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布衣閱讀古文甚至近來作品時,都可碰到「布衣」一詞。「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價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儉樸;「布衣百姓」乾脆指廣大勞苦大眾了,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布」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帛」指絲織品。富貴人家穿綾羅綢緞與絲綿織物,平民穿麻、葛織物。後也以布衣稱沒有做官的讀書人。[1]

互聯圏爆料

國語辭典

布衣[ bù yī ] ⒈ 布制的衣服。 引《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又制下布衣一襲,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鉛華,穿著布素,閉門念佛。」

⒉ 平民。 引《韓非子·五蠹》:「布衣相與交,無富厚以相利,無威勢以相懼也。」

《三國演義·第三〇回》:「攸慌扶起曰:『公乃漢相,吾乃布衣,何謙恭如此?』」 近平民

引證解釋

⒈ 布制的衣服。 引《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飽,蓬戶穴牖,日孜孜上仁。」

《後漢書·禮儀志下》:「佐史以下,布衣冠幘。」

《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翠 ﹞又製下布衣一襲,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鉛華,穿著布素,閉門念佛。」

⒉ 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故稱。 引《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其餘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慶曆 中,有布衣 畢昇,又為活板。」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多應是皂蓋填門多顯輩,因此上錯認了風塵一布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