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師生情深(陳德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師生情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師生情深》中國當代作家陳德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師生情深

—— 記孫漢洲老師

精耕博學,

甘於奉獻,

使他成為一代名師。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三尺講台上,

演繹着他生命的赤誠。

近讀《孔子教做人》一書,感悟深刻。這是我的老師孫漢洲先生送給我的一本新著。孫老師是儒學研究專家,他曾說,《論語》的字裡行間,充滿着讓個體的人、集體的人們乃至全人類從容生存的智慧。孔子的學說,就是一門做人的學說。一部《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你如何做人做事。

孫漢洲老師是一位只教過我一個多月高中語文課,但卻能讓我終身受益的恩師。

1978年夏天,剛恢復中考的第一年,我被錄取到平明中學高一(2)班就讀。懷着對未來美好人生的憧憬,我十分珍惜通過考試才能走進這所中學的機會,在新的學習環境裡貪婪地吸收新的知識營養。

我歷來語文課功底比較紮實,作文從小學到初中一直在班級名列前茅,所以,走進高中語文課堂沒幾天,我的這點「雕蟲小技」就被語文課任課老師孫漢洲先生髮現了。每次的提問,每節課布置的作業,我都能通過「獨立思考」圓滿完成。而高中的第一篇作文「走進秋天」,便以「立意新穎,謀篇布局合理」的評價被孫老師在課堂上閱讀。從此,我就會在課餘時間找他討教寫作方面的知識,他除了不厭其煩向我講授外,還要求我博覽群書,從中學習著名作家的創作風格和寫作技巧。這樣,我就經常跑到他的宿舍借閱他收藏的一些文學名著。

那時,每逢秋天,農村中小學就要放兩個星期的秋假。當我們忙完秋收拖着疲憊的身軀重返課堂時,才發現帶我們語文課的老師已經換人了,新的老師,也是當時平明中學資深的語文教師趙汝章先生介紹說,孫漢洲老師考入大學去徐州師範學院深造了。我的心中頓時既為孫老師金榜題名而興奮無比,又為從此不能再聆聽他的授課而悵然若失。

孫老師比我年長七歲,高中畢業後,憑着紮實的中文功底被錄用為民辦教師。他說他剛開始教授的那些高中學生之中,有幾個年齡竟然比他還大!其實,在我剛踏進校門還不認識他時,還真的以為他是我上一屆的校友呢,因為他白皙細嫩的皮膚,微胖的身材與當時農村學生那又黑又瘦的臉蛋相比,根本看不出他的實際年齡。

「喂,德民,你不得了了,公社牆報欄里有你寫的文章!」班上幾個同學向我嚷嚷道。我被說得一頭霧水,我沒有給公社牆報欄投過稿子啊,怎麼可能會有作品在那裡展出呢?便一陣風似的跑到兩里外的公社街道上去看個究竟。呀,原來是我為歡度國慶二十九周年寫的一篇抒情散文被孫老師修改後刊用了!其中他幫我修改的一行「星移斗轉廿九秋」的開篇句,給那篇文章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我至今深深地銘記在腦海里!也從內心深處感念孫老師,他在教了我僅一個多月課程的時間裡,就甘當伯樂,引導我走進了我文學之旅的起步階段。

擔任東海縣高級中學校長時的孫漢洲老師

後來,也許是他在大學裡功課繁忙,也許是他認為他對我所付出的一切只是老師對學生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會記在心頭,便有幾個月的時間沒有了聯繫。恰巧我父親當時工作的地方就在他老家的不遠處。那年他放寒假回家過年,我便請父親與他聯繫。孫老師聽說後非常高興,當即找了幾本書讓我父親帶給我閱讀。並留下了他在徐師院的通訊信箱。從此,我們便通過鴻雁傳書恢復了聯繫。

他在大學深造的幾年裡,多次給我郵購諸如《中國文學史》、《新詩韻轍》等文學類的圖書,每次都隨信寫些熱情洋溢的礪志語言,要我在學習的征程中不畏艱難。「有志者,事竟成」,這是他經常提醒我的座右銘。1982年春天,我的一首詩歌《雪晨》經過他修改後被《連雲港文學》刊發,他看後立即給我寫信,對我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一番肯定,還對我其它作品中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具體意見。每當看到這些諄諄的教誨時,我的心田就升起了久久地感恩之情……

擔任南京二十九中校長時的孫漢洲老師

孫老師常說,「父母不嫉妒子女,老師不嫉妒學生。這是世上僅有的兩種不嫉妒」。是啊,當我在工作、生活或創作中取得一些成就時,他就為我高興,鼓勵我戒驕戒躁,持之以恆。當我在人生的旅程中遭遇挫折或困境時,他就會為我出謀劃策,想方設法幫我繞過暗礁。他成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孫老師不僅對我處處愛護,他對我的一雙兒女也是關愛有加,讓我們全家感受深切。從中學到大學,我的兩個孩子都是通過孫老師的悉心引導,才進入理想的學校學習的。2006年夏天,我的女兒筱棋參加高考,她一直希望能進入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這個名聞遐邇的高等學府深造。為了讓筱棋在藝術領域裡能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他與高校的一位專家約見,探討報考該所大學的一些專業課方面的秘笈。南京的7月是桑拿的季節,悶熱難當。那天夜晚,孫老師不顧蚊蟲的叮咬,呼吸着路面散發的熱浪和汽車排出的尾氣,在路上站了好久好久,等着那位專家的到來……最後,筱棋終於如願以償,順利跨入這所大學的校門。筱棋萬分激動,多次默念,永遠不會忘記師爺的關愛!次年,我的兒子玄龍也面臨高考,孫老師便根據玄龍的學習狀況,制定報考計劃,並將其接納到自己的學校進行旁聽,以便於監督……所有這些恩德,絕不是一般老師對於一個學生所能做得到的!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視察鼓樓實驗中學時向孫漢洲校長贈書

孫老師還是一位頗具知名度的作家。他感情豐富,但僅從他矜持練達的外表中根本看不出他豐富的內心世界。只有走進他那一篇篇架構精緻的散文、隨筆、詩歌等文學作品中,我們才可以近距離地領略他對社會、對人生、對生活的理解與認知,對親情、對友情、對愛情的珍惜與感受。我們仿佛跟隨着他的腳步,遊歷在他為讀者提供的精彩的人生隧道之中,和他一起體驗生活的浪漫、人生的艱辛、歲月的激情。他厚厚的一本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詩集《塵旅歌吟》中,有這樣一首詩,是他當年離家求學時的真情寫照:「母親,為我置辦送行的早飯/分外,又加了一個雞蛋……/一雙筷子呦舉不起/兩眶淚水呦打轉轉……//啊,勤勞而慈祥的母親啊/年過花甲,白髮斑斑/四時如一,你和雞鴨打交道/你可曾嘗過一個雞蛋?//雞蛋,換取兒子上大學的費用/雞蛋,換取家中日用的油鹽/雞蛋,換出紅白禮的商品/雞蛋,用以滋補臥病的老伴……/你不是現代化的養雞場場長啊/你只有十幾隻母雞的資產//……//母親啊,莫要再催促了/我怎忍獨自吃下這雞蛋?/讓我把它一分為三吧/我一瓣,你一瓣,父親一瓣//母親啊,莫要固執了/我獨自難於下咽/我的淚水呦/已把它醃得太咸太咸……」閱讀這首詩,我們的眼前呈現的是這樣一幅情景:一位體弱的母親,佝僂着身軀,顫巍巍的雙手將一碗熱騰騰的早飯端到即將離家外出求學的兒子的桌前,可碗中那枚雞蛋,卻讓兒子難以獨自下咽。歲月的艱辛,深情的母愛,濃烈的孝心,和對偉大母親的歌頌,在這首詩中得到了真切地演繹。我是飽含熱淚讀完這首詩的。

詩言志。他在另一首《我是一滴雨水》中吟道:「我是一滴雨水/在雲層中徘徊徘徊/我不想落入荊棘叢生的荒野/生命淪入荒蕪/如何展現風采?//我是一滴雨水/在雲層中徘徊徘徊/我不想落入波濤翻湧的江河/那裡統化一切雨水/是扼殺我個性的世界//我是一滴雨水/在雲層中徘徊徘徊/我想落入愛人的懷抱/那是一片希望的樂土/生命之花長開……」這首詩體現了詩人對如何實現人生抱負有着深深的期待,從中還可以看出詩人高風亮節的為人情懷,使詩人質樸的個性躍然紙上。而最後一段則既是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又抒發了詩人對人生、對生命的熱愛。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啟迪與思索。2006年,孫老師被中國作家協會吸納為會員。

孫漢洲老師(右)和他的學生陳德民(左)在一起

孫老師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在鄉鎮的一所重點中學執教,他把語文教學的切入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上,使學生從寫作中感知學好基礎學科——語文的重要性,他旁徵博引,引經據典,把語文課講解的有聲有色,學生特別喜愛聽他講課。他所教授的語文課考分在全縣大都是名列前茅。不久,他被任命為另一所中學的教導主任,時間不長又被任命為副校長、校長。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他就被調入「東海縣中」擔任更為重要的職務。但他總是情系教學實踐,奉獻三尺講台,在教育的百花園中辛勤耕耘。實現着他「立師志、修師德、練師功、樹師表」的人生壯志。他傑出的貢獻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肯定,一九九六年,他被評為中學「特級教師」,當時他年僅41歲,是連雲港市最年輕的特教教師。二○○○年,他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後來,已官至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校長、黨委書記、東海縣教育局副局長的他,雖然日理萬機,但仍潛心教學實踐與研究,每年都有許多教學理論作品出版,不能不說他是一位非常非常勤勉的學者。

2006年初,孫老師力挫群雄,過關斬將,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在南京市教育局舉辦的引進中學校長考核中榮登榜首,成為南京二十九中未來的校長人選而被任命為該校常務副校長。一年多以後,接任二十九中校長一職。由於教育、教學管理有方,在孫老師擔任校長期間,他以三年三大步的鏗鏘步伐,迅速將該校高考升學率從南京市的二流學校晉升為一流學校的行列,連續多年本科錄取率名列前茅。在這前後,他曾先後獲得江蘇省首批教授級高級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全國推進讀書十大人物、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江蘇省素質教育先進個人等數不清的榮譽稱號。

退休後,他仍然心系教學,受聘於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創辦了南京市鼓樓實驗中學,並出任首任校長。在教書育人的偉大工程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曾有一次在南京與文壇友人、江蘇省作協副主席、《鐘山》雜誌主編賈夢瑋兄閒聊,談起孫漢洲老師的治學精神時,都認為他能在繁忙的公務中還有這麼多的理論、文學成果不斷面世,確實是一個驚人的奇蹟,了不起的成就

孫老師鍥而不捨的治學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態,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他的一批又一批學生,成了學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幟。在我十數年的求學生涯中,我的任課老師前後也有幾十位了,但像孫老師這樣能在學業中、事業中,尤其是在人生的旅程中給我解惑釋疑,始終如一引導我前進的,卻是唯一的。因之,我將永遠珍惜這份寶貴的師生情誼。[1]

作者簡介

陳德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中華學者協會副主席,朱自清研究會會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