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士底歌劇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士底歌劇院(法語:opéra de la Bastille 或 opéra Bastille)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的歌劇院。巴士底歌劇院座落在巴黎十二區的巴士底廣場,由卡洛斯·奧特設計,於1989年落成,是法國第二大歌劇院,也是歐洲最大的歌劇院之一[1]。巴士底歌劇院和加尼葉歌劇院是法國國家歌劇院指定的兩個歌劇演出場所。

簡介

巴士底歌劇院原址在介於里昂路(Rue de Lyon)與夏朗唐路(Rue de Charenton)之間的萬森舊車站,1985年在前法國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的主張下拆除,讓出這片廣大土地建築師卡洛斯·歐特(Carlos Ott)設計,在這極富歷史意義的巴士底廣場(Place de la Bastille)上,建造一所屬於大眾通俗的新型歌劇院,並特地選在法國國慶200周年,也就是1989年7月14日當天正式開幕。

為了與古典的巴黎加尼耶歌劇院(LOpera de Paris-Palais Garnier)區分並意謂其取代作用,除了造型上突顯的現代幾何圓柱形之外,以金屬及大型透明窗戶合成的外觀則有連接里外空間的作用,劇院大廳可容納2,700位觀眾,而多重功能性的舞台設施是它傲人之處。不過起初它的命運亦難逃像其他前衛建築物所遭受到的抨擊,都是要等到最後完工起用數年之後,得到人們實質的印證,大家才不得不讚嘆它的壯麗美觀與實用價值。

這個由卡洛斯·歐特(Carlos Ott)設計的新歌劇院新潮而不失莊重,地上8層地下層,外表由鏡子般的玻璃帷幕所構成,大理石柱廊是深黑灰色的。

歷史

巴士底歌劇院是在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任內建造的。1982年,密特朗下令在巴黎建造一個「現代化而平民化」的歌劇院[2],以減輕原有的加尼葉歌劇院演出負擔。1983年,成立專門的巴士底歌劇院公共專署(l'Établissement public Opéra-Bastille)負責建造事宜。

歌劇院的選址確定在里昂路(Rue de Lyon)與夏朗冬路(Rue de Charenton)之間已經停用的巴士底車站(後者在1969年停用後一直被用來舉辦各類展覽)。1983年,歌劇院設計的競標開始,最後加拿大建築設計師卡洛斯·奧特的方案拔得頭籌。1984年,開始拆除巴士底車站,歌劇院正式動土興建。

1989年7月13日,作為攻占巴士底獄二百周年紀念,巴士底歌劇院正式投入使用。首場演出是羅伯·威爾森編導的音樂盛典《黎明前的夜晚》(La Nuit d'avant le jour)。首場歌劇則是1990年5月17日演出的埃克托·柏遼茲的五幕歌劇《特洛伊人》。

1993年,巴士底歌劇院公共專署解散。第二年,巴黎歌劇院改名為巴黎國家歌劇院,成為工商性質公立機構(EPIC)。

影片

Découvrir le Palais Garnier et l'Opéra Bastille
CARMEN Paris-Bastille Opera, conductor: Frédéric Chaslin. Béatrice Uria-Monzon, Sergei Larin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