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是公元前2世紀前已形成、漢唐時期溝通長安、洛陽兩大都城交通要道的組成部分,長期沿用至20世紀,位於中原地區秦嶺東段余脈丘陵地帶,是絲綢之路長期、長距離交通保障系統的珍貴物證。
基本概況
崤函古道是對古代中國自洛陽至潼關這段道路的統稱,道路穿行於中原地區黃河三門峽河段南岸崤山8 7之中,溝通了華夏文明兩大核心地區——關中盆地、洛陽盆地88,漢唐時期作為溝通長安、洛陽兩大都城的交通要道而興盛89,民國間仍在沿用。其東端分別始於古都洛陽西出道口的新安縣和宜陽縣,西至關中盆地東側門戶的陝西潼關。因其沿線主要穿行於崤山之中,並曾設有號稱天險的秦函谷關,故名崤函9 0古道。崤山以北或是以南,河流縱橫,重山疊嶂,行旅都極為困難,由此繞道南北聯繫長安、洛陽兩大古都,都是比較困難的,只有這條瀕黃河南岸、穿越崤山的通道才是東西往來最為捷近易行的道路9 1。崤函古道經過的地區地處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其自然環境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大部分為中山丘陵,眾多的黃河支流穿行其間,山地和低濕地林木茂盛,可提供足夠的食物和飲水補給。崤函古道東西全程約2 0 0多公里,以古陝州(今陝縣)城為樞紐,分為東、西兩段,即「函谷道」和「崤山道」,兩段道路各分南北兩線9 2。本次申報的石壕段遺址位於崤山道北路,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約3 6公里的硤石鄉至石壕村之間。崤山是秦嶺山脈東段的支脈,又是黃河與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嶺,山勢險峻,自古即是洛陽盆地及渭河平原的天然屏障。石壕段遺址的選址位於穿行崤山山脈的重要通道、以崤水與黃河相連的澗河河谷。經考古探明的古道全長1 3 1 7米,共分為三段9 3。其中經考古發掘揭露的中部路段位於三門峽市東約3 6公里的陝縣硤石鄉車壕村東南8 0 0米處,為西北-東南走向,全長2 3 0米,寬窄不等,最寬處達8.8米,最窄處5.2米。主要遺蹟包括石灰岩質古道路面、路旁三處蓄水設施。自然岩石道路遺存中部兩側各有一處對自然地形略加修整的人工刻鑿痕跡,其有有三個不同時期刻鑿的台級形斷壁,每個台級高0.5米。蓄水設施是在自然形成的坑凹地形的基礎上略加整修而成,供來往行人以及駕車、馱貨的牲畜飲水之用。
絲路價值特徵重點物證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以難得存留至今的古代車轍、蹄印、蓄水池等遺蹟,長達20餘個世紀長期持久的沿用時間,並擁有中原地區淺山丘陵的行旅地貌景觀,是保障絲綢之路長期、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珍稀道路遺存。崤函古道的石灰岩質路面因車輪長期輾軋,形成較深的車轍,車轍的印痕寬窄不等、深淺不一,最寬達40厘米,最深處41厘米,最淺處僅數厘米。兩車轍印痕外寬相距一般在132厘米,最窄處106厘米,最寬處156厘米。其車輪間距的數據範圍體現了自戰國以後古道[1]長期沿用的歷史94;其出土遺物多為晚清至民國時期,反映了至民國時期(20世紀30年代)還在使用,是絲綢之路[2]交通路線上現存的珍稀道路遺存。
參考文獻
- ↑ 古道探秘:重走歷史之路,揭秘周邊古道文化 ,搜狐,古道探秘:重走歷史之路,揭秘周邊古道文化
- ↑ 絲綢之路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絲綢之路讓哪些東西傳入了中國? ,搜狐,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