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沙魚 |
ba sha yu |
中文學名:巴沙魚 門:脊索動物門 綱:魚綱 |
巴沙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它屬鲶形目魚類,屬芒鲶屬的芒鲶(Paugusiushamiltoa)為無鱗魚類。 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種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越南音譯為"卡巴沙"(CABaSa),意思是"三塊脂肪魚",因為該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有三塊較大的油脂,約占體重的58%。[1]
形態特徵
該魚具有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食性廣、易飼養、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無肌間小刺、利於加工等優點。當年苗種經一年飼養可長至500-800克,次年可長到1500-2000克,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
巴沙魚外形與我國珠江水系產的白骨魚極為相似。
生活習性
巴沙魚喜群集,常活動於上、中水層,雜食性,可投餵人工配合飼料,餵食時能游至水面吃食。耐低氧,對水質要求不高,可高密度養殖。每畝放養4-5厘米規格魚種3000尾左右,苗期以投餵小雜魚和米糠為主,約半年個體增重至600-700克。商品價格20元以上。
主要價值
巴沙魚作為西方國家超市里賣的最為便宜的一種魚,有很多種食用方法,但大都以亞洲菜譜為主(西方人很少吃淡水魚,尤其養殖魚類),其主要消費群體是亞洲國家的新移民們,因為其魚肉本身有着很濃重的土腥味道,所以不建議清蒸或是燉湯,西方超市裡的巴沙魚大都以急凍魚片的形式出現(無鱗無刺,整片的魚肉),烹調之前先用酒和鹽醃過比較容易烹調,可以用來紅燒,涮火鍋,或者做水煮魚。因為體內富含油脂多用於製作魚油,巴沙魚體內富含歐米伽3、6、9元素對於人體是很好的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