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崔昭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崔昭矩
圖片來自36O

崔昭矩 崔昭矩,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人。字表謀。唐昭宗大順二年辛亥科狀元及第。

個人簡介

  姓名:崔昭矩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卒年: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唐朝

  籍貫: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

  民族:漢族

  身份:狀元及第

個人經歷

  唐昭宗大順二年(891)辛亥科狀元及第。

  第二天,其兄崔昭緯官拜平章事。

  崔昭矩待人兇狠,又得勢於其兄,常盛氣凌人。

  同榜中有一進士名團所由,一日稍有閃失即遭崔昭矩鞭笞。

  後其兄崔昭緯為昭宗所殺。

  崔昭矩官至給事中而終。 一對兄弟狀元崔昭緯和崔昭矩  唐代晚期,中國科考史上出了一對兄弟狀元崔昭緯和崔昭矩。崔昭緯排行老三,為唐中和三年(883年)狀元,崔昭矩排行老四,為唐大順二年(891年)狀元。兄弟狀元本可成就一段佳話,誰知他們進入官場後「在其位不謀其政」,以至於惡名遠播。崔昭緯倚仗權勢內結宦官,外連藩鎮,被稱為晚唐奸相,後被唐昭宗賜死。崔昭矩在官場聲名同樣不佳,他仗勢欺人,甚至無端鞭打同榜進士。在其兄崔昭緯死後,他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據新舊《唐書》記載,崔氏兄弟為齊州全節人。他們均是初唐名詩人崔融的五世孫,史載崔融即齊州全節人,與杜審言、蘇味道、李嶠並稱「文章四友」,其子嗣有多人入仕為官。由此推斷,至崔昭緯、崔昭矩出生時,其家族或早已遷離濟南。需要指出的是,在車吉心等主編的《中國狀元全傳》一書中,崔氏兄弟被記為「河北清河人」,這恐怕是源自新舊《唐書》曾提及,崔氏兄弟「其先清河人」。今山東武城縣部分區域歷史上也屬河北清河,該縣號稱「狀元之鄉」,在其所列縣史上的16位狀元中,也將崔氏兄弟收錄其中。  

崔姓起源

  崔姓起源於西周時期的齊國,曾長期是山東望族和全國著姓,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姓氏中名列第74位。

  齊國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諸侯國之一,建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開國君主呂尚。呂尚本性姜,因其先祖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西),從其封姓。呂尚的兒子丁公伋,是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該繼承君位,但卻讓位給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則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東章丘縣西北),後以邑為氏,就是崔氏。

  季子的後代一直是齊國的卿大夫,其九世孫崔杼,為齊正卿。崔杼曾立莊公、景公,任右相。其17世孫崔意如,為秦朝大夫,封東萊侯,有二子:伯基、仲牟,此後分支繁衍,人丁興旺。自漢至宋,官宦不絕。魏晉至唐初,按士族門第排姓氏,或稱「崔、盧、王、謝」,或稱「崔、盧、李、鄭」,均把崔氏列為一等大勝。宋代的《廣韻》說崔氏「出清河、博陵二望」。

  此外,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餘避亂入朝鮮,後發展成為朝鮮族大姓;西晉至唐代,崔氏還分布於今山西、浙江、江蘇、廣西、安徽、陝西、甘肅等地;宋代以後,崔氏分布地更廣,有的於清代以後移居東南亞一些國家。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