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川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川楊(學名:Populus szechuanica C. K. Schneid.)是楊柳科楊屬植物,喬木,高達40米。樹皮灰白色,上部光滑,下部粗糙,開裂;樹冠卵圓形;幼枝有棱,粗壯,綠褐色或淡紫色,無毛,老枝圓,黃褐色,後變灰色。芽先端尖,淡紫色,無毛,有粘質。果序長10-20厘米或更長,果序軸光滑;蒴果卵狀球形,長7-9毫米,近無柄,光滑,3-4瓣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甘肅和陝西。多生長於海拔1100-4600米間,常與雲杉混交或有時形成塊狀純林。

木材供箱板材、民用建築或纖維原料等,也植為行道樹。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40米。樹皮灰白色,上部光滑,下部粗糙,開裂;樹冠卵圓形;幼枝有棱,粗壯,綠褐色或淡紫色,無毛,老枝圓,黃褐色,後變灰色。芽先端尖,淡紫色,無毛,有粘質。葉初發時帶紅色,上面白色,無毛;萌枝葉通常卵狀長橢圓形,長11-20厘米,寬5-11厘米,有時長達28厘米,寬達16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近心形或圓形,邊緣具圓,腺齒。[1]

果枝葉寬卵形、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8-18厘米,寬5-15厘米,先端通常短漸尖,基部圓形、楔形或淺心形,邊緣有腺齒,初時有緣毛;萌枝葉柄較短,長2-4厘米,果枝葉柄較長,長2.5-8厘米,無毛。果序長10-20厘米或更長,果序軸光滑;蒴果卵狀球形,長7-9毫米,近無柄,光滑,3-4瓣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主要價值

木材供箱板材、民用建築或纖維原料等,也植為行道樹。為水土流失區和侵蝕溝治理的理想樹種。

主要變種

藏川楊(Populus szechuanica C. K. Schneid. var. tibetica C. K. Schneid.):葉初時兩面有短柔毛,後僅沿脈多少有柔毛或近光滑,微具棱的小枝,芽和葉柄均有短柔毛,可與川楊原變種區別。分布於中國四川和西藏。生長於海拔2000-4500米高山地帶。

生長環境

多生長於海拔1100-4600米間,常與雲杉混交或有時形成塊狀純林。 喜溫涼氣候,較耐水濕。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沖積土上生長最好,在紅壤和紫色土上生長一般。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甘肅和陝西。

繁殖方法

其生根力強,扦插繁殖極容易。春季扦插育苗,於次年用於造林;裸根苗於春季造林,營養袋苗雨季造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