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崖門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崖門大橋

圖片來自開飯遊蹤

崖門大橋是位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崖門水道的一條雙塔單索面混凝土斜拉橋,全長1,296米,連接崖門鎮古井鎮

大橋於1998年9月動工,2002年4月28日落成。[1][2]

建築結構

崖門大橋工程是廣東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會段跨越潭江入海口崖門水道的重要交通樞紐,位於江門市內,緊鄰珠海特區。大橋及其所屬廣東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直接溝通廣東西部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和珠海及港澳的聯繫,對CEPA戰略的實施意義重大。

橋址處水面寬約1000m。大橋全長1289.22m,寬26.8m,雙向4車道。主橋為塔、墩、梁固結雙塔單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跨徑組合為50m+115m+338m+115m+50m,在當時同類型橋樑中,其跨徑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引橋採用預應力混凝土先簡支後連續剛構橋。主橋橋面處設計基準風速為60.0m/s,主梁採用抗風性能優越的近似三角形斷面,為單箱五室箱樑。通航淨高48m,主墩採用雙薄壁矩形柔性墩,墩高47.6m。橋面以上塔柱高73.5m,採用矩形空心斷面。斜拉索採用扭絞形平行鋼絲斜拉索,索距為6m。主墩基礎採用18根φ3m鑽孔灌注樁。工程造價3.25億元。

本橋處於颱風和「峽谷風」多發地區、重點文物保護區和旅遊開發區,對橋樑的抗風及景觀要求高。竣工後的崖門大橋造型輕盈挺拔,橋型與自然環境和諧,成為地區旅遊觀光的人文景點。[3]

旅遊景點

崖門大橋,位於新會崖門入海口,溝通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飛架崖門古戰場,2002年4月28日通車。其雄偉英姿吸引了無數遊客,成為新會著名旅遊景點。[4]

歷史

崖門大橋位於新會市崖門出海口,東起新會古井鎮金門立交引道,跨越崖門水道,至新會崖南鎮。其上游一公里處,尚存有一座崖山古砲台遺跡。史載,1279年3月,逃至崖山的南宋小朝廷在崖山海面與元軍血戰失利,左丞相陸秀夫無路可走,身負8歲的小皇帝投海。[5]

經濟發展

崖門大橋全橋長1289.22米,橋型為特大單索麵斜拉橋,大橋的跨度全長為668米,主跨就有338米,是國內此類橋樑中主跨最大的橋樑,在亞洲排名第二。 崖門大橋按照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橋樑標準建造,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120公里,其投資額為5.29億元人民幣,是廣東目前在建項目中投資最大的橋樑。橋面至水面的通航淨高有48米,橋下可通行5萬噸級的海輪,而主塔則高約126米,如果加上其水下80多米基礎,其建築高度幾乎與廣州著名的「63層」(國際大廈)不相上下。

崖門大橋的合龍,對於開發珠三角邊緣地區的高速交通意義重大。在全省交通圖上,珠三角西南邊緣在全省高速公路網上基本是個空白,而崖門大橋則打通了該地區高速交通的「任督二脈」,珠三角西緣從此開始成為珠三角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西部沿海高速是連通粵西與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的「電路」,那麼崖門大橋便是這條高速公路的「開關」,它的合龍,使粵西的湛江、茂名、陽江與珠海相連,並通過珠海繼續延伸到珠三角腹地,對於發展廣東經濟的「左半腦」意義深遠。[6]

獲獎

崖門大橋座落在崖海古戰場附近,跨越崖門出海口。全長1296m ,為雙塔單索麵混凝土斜拉橋,塔高128m ,主跨338m ,該跨徑在國內同類橋樑中排行第一,亞洲第二。崖門大橋工程於1998年9月26日正式開工,2001年10月20日主橋合攏。建成後的崖門大橋將對改善珠三角的投資環境、促進西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堪稱「粵西明珠」。2006年,崖門大橋獲第六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7]

影片

新會-下崖門大橋

參考文獻

  1. 宇寧. 崖門大橋舉行合龍儀式(圖). 南方網. 2001-10-22 [2020-10-22]. 
  2. 廣東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崖門大橋《海洋中國-中國網》2012年12月13日
  3. 廣東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崖門大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2008/12/10
  4. 觀賞崖門大橋,開飯遊蹤,2009/07/28
  5. 新會區崖門大橋,中國橋
  6. 新會區崖門大橋,中國橋
  7. 崖門大橋,廣東冠粵路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