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帕提婭隕石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希帕提婭隕石坑(Hypatia)是月球正面位於狂暴灣西北岸的一座大撞擊坑,約形成於酒海紀,其名稱取自拜占庭帝國時期生活在埃及的古希臘女哲學家、數學家及天文學家亞歷山大的希帕提婭(公元370年(?)-公元415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圖片來自百科故事 |
概述
希帕提婭隕石坑(Hypatia)該隕坑西北偏西毗鄰德朗布爾環形山、東北偏北靠近毛奇隕石坑、托里切利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側、東南則是西奧菲勒斯環形山,而策爾納隕石坑和阿爾·法甘尼隕石坑分列於它的西南和西南偏西處。希帕提婭隕石坑的北面橫亘着希帕提婭月溪,東南則坐落着酒海和波利比烏斯隕石坑,往西南越過波利比烏斯隕石坑則矗立着阿爾泰斷崖。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4°15′S 22°35′E / 4.25°S 22.58°E,直徑38.8公里,深度約1.5公里。
希帕提婭隕石坑外觀呈複雜的多邊形狀,西北-東南向偏長,可能是由多座撞擊坑組合而成,並幾乎已完全損毀。隕坑壁崎嶇而不規則,多處地方穿切着狹窄的峽谷,但西北壁保存稍好,仍保留有尖峭的壁沿,西南外壁則附靠了碗狀的衛星坑希帕提婭 A。該隕坑的坑底表面凹凸不平,坐落着許多醒目的小山丘和小隕坑。
希帕提婭隕石坑北面約70公里處,橫亘着一道被稱為希帕提婭月溪(Rimae Hypatia)的筆直溝系,它穿過靜海表面約180公里,大體伸向東南偏南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