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龍日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拉薩市

圖片來自backpackers

巴龍日追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是巴龍活佛的駐錫地,也是多傑雄登護法的壇場。[1]

介紹

巴龍日追位於奪底溝西側的回民公墓(含奪底清真寺)以北,處在山坡高處。巴龍日追是一座很小的寺廟。據《老城史話》記載,該寺是12世紀由尼姑瑪吉拉珍的師傅覺頓·索朗創建。後來很長時間內,該寺荒廢,香火中斷。18世紀,色拉寺卸任堪布洛桑達吉重建該寺,並在其中講經。洛桑達吉圓寂後,被追認為第一世巴龍活佛。自此,該寺成為歷世巴龍活佛的駐錫地。

多傑雄登在歷史上一直是個普通的護法。代言多傑雄登的神巫(多傑雄登附體該神巫,從而由該神巫代言。這類神巫在藏語中稱「吹仲」)的地位也僅屬二流,在拉薩及西藏影響不大。1930年代,老的多傑雄登神巫圓寂,西藏噶廈發布榜文,尋找新的多傑雄登神巫。當時,駐紮在拉薩北郊的扎吉藏兵團第四營,有位普通的藏兵,被派往奪底溝電站勞動,一隻手卡在電站的機器中,但竟然未被軋斷,最終完好地抽出。有人將該奇蹟報告色拉寺帕繃喀仁波切帕繃喀仁波切認為,這隻手肯定是金剛力士的手,故而無堅不摧。於是認定這名藏兵為多傑雄登附體,這名藏兵成了新的多傑雄登神巫。因有帕繃喀仁波切及其弟子赤江活佛的支持,赤江活佛後來又成為十四世達賴的經師,故多傑雄登神巫的地位迅速上升。色拉寺上層專為多傑雄登神巫重修了奪底溝的巴龍日追,並為他建立了降神用的壇場。他擁有許多侍從、僕役,還有一支規模較大的喇嘛樂隊,以為其降神造勢。

1959年拉薩騷亂多傑雄登神巫隨十四世達賴逃往印度。一段時期之後,流亡的藏人中發生爭議,有意見認為,因多傑雄登神巫過分得勢,造成西藏噶廈的首席神巫乃瓊護法(乃瓊吹仲)八年不肯開口,故應當恢復乃瓊護法的名譽及地位。在這種輿論壓力下,多傑雄登神巫鬱郁不得志,最後在國外圓寂。其兒子洛桑被認定為新一任多傑雄登神巫,但在流亡政府中已失去原有地位,故來到台灣,在台北建了新的非常華美的神廟,並擁有許多信徒。1995年,中國大陸藏學家廖東凡到台灣參加海峽兩岸藏學研討會,其間專門拜訪了神巫洛桑及其師傅年扎拉,談及巴龍日追,洛桑師徒表示非常想回巴龍日追看一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