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崇武古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崇武古城,崇武守御千戶所城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花崗岩濱海石城。全城周長「周圍七百八十三丈,計四里零六步」2567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基寬5米,牆高7米,有窩鋪26座[1],城堞1304個,箭窗1300個,總面積約 50 萬平方米。東西南北四面設有城門門,東西二門築有月城。城牆上有烽火台、瞭望台和虛台。城牆有二至三層的跑馬道。城內原建有捍寨、墩台、館驛、軍營和演武廳等,構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惠安東偏,窮海而止,其鎮崇武。國初以其為島夷出沒之路,設千戶所,置官屯戍,以御外護內,慮至遠也。

歷史

崇武古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周德興江夏侯經略海疆,奉命抗擊倭寇而建城,是年起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興建此城,形制為千戶所。城牆用花崗石壘砌,長 2﹒45 公里,牆高 7 米,有城堞、箭窗各 1300 個,26 個窩鋪,4 個城門及城垛、城樓、烽火台等。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攻城六晝夜,城陷,生靈塗炭,勸募大修。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倭寇偷襲,城陷 42 天。

隆慶元年(1567年),福建總兵戚繼光屯兵在此,興修城防,演武練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軍事制度和城防設施。

南明永曆五年(1651 年),鄭成功據此作為抗清基地。

清代,崇武古城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2]

清代崇武古城城牆長 2455 米,高 7 米,有 1304 個城堞,四面設城門,城中置高點還建有瞭望台。

崇武城自明永樂至清道光(1403-1850 年)間,曾作五次大修。

到了近代﹐城防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古城被廢棄,部分城牆坍塌。

1973年和1979年兩次修復。

1983年到1987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分三期撥款人民幣70萬元全面維修,現有城牆是按照原貌重修而成。復城牆 2517 米、跑馬道 5374 米,恢復了古城原貌。

1987年,舉行「崇武古城創建六百周年紀念活動」及學術討論會。

城內

在這座占地面積僅半平方公里的軍事城堡里有 20 多座建築各具特色的寺廟庵堂,幾十座宗祠與大宅,還有 200 多座古厝。這些建築物表現了閩南軍事城堡的社會結構,也紀錄了崇武的開發歷程。請參考以下實地勘查照片所呈現的城內情況。

崇武古城旅遊

目前的「崇武古城」是惠安最著名的觀光旅遊景點, 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明代城池。2000 年接待旅遊者 15 萬人次,旅遊經營收入 120 萬元人民幣。2001 年接待旅遊者18萬人次,旅遊經營收入140萬元人民幣。2001年接待境外遊客30萬餘人次,國內遊客150 多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 4.12 億元。2002 年,全縣共接待遊客 165.8 萬人次,旅遊收入達 5.26 億元。

視頻

崇武古城 相關視頻

泉州市崇武古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