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川桐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川桐皮
t012d3f102bd89f44fe.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291272&sid=5525787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川桐皮

漢語拼音:Chuān Tónɡ Pí
別名:茨楸、棘揪
性味:性平,味微苦
功能:祛風濕,通絡,止痛
主治: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膝疼痛;外用跌打損傷

川桐皮,中藥材名。本品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樹皮。全年可采,以春季為好,曬乾。功能主治為:祛風濕,通絡,止痛。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膝疼痛;外用跌打損傷。[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川桐皮

拼音名:Chuān Tónɡ Pí

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

別名:茨楸、棘揪

來源

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樹皮。全年可采,以春季為好,曬乾。

原形態

落葉喬木,枝有粗刺。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掌狀5~7裂,裂片三角狀卵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先端漸尖或驟凸,邊緣有細鋸齒,下面幼時有短柔毛。傘形花序聚生為圓錐花序;花白色或淡黃綠色;萼齒5;花瓣5;雄蕊5,花絲比花瓣長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柱2,合生成柱狀,先端分離。果球形,熟時黑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

生于山地疏林中。產於安徽湖北湖南廣西

性狀

樹皮板狀或向內捲曲,厚2~7mm。外表面淺灰黑色,有灰白色斑紋,或灰綠色至黑褐色地衣附着,具縱皺紋及裂紋並有棕褐色菱形皮孔,釘刺乳頭狀,稍呈縱向扁長,頂端有銳刺或因除掉而留下的痕跡,釘刺基部直徑0.5~1cm,較大的釘刺有的稍有環紋;內表面黃棕色,平滑,有細縱紋。質堅硬,斷面纖維性。氣微,味微辛、略麻舌。

化學成分

樹皮含鞣質、黃酮、香豆素、樹酯、精油及少量生物鹼;根皮含刺楸毒甙(kalotoxin)、刺楸皂甙。

性味

性平,味微苦。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絡,止痛。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膝疼痛;外用跌打損傷。[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川桐皮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c/chuantongpi.html 川桐皮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