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格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尤魯都斯巴格鎮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新和縣, 位置在新和縣縣城西南部,東與渭干鄉相鄰,南與玉奇喀特鄉相連,西與溫宿縣共青團農場相接,北與拜城縣察爾齊鎮、溫巴什鄉、克孜爾鄉、賽里木鄉、託克遜鄉、大橋鄉接壤,2018年,區域面積156.59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4569人。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屬庫車辦事大臣轄屬,由沙雅爾伯克直接管轄。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1日,將大尤都斯莊(下轄14個小莊)劃歸托克蘇縣。1984年7月,將大尤都斯公社分為葉先巴扎、玉奇喀特2個鄉。1990年,改葉先巴扎鄉為尤魯都斯巴格鄉。2000年12月,撤鄉建鎮,改為尤魯都斯巴格鎮。截至2019年10月,尤魯都斯巴格鎮下轄17個行政村。

2018年,尤魯都斯巴格鎮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1]

歷史發展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屬庫車辦事大臣轄屬,由沙雅爾伯克直接管轄。

清光緒三年(1877年),屬沙雅爾善後分局。

清光緒九年(1884年),屬庫車直隸撫民廳轄地。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4年),庫車改廳為州,設立沙雅縣,今尤魯都斯巴格鎮、玉奇喀特鄉一帶,屬沙雅縣北鄉第六區管轄。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1日,將大尤都斯莊(下轄14個小莊)劃歸托克蘇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大尤都斯一帶屬信義鄉與和平鄉。

1950年5月,將信義鄉、和平鄉合併,建立第四區,轄區包括今尤魯都斯巴格鎮和玉奇喀特鄉。

1953年10月,設立新四區,改原第四區為第五區,今尤魯都斯巴格鎮一帶屬新四區轄。

1957年5月,成立尤魯都斯巴克區。

1958年10月,成立大尤都斯公社。

1984年7月,將大尤都斯公社分為葉先巴扎、玉奇喀特2個鄉。

1990年,改葉先巴扎鄉為尤魯都斯巴格鄉。

2000年12月,撤鄉建鎮,改為尤魯都斯巴格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轄古勒巴格、塔格艾日克、阿恰勒、托普協海爾、鐵熱克博斯坦、先拜巴扎、奧依其蘭、蘇帕墩、阿克吾斯塘、硝依魯克、托帕克艾日克、瓊科瑞克、巴扎、吐爾艾日克、伯克勒克艾日克、玉吉買艾日克、喬拉克吐爾17個行政村;下設5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9年10月,尤魯都斯巴格鎮下轄17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古勒巴格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尤魯都斯巴格鎮, 地處新和縣縣城西南部,東與渭干鄉相鄰,南與玉奇喀特鄉相連,西與溫宿縣共青團農場相接,北與拜城縣察爾齊鎮、溫巴什鄉、克孜爾鄉、賽里木鄉、託克遜鄉、大橋鄉接壤,區域面積156.5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尤魯都斯巴格鎮地處平原和山地,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平均海拔1009米,最高點塔格艾日克村海拔2212米,最低點玉吉買日克村海拔980米。

氣候

尤魯都斯巴格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降水稀少,空氣乾燥,蒸發量大,日照期長,太陽輻射強,年溫差、日溫差都很大;多年平均氣溫10.5℃,極端最高氣溫40.5℃,極端最低氣溫-25℃,無霜期年平均188.1天,最長達216天,最短為15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886.7小時,太陽輻射強度144.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夏季。

自然資源

尤魯都斯巴格鎮境內有天然氣、石油等資源,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

自然災害

尤魯都斯巴格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暴雨、低溫凍害、沙塵暴、乾旱、地震等;大風及沙塵暴年平均出現次數為9.2天,主要集中在3~5月;冰雹年平均出現2次,主要涉及轄區塔格艾日克村、奧依其蘭村、蘇帕墩村、先拜巴扎村、喬拉克吐爾村5個村,最嚴重的一次為2004年8月22日,全鎮棉花受災面積8000畝,直接經濟損失40萬元;旱災出現概率58.31%,一般為四年一遇,主要發生在春季;地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民國1949年2月23日晚9時,發生6級左右的地震,震動持續2分40秒,全鎮壓死牲畜9頭(只), 震塌民房6間。

人口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轄區總人口2200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580人,城鎮化率25.35%,另有流動人口259人。

2017年,尤魯都斯巴格鎮常住人口24217人。

2018年,尤魯都斯巴格鎮戶籍人口24569人。[3]

經濟

尤魯都斯巴格鎮有農業耕地面積8.3萬畝,人均3.8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7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噸,人均881.5千克,要經濟作物有棉花等量1.4萬噸。

尤魯都斯巴格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牛飼養量1635頭,年末存欄1532頭;羊飼養量15365隻,年末存欄14528隻;家禽飼養量3.7萬羽。

尤魯都斯巴格鎮林果業以核桃為主;2011年,核桃種植面積3.4萬畝,產量0.1萬噸;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518元。

尤魯都斯巴格鎮工業以糧食、木材、棉花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16萬元,有工業企業9家,職工53人。

2011年,尤魯都斯巴格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60萬元,比上年增長13.2%;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560萬元。 尤魯都斯巴格鎮財政總收入0.9億元,人均財政收入4089.2元;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7億元。

2018年,尤魯都斯巴格鎮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4]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7個,藏書10萬冊;民間老藝人15人。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有體育活動場所1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2%。

1979年4月,尤魯都斯巴格鎮開通廣播站,鄉鎮到村線路總長19千米;2011年,廣播喇叭168個,入村率100%,通響率97%以上,電視用戶4125戶,覆蓋率為9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578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9所,在校生2576人,專任教師1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30人,專任教師10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學升初中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011年,尤魯都斯巴格鎮有教育經費161萬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有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7所;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床位2.7張;專業衛生人員32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13人。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0%。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6戶,人數565人,支出131.33萬元,月人均193.7元;醫療救助89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20戶,人數2925人,支出297.44萬元,月人均84.74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2人,支出10.62萬元,比上年增長133%;農村臨時救濟470人次,支出17.55萬元,比上年增長20%;敬老院1家,床位22張,收養五保人員21人。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640元;社會福利費18萬元;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882萬元,比上年增長50.1%;基金支出合計590萬元,比上年增長55.26%,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129人,參保率64.14%。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尤魯都斯巴格鎮有郵政服務所1個,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1587戶,移動電話用戶5795戶,互聯網用戶256戶。[5]

交通

尤魯都斯巴格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南疆鐵路線穿境而過,庫一阿高速公路和314國道過境;有村村通公路20條,總長134千米;2011年末,有客運站1座,日發客運班車50班次,日均客運量900餘人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