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川滇細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川滇細辛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學名:川滇細辛

拉丁學名:Asarum delavayi Franch.

別 稱:牛蹄細辛(四川峨眉),

滇細辛(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科: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

屬:細辛屬【Asarum】

分布區域:生於海拔800—

1 600米的灌叢林下、石礫坡上

中國植物志:24:185

英文植物志:5:254

所屬卷:Asarum L

川滇細辛(chuān diān xì xīn),學名 Asarum delavayi Franch.,異名:Asarum maekawae ,別名:牛蹄細辛,拉丁文名:Asarum delavayi Franch. 馬兜鈴科細辛屬多年生草本,植株粗壯;根狀莖橫走,直徑2-3毫米,根稍肉質,直徑達3毫米。葉片長卵形、闊卵形或近戟形,先端通常長漸尖,基部耳形或耳狀心形,通常外展,有時互相接近或覆蓋,葉面深綠色或具白色雲斑,稀葉脈周圍白色並成白色脈網,疏被短毛,或僅側脈被毛,葉背淺綠色,偶為紫紅色,有光澤;基部應有乳突狀皺褶區;藥隔伸出,寬卵形或者錐尖;子房近上位或半下位,花柱離生,頂端2裂,柱頭側生。花期4-6月。 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 [1]

川滇細辛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走,直徑2—3毫米。葉片長卵形或闊卵形或戟形, 川滇細辛 長7—12厘米,先端通常長漸尖,基部耳狀心形;

兩側裂片長2—6厘米,寬1.5—5厘米,通常外展,有時互相覆蓋,葉面深綠色或具白色雲斑,有時葉脈周圍成白色脈網,疏被短毛,或僅側脈被毛,葉背淺綠色,偶為紫紅色,具光澤;

葉柄長可達20厘米,無毛或被疏毛。花大,紫綠色,直徑4—6厘米,花梗長1—3.5厘米,無毛;花被管圓筒狀,長約2厘米,中部直徑約1.5厘米,向上逐漸擴展;

喉部縊縮,膜環寬約2毫米,內壁有格狀網眼,花被裂片闊卵形,長2—3厘米,寬2.5—3.5厘米,基部有乳突狀皺褶區;藥隔伸出,寬卵形或錐尖;

子房近上位或半下位,花柱6,離生,頂端2裂,柱頭側生。花期4—6月。  

川滇細辛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1600米林下陰濕岩坡上 。

川滇細辛分布範圍

產於四川和雲南東北部。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東北部龍街 川滇細辛 (在彝良縣附近)。

川滇細辛主要價值

本種全草在四川峨眉、樂山等地作土細辛用,又作獸藥。

參考來源

  1. 川滇細辛,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