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依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布依戲

中文名稱中文名稱;布依戲

地理標誌;Buyi Opera

批准時間批准時間;2006年

非遺級別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Ⅳ-84

申報地區;貴州省冊亨縣

布依戲在布依語中稱"谷藝",主要分布於貴州南部及西南部布依族聚居的冊亨安龍興義等縣。 它最先是從祭祀儀式跳神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在跳神的基礎之上,先後創立了布依板凳戲、布依彩調(即八音坐彈戲)和布依地戲。以後一些民間藝人,再經過改造、融合,使它逐漸演變成為布依族的舞台綜合藝術。

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布依戲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戲曲劇種。本地人原稱布依戲為"土戲"。 布依語稱"谷藝",從孕育形成到演出,有百年歷史。 和其他某些戲曲一樣,先經過了唱曲階段、講唱故事、有伴奏樂、分角座唱,再由人物分場,加上動作表演,成為舞台藝術。 系少數民族戲曲劇種,流行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地區及盤江流域、紅水河布依族聚居地區,迄今近300年。。

黃朝賓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羅國宗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劇種簡史

流行於貴州省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盤江流域紅水河布依族聚居地區。這個地區隔江就是廣西的田林、隆林等縣。約在清代末葉,壯劇藝術由這一地區傳入,布依族受其影響,用布依族語演唱布依族的樂曲,在八音坐彈、板凳戲、土戲布依彩調的基礎上逐漸演變形成。

據說布依戲有近200年歷史。200年之前,安順地區就流行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因其最初演出是在平地上表演,故曰"地戲"。安順地區有"黔之腹、滇這喉"之稱,不少村寨叫屯、堡、哨、衛、所、營,而地戲恰好出現在此地。

他們先在軍營中演唱,隨着軍營的擴展,移民的增加,地戲由屯軍和移民傳到貴州其他地區,自然也傳到了布依地區。布依族接受了地戲演出形式,只是在演唱時使用的是本民族語言,融進了本民族的音樂。為了適合布依族的需要,臉殼後來改成粉墨勾臉,演出劇目增加了文戲,這些文戲有漢族戲曲移植過來的,也有從流傳的布依族敘事詩改編過來的,無論是移值的還是改編的,都突出了布依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如表現梁山伯祝英台故事的布依戲《祝英台》,是根據布依族敘事詩歌改編的,情節雖與梁祝故事相同,但人物都是布依族的,讀書地點也移到了貴陽。江浙小曲變成布依族的山歌。

布依戲中還有一種"布依彩調"與廣西壯族彩調"板凳戲"有着淵源關係。布依族集居地區之一的黔南與桂北僅一水之隔,在清乾隆前流傳在廣西、西林、隆林、百色、凌雲、樂業、田林、舊州一帶的彩調"板凳戲"接受了湖南"花鼓戲"和桂戲影響,逐漸由歌舞演唱形式變成了戲曲化的演出。

2006年5月20日,布依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間傳說

傳說地戲是明初洪武年間江南一帶調至黔鎮守的屯軍、屯民帶來的。據史書記載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的大明王朝為了掃清盤踞在雲貴一帶元朝梁王,開闢和安定西南疆土,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沐英藍玉為副將軍率30萬大軍遠征雲南。雲南平定後,又於洪武21年前後從江南移民雲貴屯田戍邊。這些屯軍、屯民從南方家鄉帶來的戲曲,受軍隊征戰之風影響,不演才子佳人、劍客俠盜、清官公案之類的劇目,而偏重於歷朝征戰英雄故事,劇目多為歷代忠君衛國的英雄人物,如 《三國》、《薛仁貴》、《楊家將》、《岳飛傳》、《大明英烈傳》等。所以打鬥場面多、舞蹈動作幅度大、演出火爆。為更方便地分出忠奸、正邪、及顯示人物身份、年齡、性格等,演員面部蒙上青紗、戴上臉殼。臉殼也叫臉子,屬戲曲面具一類,用丁木或白楊木所雕,然後塗上顏色和油料,表現出民間傳說中各式各樣的人物形象,三國中關羽塗紅色,張飛塗 黑色,周瑜塗白色。

藝術特色

布依戲中有生、旦、丑及大王、大將等分工,各腳色的舞台調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轉身,演唱過程中對面穿梭,形式活潑,風格質樸。布依戲的各個角色都戴着別致古樸的面具(臉殼),其面具有木雕,筍殼、竹篦殼幾種。主要以紅、黑、黃、綠、藍、紫六色勾畫、塗染,雕刻,繪製常常運用誇張、變形的手法,在眼、眉、鼻、嘴、胡上着力渲染。演出時,演員頭上蒙以青紗,然後藏上面具,通過面具上眼、鼻、嘴處雕開的孔往外看,自由地施展着表演技藝,成為別具特色的一個民族戲劇的劇種。[1]

演奏所用樂器有牛骨胡、葫蘆胡、二胡、笛子、月琴、包包鑼、小馬鑼、釵、鈸、鼓等。有的布依戲隊還加入"勒尤"(布依族特有的竹管吹奏樂器)和木葉伴奏。器樂主要用於烘托舞台情緒、表達人物感情中使用,並可作演出過場音樂。打擊樂較為簡單,主要在創造舞台氣氛、掌握戲劇節奏中使用。

布依戲的音樂由唱腔、器樂曲牌和打擊樂三部份組成。由於其處於調整發展中,至今尚無專業組織,很難統一規範,各地業餘布依戲隊的演唱與演奏多帶隨意性,因此在音樂上暫歸類二種。第1種:正調類唱腔包括[正調]、[反簧板]、[大王調]、[喊板]等,正調[正調]為主要唱腔,民歌類為輔肋唱腔。第2種:由[起落調]、[浪哨腔]、[喊板]、[燈調]、[苦調]等組成,[起落調](亦稱[正調])為主要唱腔。

布依戲的唱腔古樸,富抒詠性。布依戲的唱詞結構多為五字句、七字句或上下句。布依戲的表演分手、眼、身、步,有三元華蓋,指法、定眼、繞場步、馬弓步、大小三角步、抖步、丑步、矮步等;武打行當中有擋丁、擋巧等。

布依戲演出活動無舞台限制,演出於"歲終新正"的節日裡,其習俗分為"加官開台、掃台封箱"兩部份。舞台背景多為具有驅邪祈福、消災納吉的"八仙"幕布。服裝、化妝較為簡單。[2]

布依族民間歌唱舞蹈雖說是布依戲的基礎,但布依戲之形成與漢族、壯族、苗族的戲曲有密切的聯繫。布依族與漢族居住地區毗連,有的甚至雜居一處,在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密切交往。

安順地區地戲發展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間時,演員已分生、旦、淨、丑,均由男性扮演。布依族地戲的角色也同樣如此分行當,唱腔亦同。據老藝人回憶,當時表演按照一定音樂節拍,旦角台步婀娜,小生台步穩重,丑角台步滑稽,各種角色的舞台調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轉身,演唱時對面穿梭,表演樸實、活潑、自由、程式性不強。

民間藝人按村寨組成的業餘戲班代代相傳,每逢民族節日,搭台演唱。

主要種類

布依戲劇目有三類,即傳統劇目、移植劇目和現代劇目。傳統劇目包括源於"摩公"的經咒、古歌、儺儀故事、說說唱唱、民間傳說故事、民間神話故事等所編演的劇目。其代表劇目如《三月三》、《六月六》、《王玉蓮》、《張奉文》、《羅細杏》、《羅赫信》、《三聘村姑》、《人財兩空》、《一女嫁多夫》、《金貓和寶瓢》、《吹睹嫖游之害》、《四接親》、《打草鞋》、《王三打鳥》、《馮相寶馬必肖》、《窮姑爺》等。這類劇目的戲話、唱詞均用布依族語言,最具民族特色。

移植劇目大都來源於漢民族歷史故事、唱本,以及其它劇種的移植劇目。代表劇目有《秦香蓮》、《陳世美不認前妻》、《祝英台》、《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二下南唐》、《楊家將》、《說岳傳》、《穆桂英》、《樊梨花》、《玉堂春》、《武顯王鬧花燈》、《王祥臥冰》、《董永賣身葬母》等。上述移植劇目經過長時間的藝術實踐,己日趨完善,不論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特徵和人物關糸,都與布依族居住的地域環境和生話習俗有關,因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移植劇目。布依戲除反映布依族英雄鬥爭的內容外,占比重很大的是表現男女爭取婚姻自主追求愛情幸福的內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羅細杏》、《羅赫信》、《紅康金》。

解放後,為了更好地反映社會主義新時代,布依戲觀代代表劇目有《光榮應徵》、《只生一個好》、《計劃生育是國策》、《好媳婦》、《羅細杏》、《金竹情》等。(《羅細杏》是經原貴州省文化局局長蹇先艾參予修改並定名為《趕會》,後參加1984年在省第一屆工農業餘文藝會演時改為《羅細杏》。)現代劇目在貴州省少數民族地區對宣傳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引進科學技術、拓寬鄉民的視野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這類劇目,題材豐富,比喻生動,語言詼諧,人物個性鮮明。它廣泛地涉獵了布依族人民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是非明辨,褒貶公正。塑造了布依族人民理想崇敬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布依族人民的美好願望和審美情趣。這些都是布依戲創作的智慧源泉,是布依人民珍貴的文化資源。

上述兩類劇目均用"雙語"演出,如在正戲演出前的"引子"、"定場詩"、"自報家門"等與表現劇中"規定情境"時,均說漢語,而抒情演唱、對話道白、插科打諢,即用布依語。

這種採用"雙語"的表舞演唱並重的藝術形式,逐漸形成其移植戲之固定模式,充分地顯示了在移植戲中濃郁有民族藝術特色和藝術特性。

布依戲受壯劇影響,但一百多年來經過布依族戲曲藝人的發展創新,唱腔與表演方法已具有布依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布依戲的形式與漢文化的端公戲及苗人跳端公也有關係。漢族跳端公和苗族跳端公都是由歌舞儺儀式演變為儺戲的一種。儺雖說與原始宗教關係密切,但一旦成為民間戲劇形式,就有了娛人的目的了,所以表演劇目多從民間說唱本和敘事歌中取材,表演時也

分角色,有唱腔,有舞蹈、有音樂伴奏。漢族、苗族跳端公在清乾隆時就很盛行。與苗族雜居一處的布依族自然而然把它吸收過來變成布依族民間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即用布依族的語言、歌舞、音樂、打擊樂跳端公。

80年代中期,林用、坡生有兩個端公班子,他們的表演就屬此類。清代封建統治者在禁端公戲時,也同時禁演由端公戲發展變化而來的布依戲,就是一個明證。

傳承意義

冊亨縣布依戲的傳承發展,離不開無數默默奉獻的民間藝人和文藝工作者,他們的突出貢獻得到國家和社會的認可。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國家、省、州級布依戲傳承的代表性人物和各個戲班的長期堅守,才使得冊亨布依戲的演出經久不衰、聲名遠播。冊亨布依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着傳承不斷的悠久歷史和植根於民間的深厚土壤。尤其近年來,隨着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人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一年一度的冊亨布依文化年活動、文藝匯演活動和春節等,各個布依戲班都有精彩的展現,除參加縣裡組織的相關活動和到外地演出外,本地村寨在節慶、農閒期間也不時舉辦演出。這種自髮式的文藝活動,參與程度高,在台下時是觀眾,上了台就是演員,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冊亨布依戲的傳承有着雄厚的群眾基礎。

布依戲主要由村寨的民間業餘戲班加以傳承。戲班一般有三十多人,以自然村寨為基礎,戲師為班頭,各班每年春節期間必須為本寨,或沒有戲班的村寨演出,以穰災祈福、驅鬼逐疫。

在南盤江兩岸鄉間村寨並長期為布依族人民喜愛、傳承的布依戲,曾多次在省、地、縣及中央歷屆或民族戲劇演中,參加演出並榮獲獎勵。如冊亨縣弼佑布依戲隊的《玉堂春》、興義縣巴結鎮布依戲隊的《一女嫁多夫》,獲省第一屆工農業餘文藝會演三等獎和表演一等獎(女演員王安秀);安龍縣馬鞍營布依戲隊的《蟒蛇記》、《望山穿》,1958年獲安順地區會演第二名;1984年貞豐縣的布依戲《金竹情》在"貴州省少數民族戲曲研究匯報演出"中獲"演出獎";同年,冊亨縣布依戲隊的《羅細杏》,在"全國少數民族戲曲錄相觀摩調演"中,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節目獎"。這些殊榮,使布依族的戲劇在布依族人民的文化藝術生活中,留下了新的篇章。

布依戲具有歷史學、民俗學、宗教學、戲曲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對中國文化的豐富和完善曾發揮過重要作用。

但是,布依戲已經不易看到了,因為許多布依戲演員年事已高,又難以物色到合適的接班人,故而能演者越來越少。

經典劇目

布依戲擁有劇目120餘出。由於過去布依族沒有文字,戲劇傳播僅靠戲師口傳身授,或用漢字記布依語音成本傳世。歷史上的劫難和老戲師的逝世,造成大多數劇本被毀、失傳的狀況。據統計,現存劇目僅80餘個。

劇目分正戲、雜戲兩大類,前者多系漢族地區流行的歷史故事戲,如《琵琶記》、《玉堂春》、《乾隆馬寨興》等;後者則取材於民族民間故事,如《四接親》、《一女嫁多夫》等。正戲道白多用漢語,唱段用布依語,雜戲則唱、白皆用布依語。布依戲雖吸收了漢族戲曲的部分表演程式,但仍具有本民族的特色。音樂曲調由"八音坐彈"發展而來,有〔正調〕(〔長調〕)、〔京調〕(〔起落調〕)、〔翻演調〕、〔馬倒鈴〕、〔八譜調〕、〔反調〕、〔二黃〕、〔二六〕等。主要伴奏樂器為尖子胡琴(公琴、牛骨琴)和朴子胡琴(母琴、葫蘆琴),配以笛、短簫、木葉和三弦、琵琶、月琴等。打擊樂器有大鑼、大鈸、鼓、木魚、包包鑼、小馬鑼等。

窮姑爺》《人財兩空》《羅細杏》全國奪獎。

先講這《窮姑爺》、又名《三老姨》,或稱《卜當》。講的是布依族某村的寨老有三個女婿,大、二女婿富有,三女婿貧寒,卻聰明過人。一日,三個女婿同往岳父家中,岳父嫌貧愛富,對大、二女婿熱情款待,對三女婿則打發另宅食住,並拿蓑衣予以當被。三姑爺一氣之下,想出了懲治他們的辦法。他將蓑衣扯開搓成繩索,半夜時,把大、二老姨的馬拴在一起,馬嘶聲驚動了二人。他趁二人前往馬廄看馬時,進入住房,拉屎放在二人床上。大、二女婿返房見狀,怕岳父責怪,只好連夜離開岳父家中。

次日,岳父未見大、二女婿共進早餐,問其下落,三女婿託言上山尋找,乘機將蓑衣斗笠掛在山上,聲稱二人無顏下山,並要人送食。寨老責人送去酒肉,三女婿獨自在山上受用後,將剩食埋於土中。下午,他邀岳父上山打獵,當岳父飢餓欲等食物充飢時,他拿出隨身攜帶的小刀,聲稱"寶刀"可以掘土取食,並當場用刀掘土,取出食物給岳父食用。岳父慕其寶刀,逐用重金買下。三姑爺拿着賣刀的銀兩揚長而去。這戲演起來,情節曲折,十分詼諧,深受觀眾歡迎。

人財兩空》說是的是一荒淫的老財,藉故收租欲娶民女王二妹為妾,請江嫂為媒,江嫂與機智的長工黑甲商議,利用老財夫妻的矛盾,巧妙周旋。最後,不僅使老財意欲霸占王二妹的幻想成了泡影,就連江邊亭全寨所欠老財的債務也全免掉。貪心的老財,終於落得人財兩空的下場。該劇語言流暢,對白風趣。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黑甲、江嫂、財主、財婆的藝術形象。

羅細杏》這部戲是冊亨縣弼佑鄉戲班子初寫,調到州里、省里去亮相,都說好!回來後就調集演員,由汪華琦馮景林導演,主要演員有:黃成珍(飾細杏)、韋發華(飾阿品),黃保達、黃小度、黃金星、駱朝雲、駱朝美等冊亨縣農民業餘布依戲隊演出。後來可真一炮打響-- 這就是1984年參加在昆明舉辦的全國少數民族戲劇觀摩會演的《羅細杏》,它在外省、中央就大大地露了臉。獲國家文化部頒發的"孔雀杯"獎,劇作者獲"優秀劇目"獎,黃成珍同志獲最佳女主角表演獎。這一殊榮,使布依戲得到中央權威的肯定。座談會上受到專家的讚譽。從此,布依戲被正式載入中國民族劇種史冊,列入國家戲曲大觀,為國家所公認的十八種少數民族劇種之一,並且名列第八位。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同時該劇被天津中國戲劇博物館民族戲劇專櫃收藏。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外通[2000]1994號文件《文化部關於請各單位提出項目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通知》精神,省、州已將我縣布依戲作為"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

話說,《羅細杏》原名《羅氏盛》,系根據清光緒(公元1875年)年間發生在冊亨縣弼佑村寨的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故事說:布依族青年後生阿品在"浪哨"場上認識了勤勞的布依少女羅氏盛(即細杏),二人一見傾心。當他們憧憬着"今日哥妹同流汗,秋後雙雙共紡棉"的幸福生活時,當地頭人卜蘇,卻重提18年前的"背帶親",威逼細杏與自己的傻兒子成親。"背帶親"即兩家兒女出生後還背在背帶里時就訂的親。細杏不甘受辱力拒。卜蘇設計害死羅父毒打羅母,搶去細杏。細杏悲痛欲絕,寧死不從。在眾鄉親的幫助下,終於衝出牢籠,與自己的心上人阿品渡過波浪滔滔的南盤江,逃到廣西,建立美滿的家園。

瀕危狀態

一、社會的發展,人們思維觀念的更新,生存環境的改變,生活質量的提高等因素制約和改變了布依族「谷藝」(布依戲)文化藝術的各種活動逐漸趨於蕭條和匱乏,影響了布依族「谷藝」(布依戲)的傳播,過去萬物有靈的思想被「破除迷信,崇尚科學」的觀念所代替。 二、現代文化形式的多元化衝擊,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目前,普及到千家萬戶的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宣傳形式,基本能全天候的讓人們足不出戶,便可隨時隨地去欣賞各種新聞、戲曲及各種文娛節目,各種信息,那種古老的一寨演戲十寨九空的年代不再復返。 三、人亡藝絕的現狀是制約布依族「谷藝」(布依戲)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布依族「谷藝」(布依戲)且一直是鄉村業餘農民戲隊唱主角,沒有經濟來源,沒有專門培訓,因此,發展速度緩慢。隨着老戲師的先後去世,年輕人又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加之歷史的原因,從而導致布依族「谷藝」(布依戲)傳承青黃不接,後繼乏人。存世的藝人越來越少,所以布依族「谷藝」(布依戲)面臨人亡藝絕的嚴竣形勢。 四、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儘管有不少專業文藝工作者為發展布依族「谷藝」(布依戲)做出貢獻,取得一定成績,但這些臨時組織的團隊完成演出任務後又解散返鄉,對劇目的積累、演出水平的提高,演職人員的培養均造成很大困難。 五、缺乏按照布依族的民族形式、欣賞習慣,審美情趣等氣候土壤中產生的精品之作,藝術品缺乏風味。比如劇目、劇本、音樂、表演、舞台美術等方面的知識與作品十分欠缺、粗糙,更談不上研究發展。形如布依語所說:「xib bil gais goaoh gaal」(意為「十年雞象烏鴉」,指老是長不大)。 六、即便有部分業餘作者試寫一兩個劇本,仍是不得章法,一是沒有專業老師或專家(指本民族的)指導,有的劇本只能是編者和戲師才心領神會,別人很難看懂,難以搬上舞台。二是找不到演出隊伍,不說專業,就是半專業也可,可仍是空白,無載體立於舞台則劇本也等於沒有寫。 七、在民間節日或紅白喜事時,原演出活動中,由於布依族「谷藝」(布依戲)的演出劇本都屬口傳心授,無文字記載,因此在一代一代相傳演出過程中不免要有一些走樣或散失。布依族老人說:現在的布依族「谷藝」(布依戲)「一代不如一代」,戲劇專家說:「張冠李戴」。例如:者術隊演《薛仁貴征東》時,唐天子突然呼喚「王朝馬漢」,這就張冠李戴,弄成唐宋一家了。(孫仲、皇甫重慶、鄭寒風《貴州少數民族戲劇資料匯編》關於布依戲的情況匯報,1984年1月。)

相關視頻

貴州冊亨《布依戲》專題片_高清

貴州冊亨布依戲之《羅細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