同時成立崇義縣人民政府.隸贛州分區。1949年9月,成立贛西南行政公署。次年7月,改為贛西南人民行政公署,崇義隸贛西南行政區。1951年6月,撤銷贛西南行政公署。成立贛州區專員公署,崇義隸贛州專區。l954年6月,撤銷贛州區專員公署,成立贛南行政公署,崇義隸贛南行政區。1964年,改贛南行政公署為贛州地區專員公署。1968年,改贛州地區專員公署為贛州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改名為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贛州地區行政公署。崇義隸屬贛州地區。1999年7月1日贛州撤地設市,崇義隸屬贛州市。

行政區劃

明代分里、鄉。清初沿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分鄉、里。中華民國初期,沿清制。民國19年(1930年)分區、里、鄉。民國23年推行保甲制,分區、聯保(後改稱鄉、鎮)、保、甲。蘇區時期分區、鄉。

解放後廢除保甲制,分區、鄉,全縣設4個區,1個鎮,15個鄉。

1958年11月12日,實行「公社」建制,全縣設8個公社,1個墾殖場,155個生產大隊,997個生產隊。

1982年12月,設立古亭鎮(贛政字189號)。

1984年設鄉(鎮)、村,「以社建鄉,以大隊建村」。全縣劃為17個鄉、2個鎮,153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委會。

1987年1月6日,過埠鄉改為鎮的建制(贛府廳字7號批覆)。

1988年12月10日,撤銷橫水鄉,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橫水鎮管轄(贛民函138號批覆)。

1989年11月23日,撤銷揚眉鄉,設立揚眉鎮(贛民字149號批覆)。

1990年5月,樂洞鄉高奢村劃為高奢、高洞兩個行政村。

1994年8月18日,撤銷長龍鄉、關田鄉、鉛廠鄉,設立長龍鎮、關田鎮、鉛廠鎮(贛民字130號批覆)。

2002年底,崇義縣轄7個鎮、11個鄉,5個居委會、154個行政村。

2003年10月21日,撤銷茶灘鄉,成建制劃歸橫水鎮管轄;撤銷古亭鎮,成建制劃歸豐洲鄉管轄(贛民字272號批覆)。

2015年全縣轄10個鄉6個鎮、124個村、3個居民委員會。[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崇義縣位於江西省西南邊陲,地處東徑113°55′~114°38′,北緯25°24′~25°55′之間。東與南康縣接壤,南與大余縣和廣東省仁化縣相交,西與湖南省汝城縣、桂東縣毗鄰,北與上猶縣交界。東西長約73公里,南北寬約59公里,總面積2206.27平方公里。距贛州市90公里。

地形地貌

境內山脈縱橫交錯,群峰起伏連綿,中部陽嶺海拔1259.5米,北部石牙頭海拔1333米,東部牛軛潭海拔140米,西部諸廣山脈齊雲山海拔2061.3米,西南花皮山海拔1581米,東北部陡水水庫,水域海拔170米,全縣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傾斜。按地貌特徵,全縣大致可分為中山、低山、高丘陵、河谷階地四種類型。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占土地總面積47.67%;高丘(海拔300~500米)占45.06%;低丘及河谷階地(海拔300米以下)占7.27%。全縣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2座。其中西北部思順鄉的齊雲山海拔2061.3米,為境內最高點,也是贛南最高的山。

水文環境

崇義的江河屬長江流域贛江水系,是章水幹流重要的支流。河流以大江、小江、揚眉江為主,文英、上堡、思順、金坑、聶都、義安、新溪等河次之,累計有大小河流83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有30條,小於20平方公里而大於5平方公里的有53條,總長度980.9公里。平均河流密度每平方公里0.441公里。

氣候環境

崇義縣地處中低緯度,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冬夏兩季盛行季風,全年熱量豐富,四季分明,霧日多,日照偏少,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無霜期長。但由於地形複雜,垂直高度差異大,山上山下,向陽面和背陽面,氣候差異十分明顯。[3]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崇義屬常綠闊葉林生物氣候帶,適宜各種植物的繁衍。至今保留白堊紀末和第四紀冰期後孑遺的單科單屬單種樹種銀杏。此外,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銀杏、南方紅豆杉、伯樂樹、水杉、禿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有長苞鐵杉、閩楠、浙江楠、楠木、花櫚木、厚朴、野茶樹、杜仲、福建柏、觀光木、鵝掌楸11種;國家三級保護樹種有穗花杉、油杉、凹葉厚朴、紅花木蓮、黃山木蘭、天竺桂、沉水樟、半楓荷、白桂木、白辛樹、華南栲、青鈎栲等14種。全縣森林資源豐富,樹木種類繁多。林木樹種有123科,892種,有「江西省綠色寶庫」之稱。

動物資源

崇義森林茂密,氣候溫暖,適宜各種動物的生存和繁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南方花鹿、蟒、黃腹角雉等;二類國家保護動物有金貓、獐、鷹、貓頭鷹、蘇門羚、毛冠鹿、山黑鹿、水黑鹿、穿山甲、水獺、小靈貓、大靈貓、白鷳、紅腹錦雞、娃娃魚15種。

水資源

崇義雨量充沛,溪流縱橫,河床比降大,無論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均較豐富。經統計,縣境年平均徑流總量為225654萬立方米。地下水儲量為27100萬立方米。全縣水資源共有232600萬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9.8879萬千瓦。年電能17.4億千瓦時。年均理論密度每平方公里90瓦。

礦藏資源

崇義礦藏資源豐富,現有鐵、銅、鉛、鎢、錫、鉬、鉍、鈹、金、銀、鋰、銣、鉋、鉭、稀土、鈾等金屬礦;有水晶、冰州石、螢石、瓷土、磷、大理石、花崗石、硅石、石灰岩、白雲岩等非金屬礦;有燃料礦——煤。已開發利用的有鉛、鋅、鎢、錫、鉬、鈹、金、鈾、熒石、大理石、石灰岩、煤,其中鎢錫為尤盛。

區域人口

2015年末,全縣戶籍總戶數64772戶,戶籍總人口215849人,其中城鎮人口59844人,鄉村人口156005人。常住總人口191364人,其中城鎮人口78781人,鄉村人口112583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1.2%。

全縣人口出生率13.61‰,死亡率5.36‰,自然增長率8.25‰。[4]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64905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96565萬元,增長4.1%,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75142萬元,增長7.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77343萬元,增長8.7%。國民經濟三大產業比例為14.9:57.8:27.3。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360842萬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5.6%,增長6.9%。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24186萬元,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5.3%,增長7.3%。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02719萬元,邁上10億元台階,增長7.0%,其中稅收收入72099萬元,增長6.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1521萬元,增長5.3%。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85065萬元,增長15.7%,其中民生支出137637萬元,增長32.8%,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4.4%。

第一產業

2015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1658萬元,增長4.3%,其中:農業產值39599萬元,增長3.1%,林業產值61099萬元,增長7.5%,牧業產值12871萬元,下降4.9%,漁業產值24420萬元,增長3.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669萬元,增長6.8%。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55792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110650畝,經濟作物面積45142畝。茶葉種植面積20649畝,水果種植面積60014畝,其中臍橙種植面積55125畝,新增臍橙種植面積1243畝,當年臍橙產果面積54698畝。

全年糧食總產量44048噸,蔬菜產量30088噸,油料作物產量1641噸,油茶產量793噸。茶葉產量893噸,水果產量57580噸,其中臍橙產量53108噸。

全年人工造林面積2065公頃,森林撫育面積 6667公頃,幼林撫育9060公頃次,木材產量18.3萬立方米,毛竹產量910萬根。年末實有油茶林面積9046公頃,油茶籽產量6000噸。

全縣生豬存欄82389頭,增長1.3%,生豬出欄85219頭,增長1.4%;家禽出籠7828百隻,增長3.8%;肉類總產量9281噸,增長0.5%;水產品總產量13126噸,增長3.1%。

全縣有效灌溉面積137430畝,旱勞保收面積96201畝,農業機械總動力 73427千瓦,增長6.4%,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16257噸,下降0.6%,農村用電量6357萬千瓦時,增長5.5%。

第二產業

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70430萬元,下降7.3%,完成工業增加值224640萬元,增長6.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57459萬元,下降15.3%,實現利潤總額51643萬元,增長10.1%,全年工業用電量21281萬千瓦時,下降15.6%。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新增4家企業。

建築業增加值14300萬元,增長14.3%。

第三產業

201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490萬元,增長11.7%。城鄉方面,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80780萬元,增長9.9%,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54710萬元,增長14.4%。行業方面,批發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6550萬元,增長13.0%,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04605萬元,增長11.5%,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2990萬元,下降10.4%,食宿業實現營業額1345萬元,增長23.1%。

全年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13337.7萬元,增長26.4%。新增6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

全縣實際利用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個,實際進資13.2億元,增長10.0%,全年實際利用外商投資1527萬美元,增長9.2%,外貿進出口總額9209萬美元,增長6.6%,其中出口9149萬美元,增長10.2%。

全年接待遊客163.5萬人次,增長11.7%,旅遊總收入9.93億元,增長12.6%。

全年交通運輸完成貨運量553萬噸,公路貨運周轉量33803萬噸公里;完成客運量 179萬人,公路客運周轉量12296萬人公里。移動電話年末用戶14.74萬戶,互聯網年末用戶2.24萬戶。[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全縣普通高中2所,職業高中1所,普通初中1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小學110所,幼兒園86所。

全縣有中小學生29882人,其中,普通高中學生3564人,職業高中學生1600人,初中學生6698人,小學生18020人。幼兒園在園人數8544人。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9.6%,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

醫療衛生

2015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30所,其中,醫院7所,鄉鎮衛生院18所,衛生監督所1所,婦幼保健院1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皮膚病防治所1所,農醫中心1所。衛生技術人員1095人,其中執業醫師296人、執業助理醫師140人,註冊護士528人,藥劑人員92人,檢驗人員39人。病床總數947床,其中醫院597床,鄉鎮衛生院350床。

人民生活

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27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33元,增長11.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493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645元,增長12.2%。

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41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07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19萬人,新農合參保人數17.16萬人。

全縣新增就業人數214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885人。

資源環境

2015全縣擁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林地保有量268.8萬畝,森林覆蓋率88.3%、活立木蓄積1493萬立方米,活立竹10215萬株,喬木林分畝平蓄積量7.8立方米。耕地保有量19.29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4.2萬畝。

全年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率18.88%,主要河流斷面優質水率100%,空氣質量常年保持在2級以上。[6]

歷史文化

縣名由來

1517年10月,時任南京右僉都御使王陽明,統帥兵力鎮壓以「盤王」自稱並立年號官制的謝志山為首的農民起義軍,以「崇尚禮義」之意取其名為崇義縣。

崇義文化

崇義雖然地處南方荒山野嶺,據考古出土的古墓證實早在東漢時期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古色古香的客家文化、綠色生態的竹文化和光輝閃耀的紅色文化交相輝映,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

茶寮碑

人文古蹟比較豐富:崇義建縣是為明代著名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王陽明取「崇德尚義」之名,縣內「茶寮碑」石刻佐證這一歷史。明正德年間,身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陽明巡撫南贛,統兵鎮壓南贛起義。兩月之內,將「南贛數十年桀驁難攻之賊,掃蕩無遺。」王陽明率帳屯兵茶寮,設立茶寮隘所,並在此勒刻紀功碑一方,這就是《王陽明全集》中所記載的《平茶寮碑》。該碑位於崇義縣思順鄉西山界村桶岡小組,199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明末清初大畫家、八大山人朱耷墨寶真跡於1981年冬發現在聶都溶洞內。朱耷留下的墨書題詩:「時人識得真空相,便是長生不老翁。」至今讓人對他看透生死的至高境界感嘆不已。此外,清朝三科狀元戴衢亨真跡、思順三仙下棋、上堡司馬第、古亭古戲台等人文景觀,以及散布在各鄉鎮的古驛道、古橋、古民居、古宗祠、古牌匾、古墓、古寺廟更是體現出崇義的歷史文化的悠久深遠。

紅色文化光輝閃耀:崇義位於羅霄山脈中段,鄰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留下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朱德、鄧小平、彭德懷、陳毅、鄧子恢等的光輝足跡,誕生了黃志勇、謝振華、餘光茂、興中四位開國將軍。鄧子恢早年在傑壩圩開店三年從事革命活動,鄧小平、張雲逸百色起義後進入江西在傑壩長潭進行了長達28天的整訓,彭德懷在思順鄉四面懸崖峭壁的大王洞設立了紅軍醫院,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就在崇義陽嶺,崇義作為一塊紅色熱土,播灑了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上堡整訓」1927年南昌起義後朱德率部在崇義上堡進行了大規模休整,在建軍史上意義僅次於「三灣改編」。「上堡整訓」舊址位於崇義的上堡鄉,其中有朱德故居和陳毅故居。王爾琢烈士墓在思順墟的虎形嶺,長眠着赫赫有名的紅軍團長王爾琢。1928年,王爾琢在思順墟追回被裹脅的紅軍連隊時,不幸被叛徒袁崇全殺害,年僅25歲。毛澤東題寫的輓聯「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後如何?得到勝利始方休!」是對這位大無畏的紅軍將領的至高褒獎。

非物質文化遺產獨具特色:世代居住在崇義這塊古老土地上的人民,憑着勤勞的雙手,聰明的才智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風韻的非物質文化。現在流傳在縣內各鄉鎮的民間傳統文化就有25種,如舞春牛、三節龍、九獅拜象、上堡梯田習俗、東莊紙製作藝術、黃姜豆腐製作藝術,馬子燈、紙紮等。上堡鄉的「舞春牛」活動是在每年的立春時節進行。立春那天一早,村民們便自發來到河邊,由人裝扮成河神,河面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掌牛頭者組織舞牛隊伍,在家中的牛欄、豬圈等家禽活動場所前進行參拜,以保家禽家畜的平安,祝福開春新的一年五穀豐登。《崇義縣舞春牛》已列入贛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關田鎮的「三節龍」表演,龍由3節組成,3個舞龍者站在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輕捷自如地騰挪跳躍,舞動龍身,凌空穿插翻飛,場面驚險刺激。目前這種瀕臨失傳的藝術,縣裡已派專門工作人員將該藝術的民間傳人甘朝海老人舞步繪成了圖譜,使「三節龍」民間表演活動此後得以流傳並廣泛開展。紙紮龍燈產品形態逼真,活靈活現,曾在全縣、全省、乃至全國多次參展並獲獎。聶都鄉的香火龍最早起源於祀龍止雨、祀龍止水,舞香火龍的招龍儀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節前後夜間進行,有圓龍、扁龍還有特製的磺龍,香火龍造型威武、香火明麗、氣勢恢宏,具有很強的群眾參與性。東莊紙是勤勞智慧的崇義人利用毛竹豐富、水質上乘這得天獨厚的條件,運用自己精湛的工藝,製造出全國一流的紙張。東莊紙又叫磨頭紙,色澤光潔、紙質細膩、抗拉力強、耐皺耐折、吸水性好、久不蟲蝕,是書畫、印刷、裝幀的上等紙張,同時也印證出崇義源遠流長的竹文化。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黃姜豆腐是崇義特有的客家小吃,以黃豆、黃姜為主要原料,製作工藝獨特,撈起來的豆腐外黃內白,因此得名——「黃姜豆腐」。[7]

名優特產

冬筍尖、葛根銀絲、陽嶺綠茶、齊雲山南酸棗糕、齊雲山南瓜糕、齊雲山酸棗泥

風景名勝

崇義旅遊資源豐富且獨具特色,有「中國空氣負離子含量最高的旅遊風景區」陽嶺,有譽為「華東戶外運動第一山」齊雲山,有「地下宮殿」之稱的聶都溶洞群,更有「中國最大的客家梯田」上堡梯田,「不是灕江勝似灕江」的陡水湖,還有保健養生的茶灘溫泉,資源多、品位高、體量大,作為一個縣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十分少見。崇義不僅是綠色的寶庫,也是人文的殿堂,蘊育了中國南方特有的客家文化、竹鄉文化和鄉土文化,有三節龍、民間燈彩、牛葬等特色鮮明的客家民俗風情,保存完好的王陽明「茶寮碑」石刻、八大山人朱耷的墨寶真跡等十餘處人文景觀。

陽嶺

陽嶺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生態旅遊實驗區示範基地、江西省自然保護區,位於江西省崇義縣城城區邊緣處,距南昌476公里,距廣州507公里,距贛州市僅70公里。公園總面積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59.5米。地勢南高北低,南陡北緩,地貌複雜。山頂部和南部有多處懸崖峭壁及奇岩怪石,山谷間有瀑布曲流,形成樹枝狀的山泉水系,常年流水不斷。

據中國環境科學院權威測定,陽嶺森林公園內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平均值達9.6萬個/立方厘米,最高值在蘭溪瀑布高達19萬個/立方厘米,2004年9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授予「空氣負離子濃度值最高的風景旅遊區」。

景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4800畝的原始森林,森林覆蓋率達96.8%,亞熱帶動植物種群極大多數有分布,因此又有「亞熱帶動植物基因庫」之稱。森林主要樹種為長綠闊葉溝谷雨林和針闊混交林,呈垂直分布,從山腳至山頂依次為常綠闊葉溝谷雨林,針闊混交林、竹林、杜鵑灌木林。雲海、蘭溪、奇石、雨林、杜鵑、竹海是「陽嶺六絕」。

主要景點有中華綠谷小廣場、陽明湖、蘭溪溝谷雨林、蘭溪瀑布、十萬畝竹海、雲隱寺、摩天雲梯、陽嶺之巔、杜鵑林等。

齊雲山

江西西南邊陲,雄偉的羅霄山脈造就了海拔2061.3米的贛南第一高峰齊雲山,位於湖南省桂東縣普樂鄉和江西省崇義縣思順鄉、上猶縣五指峰鄉交界處,總面積15平方公里。齊雲山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峰巒疊嶂、古木參天、泉甘溪曲,瑤草琪葩競相鬥艷,野生動物嬉戲成群,堪稱「珍稀植物的王國、奇禽異獸的天堂」。

齊雲山山高地闊,特別是雨後初晴的早晨,萬里長空碧藍如洗,山下白霧水平如鏡,無邊無際;遠處一個個山頭,有如萬頃碧波中一個個小島浮出海面。

聶都溶洞

聶都溶洞位於崇義縣西南邊陲,湘贛粵三省交界處,距聶都圩鎮1.5公里,離崇義縣縣城48公里。

仙鶴岩是聶都溶洞群中成岩最早、發育最完整、景觀最豐富的大理石溶洞,因洞內有一對滴水數萬年形似白鶴的鐘乳結石而得名。洞內洞道縱橫,鍾乳林立,石筍、石柱、石旗、石蔓千姿百態,如蝌蚪、鯰魚、壁虎、蝴蝶……,似金虎、神龜、金蛇、飛鷹……,有鍾,有鼓,有田,有井;有仙,有佛,有老翁,有玉女……溶洞第六廳有一塊被專家考證為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是極其罕見的倒石牙,為仙鶴岩的鎮洞之寶。

上堡梯田

上堡梯田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西部齊雲山自然保護區內的上堡景區,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評為「最大的客家梯田」,是國內三大梯田奇觀之一。

梯田依山勢開建,梯田的垂直落差近千米,位置最高的田塊在海拔1260米處,連綿數百畝,層層疊疊,猶如一條長龍湧向天際,令人嘆為觀止。

上堡梯田最美的季節是春播階段,在尚未插下秧的梯田灌滿了自山頂向山下逐層灌溉的泉水,波光粼粼、流光溢彩、如鏡如畫。

這裡有句民謠:「上堡,上堡,高山頂上水淼淼。」由於這裡森林覆蓋率高達85%以上,泉流充足,即使處于山頂上的梯田,灌溉也不成問題。由於生態環境好,少有病蟲害,很少施用化肥、農藥,因此,所產稻穀,米質晶瑩柔軟,頗受市場歡迎。

七星望月景區

七星湖景區位於崇義縣橫水鎮傑壩鄉境內,地處猶江(陡水湖)水電站上游,距崇義縣城15千米,距贛州市92千米。整個庫區長40公里,寬15公里,水面面積2600公頃,以水面大、湖灣長、水質優、植被好而聞名,是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省級重點風景區。湖內魚類資源豐富,有石魚、武昌魚、桂魚、銀魚、鱸魚等眾多淡水魚種。

「七星望月」源自湖心七個小島,各島從不同的角度看各具形態,變化萬千。傳說玉帝七個女兒下凡間沐浴,留戀這山水風景不舍離去,變成這七座小島。七星望月度假村碼頭位於月亮島上,月亮島上設有遊客接待中心、服務總台,農家風味的全魚宴餐廳[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