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西含羞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西含羞草(學名:MimosadiplotrichaC.Wright)是豆科、含羞草屬植物。直立、亞灌木狀草本;莖攀援或平臥,長達60厘米,五稜柱狀。複葉長10-15厘米;總葉柄及葉軸有鈎刺;羽片長2-4厘米;小葉線狀長圓形,被白色長柔毛。花紫紅色,花萼極小;花冠鍾狀,外面稍被毛;子房圓柱狀,花柱細長。莢果長圓形,邊緣及莢節有刺毛。花果期3-9月。

原產美洲,現廣泛傳播並歸化於東半球。在中國栽培或逸生於曠野、荒地。

花美麗,適合園林綠地及水岸邊做地被植物。

巴西含羞草列入中國入侵植物名錄2級,嚴重入侵類。

  • 中文名: 巴西含羞草
  • 拼 音: bā xī hán xīū cǎo
  • 學 名:Mimosa diplotricha C. Wright
  • 別 稱: 含羞草、美洲含羞草
  • 界: 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薔薇目
  • 亞 目:薔薇亞目
  • 科:豆科
  • 亞 科:含羞草亞科
  • 屬:含羞草屬
  • 種: 巴西含羞草
  • 命名者及年代: C. Wright,1868

產地生境

巴西含羞草原產墨西哥加勒比海,直至中美洲和南美洲。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安徽、北京、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陝西、上海、四川、台灣、天津、西藏(芒康)、新疆、雲南、浙江、重慶等地。巴西含羞草習性強健,栽培或逸生於曠野、荒地。

主要變種

無刺含羞草(學名:MimosainvisaMart.exCollavar.inermisAdelh.),和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莖上無鈎刺,莢果邊緣及莢節上無刺毛。中國廣東、雲南有栽培。原產爪哇。該變種可作膠園覆蓋植物,但全株有毒,牛誤食能致死。

形態特徵

直立、亞灌木狀兩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通常形成緻密的灌木叢,根系強壯,莖攀援或平臥,長達60厘米,五稜柱狀,沿棱上密生鈎刺,其餘被疏長毛,老時毛脫落。

二回羽狀複葉,長10-15厘米;總葉柄及葉軸有鈎刺4-5列;羽片(4-)7-8對,長2-4厘米;小葉(12)20-30對,線狀長圓形,長3-5毫米,寬約1毫米,被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花時連花絲直徑約1厘米,1或2個生於葉腋,總花梗長5-10毫米;花紫紅色,花萼極小,4齒裂;花冠鍾狀,長2.5毫米,中部以上4瓣裂,外面稍被毛;雄蕊8枚,花絲長為花冠的數倍;子房圓柱狀,花柱細長。

莢果長圓形,長2-2.5厘米,寬約4-5毫米,邊緣及莢節有刺毛,花果期3-9月。種子扁平,卵形,長2至2.5毫米,淺棕色。 [1] [2]

繁殖方式

巴西含羞草於秋季待莢果呈枯黃色時採收,摘下果荑,曬乾後,用棍棒敲打出種子,簸去雜質,種子貯於通風乾燥處備用。於10月收穫的種子,在室溫下用牛皮紙袋貯藏至下一年6月,其發芽率為92%,貯藏至7月,轉入到-30°冰箱內,至次年6月,其發芽率為25%。

巴西含羞草的種子豆莢漂浮並被水傳播。當豆莢附着在車輛的毛皮,衣服和泥上時,豆莢也會傳播。許多種子延遲了發芽。幾周齡的非常年輕的幼苗可以產生有活力的種子,有些會立即發芽。但是,有些種子在發芽前會留在土壤中數年。

物種危害

19世紀中葉發現於中國河北和山東。該種的入侵途徑主要為人工引種或農產品運輸傳播擴散。

巴西含羞草是牧場,人工林和路邊的一種主要雜草,在莊稼中也很嚴重。在肥力,土壤和空氣濕度和光照都很高的情況下,巴西含羞草的生長最好,並在乾燥的乾旱季節死亡。當植物枯萎並枯竭時,會造成嚴重的火災隱患。巴西含羞草形成緻密的地被和灌木叢,防止其他物種繁殖。由於巴西含羞草密生鈎刺使人行走變得困難。

防治方法

機械防治:結果前拔除。

化學防治:使用除草劑,防除效果良好,如阿特拉津、乙草胺、煙嘧黃隆等作用於玉米地化學防除。

主要價值

巴西含羞花美麗,適合園林綠地及水岸邊做地被植物栽培,也是科普教育的良好素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