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崩密列,一段遺忘的光陰(王力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崩密列,一段遺忘的光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崩密列,一段遺忘的光陰》中國當代作家王力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崩密列,一段遺忘的光陰

這是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是一段沉默的光陰,是一塊綠色的荒蕪,沒有路,沒有房屋,沒有人煙,千百年來完全湮沒洞里薩湖畔的熱帶叢林中,在吳哥古蹟群以東40多公里的地方,一個荒僻的寂靜神秘的叢林中,掩藏着一個和吳哥窟規模布局相似的廟宇,它叫崩密列,坍塌的寺廟、堆積的亂石、蔓延的雜草、長滿苔蘚的巨石,盤根錯節的樹根,緊緊纏繞的樹與廟,讓人有驚心動魄的顫慄。

當年的一顆活躍的樹種,落在房屋的縫隙、石板的間隔、建築的牆角,漸漸地穿透牆體,長過房屋,纏住廟宇,成為樹廟一體的形象,自然的力量是神也無法阻擋的,樹根從地下頑強的鑽出,堅韌地向上攀爬,無聲無息的蔓延,它摧毀了擋住的城牆,撐裂了阻礙的房屋,崩塌了堅固的廟宇,占領了幽暗的長廊,剝蝕了絕美的雕像,吞噬一切能吞噬的,那些可憐的樹廟,看似被樹木緊緊擁抱,卻是一種窒息的絞殺。植物這樣柔軟的生命,經過時間的武裝,走到地老天荒,就可以打敗堅硬的石頭,這真是生命的奇蹟,是天長地久的力量,是一種偉大摧毀了另一種偉大,真讓人觸目驚心。

這些數不清的宮殿、寺廟、花園,如同吳哥窟那些不朽的宗教建築,像通王城中的巴戎寺,那一張張高塔上雕刻着的安詳恬淡的佛陀笑臉,有着千年不變的淡定笑容,有一種安定人心的功力,佛教升華到慈悲的力量。還有印在了柬埔寨的國旗上作為國家象徵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小吳哥,在近千年的歷史煙雲中話盡蒼涼,可再過上千百年,這片神奇的建築還有嗎?不知那個閉眼淡然永遠有着「高棉的微笑」的佛陀是否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在破敗的廢墟中穿梭,爬進低矮的布滿蜘蛛網的房屋,走過綠色苔蘚密布的壘石叢叢的屋脊,到處是斷裂的石柱,破碎的巨石,殘缺的建築和纏綿的樹根,寫滿了殘酷,仿佛穿越着吳哥的前世今生。也有那些精緻的雕刻和舞動的仙女,每一個角落每一塊斷石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斑駁的石壁和斷裂的磚雕默默地成為歷史的見證和承載者。有說這兒是國王的行宮,想必當時的國王也帶着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王妃在談情說愛或尋歡作樂,或許繁盛的吳哥王朝也不乏步步驚心的宮斗記;還有說這是紅色高棉作最後抵抗的據點,是血流成河的戰場,又如何呢?

縱是奼紫嫣紅的開遍,也似這般都付與斷壁頹垣。再偉大的王朝,再霸氣的國王,再強大的武器,在磅礴的時光的面前,在大自然的面前無不灰飛煙滅或零落成泥,就像人從誕生起,就一分一秒的走向死亡,也會變成廢墟。

滄海桑田,世事輪迴,觸摸着那些雕花的窗與欄,如同觸摸着古老和現代,新與舊的更迭,祖先盛世的繁華和廟前貧窮的兒童,民族的沒落和落後的國家,沉默的蒼天和同樣沉默的地雷陣。

這個曾經被越南被泰國打敗過,被法國日本殖民過,而且內戰不斷災難深重的國家,這樣一個飽受歲月侵蝕和戰火摧毀的民族,就像那些青灰褐色的廟宇,坍塌了修復,摧毀了重建,民族精神屹立不倒,就如暹粒這個報復性極強的名字,它的含義就是戰勝泰國的意思。

不朽的傳奇不僅僅躍動在石刻上、壁畫中,還植根在生生不息的民族文明里,就像那一粒粒不起眼的樹種,還是源自釋迦牟尼佛悟道時背靠的那棵菩提樹的後代,在靜默中守望,在依偎中堅強,在時間裡成長,這個有着宗教信仰的民族,猶如有着堅定信念的以色列,頑強不屈,內心安寧,即便是衣衫襤褸,依然有着高棉的微笑。因為微笑,文明不會消失。

[1]

作者簡介

王力麗,網名漁樵,出版了散文集《雪地舞蹈》和《風中行吟》《天光雲影》《漁樵閒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