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世界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哈伊世界中心是巴哈伊信仰的靈性和行政中心,[1]世界中心包括了阿卡附近的巴哈歐拉陵寢,巴孛陵寢及卡梅爾山上的巴哈伊空中花園,以及許多其他巴哈伊拱形區內的建築。[1]
巴哈伊信仰的行政和協調工作大部分都在這裡進行,包括全球層面的關於該宗教的決策,巴哈伊聖作的研究和翻譯。世界正義院是巴哈伊的最高機構,也位于海法。巴哈伊世界中心也是目前巴哈伊信徒的巴哈伊信仰的朝聖地,其毗鄰大海,建造在卡梅爾山之上,被沿坡建造的階梯花園環繞。巴哈伊世界中心的許多地點,如階梯花園,巴孛靈殿等共同形成卡梅爾山北坡奇觀的元素作為巴哈伊聖地已在2008年7月被載入世界遺產名錄。
巴哈伊世界中心位於以色列海法的巴哈伊世界中心,實為巴哈伊教的行政中心,也是目前巴哈伊教徒的朝聖地,其毗鄰大海,建造在卡爾邁勒山之上,烘托於沿坡建造的階梯花園之中。 巴哈伊世界中心的許多地點,像階梯花園,巴孛靈殿等形成卡爾邁勒山北坡奇觀的元素作為巴哈伊聖地已在2008年7月被載入世界遺產名錄。
包括市區中間卡梅爾山(Mount Carmel)上之教務機構,和海法與阿卡城(Akka,以色列北方的城市)之間的一些神聖地點。卡梅爾山上建造了巴哈伊全球行政體制的各個建築大樓,有世界正義院(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參見「巴哈伊教務機構」)、國際文獻館(International Archives)、國際傳教中心(International Teaching Centre)、巴哈伊國際圖書館(International Baha'i Library),和經典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the Sacred Texts);其中世界正義院是巴哈伊信仰的最高管理機構。世界正義院的設立是巴哈歐拉(Baha'u'llah)在他的至聖之書〔亞格達所經〕(Kitab-i Aqdas,參見「巴哈伊經典」)上所明定的。它由九位男性成員所組成;每五年由全球的各總靈體會委員於國際代表大會上選舉出來。世界正義院的決議是無謬誤的,是「萬善之源,沒有錯誤」。任何經典上沒有明示的事項,「必須提交世界正義院;它所通過的事項,不管是多數票決或一致通過,都是真理,視同上帝的旨意」。世界正義院「有權力對經典上沒有明示的事宜進行立法與廢法」。首屆世界正義院於一九六三年選出,而於一九八二年遷至目前位於卡梅爾山的永久現址。至於位於世界中心的神聖地點,最重要的有巴哈歐拉、巴孛、阿博都巴哈、巴哈歐拉的妻子、阿博都巴哈的妻子、阿博都巴哈的弟弟等人的靈寢;此外,還有一些他們所居停過的監牢與住所。
歷史
行政中心的選址于海法、阿卡一帶,是因為巴哈歐拉曾被放逐並囚禁在那,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奧斯曼敘利亞帝國時期,[2]約1850-1860年,伊朗的沙赫和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相繼把巴哈歐拉從伊朗流放到阿卡監禁。[3]1853年,巴哈歐拉從波斯被沙阿納賽爾丁·沙流放到當時奧斯曼帝國的巴格達。[4] 1868年,奧斯曼帝國的蘇丹應波斯沙赫要求,將巴哈歐拉流放至至阿卡,他在這一流放地度過了餘生,通過某些國家與遍布中東、中亞和印度的追隨者聯繫,直至1892年逝世。[5]而阿卡就成了巴哈伊信仰傳播網絡的中心。當對巴哈歐拉的監管放鬆後,這裡就成了全世界巴哈伊的朝聖地,巴哈伊信徒會長途旅行至此地,以朝見巴哈歐拉。[1]
在對海法訪問期間巴哈歐拉向其子阿博都·巴哈指示應將巴孛靈殿建造於此。行政中心建造在卡梅爾山之上同樣也是巴哈歐拉在《卡梅爾書簡》中指定的,這一決定還被列入了巴哈伊信仰管理的綱領性文件之中。
巴哈歐拉於1892年逝世,葬在巴吉宅邸。他的兒子阿博都巴哈繼任了信仰的領袖,海法、阿卡一帶繼續是信仰活動的中心。[1]他繼續與全世界的巴哈伊聯繫,包括現在在西方的巴哈伊。當他在名義上仍然是一個囚禁在阿卡的囚徒時,阿博都·巴哈就安排了將巴孛的遺體從伊朗遷至當時的巴勒斯坦,購買了卡梅爾山的土地,以及巴孛陵寢的建造。這個過程花了10年,直到1909年。[1][6]
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釋放了所有奧斯曼帝國的政治犯,阿博都巴哈也被釋放了。革命後,他搬到海法巴孛陵寢附近居住,[7]從此以後,信仰的行政中心就位於海法。[1] 在阿博都巴哈最後的幾年中,因為通信需求的大量增加,他聘用了幾位秘書,其中包括幾位使用西方語言的,並建造了朝聖者招待所。阿博都巴哈於1921年逝世,葬在海法,當時的巴勒斯坦。[8]
阿博都巴哈逝世後,守基·阿芬第成為了巴哈伊信仰的領導者,他指導了海法附近地區幾項工程的建設,[1]1929年,他修葺了巴哈歐拉的巴吉宅邸,1950年代,獲得了宅邸周圍一片土地的合法所有權,並建造了一些花園。他還購買了阿卡附近其他一些與巴哈歐拉一生相關的土地,如阿布德宅邸。在海法周圍,他擴大了巴孛陵寢的範圍,1948-1953年,建造了金頂的上層結構,購買了陵寢周圍的土地建造花園。守基·阿芬第還計劃,在巴哈歐拉的《卡梅爾書簡》中所定的信仰未來的管理機構,包括世界正義院,將坐落在拱形區域內,被花園環繞。拱形的中軸將是紀念花園,巴哈伊信仰神聖家族部分成員的陵墓將坐落於此。[9]在他有生之年,他開始建造拱形區域裡的第一座樓,國際檔案館。[1]
拱形區域內的其他建築,包括世界正義院,巴哈伊聖作研習中心,國際傳導中心,分別在1982年、1999年和2000年建成。[10] 第五座計劃修建的是國際巴哈伊圖書館,將建在拱形區域的東頭。[10]圍繞在巴孛陵寢周圍的巴哈伊空中花園也在2001年建成。[10]
行政
凡涉及巴哈伊教的任何國際性事務都是在巴哈伊世界中心中進行處理和協調的,包括執行在全球範圍內影響巴哈伊教的決定,管理國際基金以及巴哈伊聖約的研究與翻譯事務。世界正義院位于海法,是巴哈伊教最高行政機構。國際傳導中心也位于海法,負責管理導師以及協調和世界正義院的聯絡。
在守基·阿芬第擔任巴哈伊信仰聖護期間,英國託管的巴勒斯坦地區正陷入一場不斷升級的衝突之中。隨着1948年託管政府的終結以及阿以戰爭的爆發,身處巴勒斯坦的眾多巴哈伊教徒不得不離開這一地區,只有聖護守基·阿芬第和少數教徒仍然堅守聖地。1963年首屆世界正義院在海法選舉成立,以色列政府也同時承認了其作為巴哈伊教合法的最高管理機構。從此以後,巴哈伊世界中心在海法的工作人員數量就增加到了幾百人,來自六十多個國家。.[11]工作人員數量的增加是因為巴哈伊社團在全球範圍內擴展,以及世界中心工作範圍本身在擴展。工作人員的種類包括:世界正義院的特別部門,如秘書處,研究,財政,統計和花園與建築的維護,以及其他巴哈伊機構的職位,如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際傳導中心辦公室。[11]
有趣的是,儘管在海法和阿卡的行政中心有上百名志願者,但在以色列當地卻沒有有關巴哈伊教的正式活動,也就是說在以色列,是沒有十九日靈宴會等宗教集會的。另外,自巴哈歐拉的時代起,教徒必須恪守不對以色列當地群眾傳授巴哈伊教,有關該教信仰的正式聲明等在以色列也是被禁止的。這些規定在世界正義院1995年發表的文件中有明確說明:
視頻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mith, Peter. Bahá'í World Centre. A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the Bahá'í Faith.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71–72. 2000. ISBN 1-85168-184-1.
- ↑ Chehabi 2008,第190–194頁
- ↑ Buck 2003,第83–106頁
- ↑ Balyuzi 2001,第99頁
- ↑ Taherzadeh 1977,第56–58頁
- ↑ Balyuzi 2001,第90–93頁
- ↑ Balyuzi 2001,第131頁
- ↑ Balyuzi 2001,第452頁
- ↑ Rabbani 1969,第261頁
- ↑ 10.0 10.1 10.2 Smith 2008,第74頁
- ↑ 11.0 11.1 Smith 2008,第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