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希臘歷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希臘歷史

來自 澳微幫網 的圖片


希臘歷史傳統上包括了對於希臘人民,對於他們統治的地域,以及今天希臘國土內地區的歷史研究。希臘人的居住範圍在歷史上有很大的變動,因此希臘歷史所關涉的地域具有相當彈性,每一個時期都有自己的地域範圍。 公元前3000年,希臘地區發展出高度的愛琴文明,前1500年,古希臘人的其中一支多利安人入侵希臘,進而吸收邁錫尼文明,前1200年,多利安人將其摧毀,原居克里特島的希臘人為了躲避多利安人的侵襲,分別遷往阿提加半島、小亞細亞等地。 亞歷山大去世後,帝國分裂成三大王國,古羅馬共和國則先後吞併三大王國,希臘也成為羅馬的一部分。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本質上就是希臘化的。以希臘文化、希臘語和及後的東正教為立國基礎,希臘為拜占庭帝國的核心組成部分,東羅馬帝國以拜占庭為中心,孕育出東方色彩的拜占庭文化。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之後,希臘進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直到1832年,希臘才正式宣布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希臘與同盟國交戰,獲得愛琴海地區的部分領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意兩國輪番侵略,希臘雖有反擊,終究抵擋不住德軍的攻勢,曾一度遭到德軍占領。二戰後,希臘則開始國家的新建設,1967年,則發生政變,實權落入軍人手中,1974年,希臘政治又做了一次大變革,軍人政府改為民選政府,召開國民會議,廢除王制,成立新的共和政體。[1]

史前希臘

新石器時代 歐洲新石器時代 在前7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革命開始影響到當時的巴爾幹半島與希臘地區。約西元前二十世紀,來自於北歐的印歐民族,愛奧尼亞人、亞該亞人、多利安人等等,這些民族自稱為希倫人(Hellense),他們進入愛琴海一帶,並且移居此地,向愛琴海沿岸的民族,學習與吸收他們的文化與知識,希倫人因此逐漸文明化,並且趕走原居於愛琴海沿岸的民族,成為希臘人的祖先。   希臘青銅時代 愛琴文明 希臘青銅時代前期:米諾斯文明 米諾斯王宮 米諾斯文明 米諾斯文明是愛琴文明中最早出現的,活躍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700年一直持續到約前1450年。現今人們對於米諾斯人知之甚少,甚至連這個名字也只一個是現代的稱呼,其稱呼來自傳說中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他們被認定屬於前印歐民族(pre-Indo-European),而他們的語言米諾斯語(Eteocretan)可能使用仍未被解讀的線性文字A書寫。他們主要以海上貿易為生。貿易是米諾斯的主要經濟來源,地中海東部地區都曾發現來自於米諾斯的工藝品,譬如印石。出產自希臘、土耳其、愛琴海諸島、埃及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的金屬製品也曾在克諾索斯遺址發現。考克學家在克里特島上也發展種類繁多的大型壇罐。這些壇罐是用來收藏橄欖油和葡萄酒的器具,橄欖油和葡萄酒是米諾斯人的主要出口產品。除此之外,木材、羊毛紱、陶器、珠寶、刀具、香水以及藥品也都是他們的出口產品。   雖然他們式微的原因不詳,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最終為希臘大陸的邁錫尼人所入侵和統治。 希臘青銅時代晚期:邁錫尼文明 邁錫尼文明 邁錫尼文明是希臘青銅時代晚期的古希臘文明。它的存在從公元前1600年左右希臘人到達愛琴海開始算起,直至約前1100年的衰落,這是荷馬史詩以及許多希臘神話的歷史設定。「邁錫尼時期」得名於阿爾戈斯地區東北的邁錫尼考古遺址,在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雅典、皮洛斯、底比斯及梯林斯也是重要的邁錫尼城市。 邁錫尼文明是個由武士所領銜的貴族統治,大約前1400年邁錫尼人掌握了米諾斯文明的中心克里特島的控制權,並且吸收了後者的文字,從而衍生出線性文字B來書寫自己的語言,一種早期希臘語。米諾斯時期的文字被稱為線性文字A。 邁錫尼人將他們的貴族葬於圓頂墓(tholoi),一種帶有高高的穹頂和筆直的石砌入口通道的圓形墓室。他們通常將短劍和其他武器裝備與死者合葬,而貴族更是通常戴有金面具、冠冕、甲冑以及鑲有珠寶的武器。邁錫尼人通常以坐姿下葬,一些貴族的遺體經過木乃伊化。   邁錫尼文明衰落於約前1100年,許多城市被洗劫一空,從此希臘歷史進入了黑暗時期。在這段時期,希臘的人口和文化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希臘人自己將禍根歸結於另一族希臘人——多利安人的入侵,然而缺乏考古證據證明這個論斷。

黑暗時代

希臘黑暗時代 希臘黑暗時代(約前1200年至前800年)指的是希臘歷史中從假設中的多利安人入侵及邁錫尼文明滅亡的公元前十一世紀直到公元前九世紀最早的希臘城邦之崛起;以及公元前八世紀,荷馬史詩等最早的希臘文寫作的出現。 邁錫尼文明的沒落在時間上對應於數個近東帝國的衰落,特別是赫梯和埃及文明的衰落,其原因可能為某個裝備有鐵製兵器的海上民族的入侵。當多利安人南下希臘的時候,他們也裝備有更為先進的鐵製兵器,可以輕易地將已經衰弱的邁錫尼人趕走。然而,最近的考古學顯示,乾旱歉收的時期造成了饑荒,導致了文明的沒落這一原因可能性更大,而並非是多利安人的入侵。這之後的歷史時期被統稱為希臘黑暗時代。 考古學顯示出希臘世界在這一時期中文明的衰落,邁錫尼人雄偉的宮殿被摧毀或是遺棄,希臘文字停止使用。希臘黑暗時代的陶器只有簡單的幾何裝飾,缺乏邁錫尼期間的器件所展現的豐富的圖案設計。黑暗時代的希臘人的居住點數量稀少,並且規模很小,可能說明人口的急劇減少。沒有發現產自國外的貨品,可能表示國際貿易衰落。同時,與其他文明的聯絡也消失了,導致社會文化等發展的全面停滯。 貫穿統治這個時期的國王最後為貴族統治所取代,在一些地區更晚地出現了貴族統治中的貴族統治——精英之精英。戰爭的重心從騎士身上轉向對步兵的倚重。由於其低廉的造價和隨處可集的便利性,鐵器取代了銅器作為製造工具和武器的首選。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差異逐漸變小,從而導致了王權的顛覆和氏族的興起。 氏族開始重新建構他們的歷史,以將其血脈聯繫到特洛伊戰爭的英雄,特別是赫拉克勒斯身上。雖然其中絕大多數純屬傳說,赫西俄德學派的詩人們還是整理出了一部分。大多數的詩篇已經散佚,我們只知道一些寫故事的人,比如米利都的赫卡泰奧斯(Hecataeus)以及阿爾戈斯的阿修西勞斯(Acusilaus)。 人們相信荷馬史詩中含有一些黑暗時代口頭傳承下來的傳統,但是荷馬作品的歷史真實性仍廣為爭論。 在這個時期的末期,凝滯的文明重沐於廣布什臘世界的全面復興,地域遠至黑海及西班牙。書寫系統從腓尼基人借用而後發明,後向北傳布至意大利和高盧。

古希臘

古希臘 對於古希臘時期的開始,歷史學家們莫衷一是。雖然在通常的使用中它可以指羅馬帝國統治希臘之前希臘所有的歷史,歷史學家傾向於給它一個更精確的定義。一些作者將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包含入內,而另一些人指出這些文明與更晚的古典希臘文明之間的差異過大,而應另作劃分。傳統上,古希臘時期的開始被定為前776年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但是更多的歷史學家將其提前至約前1000年;它隨着亞歷山大大帝於前323年的辭世而結束。繼後的時期被稱為希臘化時期,雖然並非所有學者都將這兩個時期區分對待,甚至還有作者將古希臘文明視做連綿延續直至基督教於公元3世紀的興起。 古希臘被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是西方文明的奠基,古希臘文化深入地影響了古羅馬文明,後者將其發揚光大並傳之於整個西方世界。古希臘文明的遺產植根於今天西方世界的語言、政治、教育、哲學、藝術以及建築中,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18、19世紀發生於歐洲和美洲不同的新古典主義運動中極大地影響了文明的進程。 古希臘是一個城邦林立的地區,因此許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區獲得實踐和發展,有些古希臘城邦如斯巴達一樣奉行君主制,將統治權集中在國王手中;有些城邦則如雅典一樣實行民主政治;還有一些城邦則是由貴族統治或由少數人控制的議會(councils)進行統治。雖然古希臘所處地域狹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廣泛的時間上獲得了豐富多彩的發展。僅就政體來分古希臘就經歷了貴族制、民主制、寡頭制和僭主制的演變。尤其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類對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嘗試之一,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希臘的政治單元是城邦(Polis),因而「政治」(Politics)即為「城邦的事務」。每一個城市,至少在理論上是獨立的,例如:塔蘭托雖然是由斯巴達移民所建立的,不過兩者的政體與生活模式截然不同,雖然有些城市可能會從屬於另一些勢力較強的城邦,例如雅典的三十僭主是由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指派的,但是每一個城市的名義上的最高權力總是位於城內。這意味着當希臘參加戰爭(例如對抗波斯帝國)時,它是以「同盟」的形式走上戰場的。它也為希臘城邦之間的內戰(伯羅奔尼撒戰爭)創造了一定的可能性,導致希臘城邦的衰落,最終為馬其頓所征服,其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亞歷山大帝國。 許多現代讀者熟知的名字活躍於這個時期。詩人有:荷馬、赫西俄德、品達、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以及薩福。著名的政治家包括梭倫、地米斯托克利、伯里克利、呂山德、埃帕米農達、阿基米德、腓力二世及其子嗣亞歷山大大帝。作家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等。幾乎所有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希臘化時期初期成書)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都在這個時期成型。 古希臘世界由兩場主要戰爭所塑造:希波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

古典時代

公元前492和480年,波斯帝國對希臘世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入侵,均遭到挫敗,史稱希波戰爭,古希臘文明進入了它的高峰。 雅典的民主改革在伯里克利時代正式完成,商業,工藝,哲學,科學和藝術空前發展。著名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索福克勒斯均為這一時期的人物。 公元前431年,雅典領導的提洛同盟和斯巴達領導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之間再次爆發戰爭,史稱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民主制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斯巴達人支持的寡頭政府。但斯巴達人的霸權沒能持續太久,希臘城邦就陷入了混戰。 公元前335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夷平底比斯,除斯巴達外的希臘眾城邦降伏,古典時代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希臘化時期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希臘化時期開始於前323年的亞歷山大大帝之死,結束於前146年,希臘大陸和島嶼歸併於羅馬的版圖內。雖然羅馬對希臘的統治並沒有改變希臘化時期所形成的文化社會傳統,它還是標誌了希臘政治獨立性的喪失。 龐貝的亞歷山大大帝鑲嵌畫 希臘化時期中,「希臘本土」在希臘語世界的影響力大大減少,當時的文化中心是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亞歷山卓以及塞琉古帝國的首都安條克。 亞歷山大的死訊傳到希臘本土,令雅典人覺得有機可乘。他們及其同盟立即起事反抗馬其頓的統治,但在拉米亞戰爭中於一年內即告敗北。然而,亞歷山大的將軍們自己發動了一場同室操戈:繼業者戰爭,最終導致了亞歷山大帝國的分崩離析,而新的一些王國被建立。托勒密奪取了埃及、塞琉古獲得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帝國的東端,而馬其頓的卡山德和小亞細亞的安提柯則在希臘本土互相競爭勢力。然而馬其頓、色雷斯和安納托利亞的爭端持續了一段時間,但前298年安提柯王朝終於取代了安提帕特王朝,入主馬其頓,希臘大部也掌握在安提柯二世手裡。 但馬其頓人對於希臘城邦並不是完全的,控制也是間斷性的,如雅典、羅得島、帕加馬等城市保留了實質上的獨立或自治,而一些城邦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利而組成較緊密的城邦聯盟,如亞該亞同盟等。同時,名義上受託勒密王朝管轄的島國同盟實際上也是個獨立的力量,控制着希臘愛琴海的南部大部分島嶼。傳統的城邦斯巴達也持續獨立,但並不參加任何城邦聯盟。 托勒密埃及也經常與馬其頓爭奪希臘的影響力。前267年,托勒密二世說服了希臘城市起事反抗馬其頓,引發了克里莫尼迪茲戰爭,以雅典統帥的名字命名。希臘城邦聯盟被馬其頓擊敗,雅典再度喪失了它的獨立和民主政權,這標誌了其作為政治中心的結束,但它仍舊是希臘最富有和最有文化的城市。但隨着埃及介入並持續損害馬其頓的力量,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對希臘的控制力逐步變弱,且希臘本土也崛起兩個城邦聯盟埃托利亞同盟和亞該亞同盟。 斯巴達人仍舊對同半島上的亞該亞人懷有敵意,並於前227年入侵亞該亞並且企圖掌握了伯羅奔尼撒半島,殘敗的亞該亞人為了打敗斯巴達人,反而與多年的敵手馬其頓人聯手,與其結盟對抗斯巴達。 前225年,馬其頓在科斯島擊敗了埃及艦隊,將除了羅德斯島外的整個愛琴海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使埃及逐步退出愛琴海。前222年,馬其頓聯軍在塞拉西亞戰役擊敗了斯巴達人,並且進入他們的城市——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斯巴達被外來勢力攻陷。 腓力五世是最後一個面對日益強大的羅馬,有能力和條件維持希臘的統一和獨立的希臘統治者。在他的努力下達成的諾帕克特斯和約(Peace of Naupactus, 217 BC),使馬其頓的影響力再度壟罩整個希臘本土,但這僅僅是形式上的。然而前215年腓力同羅馬的敵人迦太基組成了聯盟,這促使羅馬引誘被迫臣服腓力的亞該亞同盟,與其結盟,同時也與羅德島和小亞細亞的帕加馬王國結盟。第一次馬其頓戰爭於前212年暴發,無果地結束於前205年,不過馬其頓從此成為了羅馬的敵人。 前202年,羅馬擊潰了迦太基,掃清了東進的最後障礙。前198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爆發,戰爭的起因主要緣於羅馬將馬其頓視作潛在的敵人,也是東方強國塞琉古王朝潛在的同盟者。這場戰爭中腓力五世在希臘的盟友背棄了他,馬其頓在庫諾斯克法萊戰役中被羅馬地方總督提圖斯·昆克蒂烏斯·弗拉米寧(Titus Quinctius Flaminius)擊敗。馬其頓的希臘霸權被迫結束。 幸運的是,弗拉米尼烏斯是個希臘文化的仰慕者,對馬其頓的處置頗為寬厚。雖然腓力必須服從和約,不得不交出他的艦隊,但是不必受到更多的懲處。在前196年的地峽運動會,弗拉米尼烏斯宣告了所有的希臘城市的自由,而羅馬的衛隊仍舊駐紮在科林斯和哈爾基斯。隨着羅馬在希臘的影響立越來越大,且希臘化諸國先後敗於羅馬,羅馬逐漸在希臘建立霸權。儘管名義上羅馬人給予希臘人自由和自治,不過羅馬人所承諾的自由只是一個假象,前146年以後大部份的城市都受到羅馬的控制,之後都加入了一個羅馬控制的同盟,而民主政體被親羅馬的貴族政治所取代。

羅馬時期

希臘的羅馬時期 希臘軍事力量的下降使得羅馬人在前168年左右征服了這片土地,儘管成為羅馬的領土,不過卻擁有一段前所未有的和平時光,很多希臘人認為羅馬人結束希臘化時代的動亂,羅馬人的統治則帶來和平,而希臘文化反過來征服了羅馬人的生活。習慣上認為羅馬對希臘的統治開始於公元前146年羅馬人盧基烏斯·穆米烏斯(Lucius Mummius)對科林斯的洗劫,然而早在前168年當國王珀爾修斯於彼得那戰役中敗給盧基烏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馬其頓尼庫斯後,馬其頓就已經處於羅馬控制之下了。羅馬人將這片區域劃分為四個小共和國,前146年馬其頓正式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首都為塞薩洛尼基。剩下的希臘城邦紛紛被終結事實上的自治,而歸降羅馬帝國。羅馬人將地方行政交給希臘人管理,並不欲破壞傳統的政治模式,而雅典的廣場(agora)繼續作為公共和政治生活的中心而存在。 希臘諸邦並未放棄獨立的意圖,前88年,希臘城邦與本都國王密特里達提六世結盟,反抗羅馬的統治,試圖自行獨立,前63年,密特里達提六世被羅馬擊敗,希臘城邦的獨立抗爭遭到羅馬鎮壓。雅典受到的懲罰被羅馬將領蘇拉大肆搶劫。在羅馬共和危機時期,凱撒和龐培與屋大維和安東尼這兩次內戰後,許多希臘城邦也有捲入其中,使得城市與農村均受到嚴重的破壞,當時地理學家斯特拉波記載,希臘鄉間大片土地荒蕪毫無人煙,許多城市成為廢墟。幸好,凱撒與奧古斯都以後的歷任皇帝,對於希臘城邦甚為寬大,特別是奧古斯都將希臘與馬其頓分離,單獨成為亞該亞省,以科林斯為首府,並於前44年重建科林斯城,希臘得以享受百多年承平的歲月,不過三世紀時,希臘開始受到蠻族的侵擾,267年,雅典曾經被西哥德人占領且洗劫一空。 212年,卡拉卡拉的安扥尼努斯敕令將羅馬的公民權賦予了意大利以外全帝國的男性自由民,事實上將行省的居民提升到與羅馬城的居民同等的地位。這條敕令的歷史重要性甚至大於政治重要性,自此帝國的經濟和法律的機制通行於整個地中海地區,為帝國的融合打下了基礎,如同當年從拉丁部落拓展到整個意大利的過程。當然,在實踐中融合併不可能完全實現,例如希臘這樣已經整合於羅馬的地區更適應這個條令,而像不列顛、巴勒斯坦或是埃及這些不是太遠就是太窮或是太過特別的地區就無法達到這樣的程度。 卡拉卡拉的敕令並未能控制權力從西方向希臘和東方轉移的過程,相反它加速了這個過程,為希臘在中世紀成為歐洲的主要力量打下了基石。

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的歷史由學者August Heisenberg總結為「皈依基督教的希臘人的羅馬國」的歷史。自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及後西羅馬帝國的覆滅,而原本由東羅馬帝國統治的埃及、巴勒斯坦及敘利亞等地又在七世紀被阿拉伯入侵及占領,希臘於是成為了帝國的主要部份,希臘人也成為帝國的主要公民,並最終將這兩種身份等同了起來。君士坦丁大帝將拜占庭建築成為帝國的首都(從此稱為君士坦丁堡),將其置於帝國中心,並在之後的歷史長河中一直作為燈塔狼煙指引着希臘人的民族歸屬感,直到近代。希臘為羅馬帝國及其繼承國拜占庭帝國的核心組成部分,其中後者為希臘語言及文化所主導。公元1世紀希臘正教會建立起來,塑造了現代希臘的文化認同,並將希臘傳統傳播至正教世界。 君士坦丁大帝和查士丁尼一世的形象構成了帝國前期(324年—610年)的歷史,這兩個皇帝吸收了羅馬的傳統,作為拜占庭帝國奠立和發展的根基。最初的幾個世紀用於鞏固帝國邊界,並試圖恢復羅馬帝國的疆域。同時,這一階段也標誌為正教傳統的建立及其與來自帝國內部異端的衝突。 在拜占庭中期(610年—867年)的第一階段,帝國經受了同時來自宿仇(波斯人、倫巴底人、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和新敵(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弗拉幾人)的進攻,這些攻擊並不局限於邊界衝突,有時他們深入疆界甚至威脅首都。同時,入侵者並不滿足於時而短暫的進攻,而是轉為長期定居,變作與帝國敵對的新的國家。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因素導致帝國的結構也產生了轉變,比如小戶的自由農民的興盛、軍事統治的擴張以及軍區(themata)制度的發展,完成了肇始於上個時期的這些變化。在行政領域也發生了一些改變:社會和行政變得相當希臘化,同時偶像破除運動之後重塑了正教傳統,這些因素致使了對鄰近國家成功的軍事行動,將它們置於拜占庭的文化影響圈之內。在這個時期版圖有所縮小,並且由於丟失了生產財富的地區,經濟受到一定的破壞;然而,它取得了語言、宗教和文化的巨大輻射力。 1204年,發生了帝國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標誌了拜占庭晚期的開始。希臘人的君士坦丁堡在歷史上第一次失守,帝國被拉丁十字軍征服並由一個拉丁國家所取代了57年。此外,拉丁占領時期極大地影響了帝國的內部發展,因為封建分封制度被引入了拜占庭生活。 1261年,希臘帝國被分割至前希臘拜占庭科穆寧王朝的成員(Epirus)手中以及巴列奧略王朝(君士坦丁堡淪陷時的最後一任王朝)手中。希臘拜占庭帝國內部的衰弱以及奧斯曼帝國的入侵逐漸導致了帝國的衰亡。1453年,拜占庭帝國落入奧斯曼人手中,希臘的拜占庭時期宣告結束。 需要指出的是「拜占庭時期」這個術語是由現代歷史學家發明的,自10世紀起人們稱呼這個帝國為希臘帝國,而之前則為羅馬希臘帝國(Romeo-Greek),這就是為什麼希臘人有時在口語中自稱為Romioi。「羅馬」(Romeo)這一修飾來自於帝國在政治行政領域對於羅馬的傳承。實際上,在歐洲歷史上許多國家都使用這個修飾,比如卡洛林王朝以及日耳曼人的神聖羅馬帝國都將自己看作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奧斯曼統治

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人結束1204年以來的分裂局面,希臘進入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歷史階段,他們由駐索菲亞的歐洲領地總督直接管轄,1470年,被六個「旗」(Sanjak),旗之下再細分數個縣。土耳其蘇丹讓希臘當地的名門望族,負責地方收稅和維持治安的工作,也有擔任中央政府重要要職,如教會、軍隊、文官,都有需要他們的地方。 有些希臘人不願受到奧斯曼人的統治,興起了兩股移民潮。首先是希臘知識分子階層向西歐的移民,由此激發了文藝復興的到來。其次,一些希臘人離開了平原,躲進層巒的群山中。由於希臘是個多山的國度,而奧斯曼人從未成功地在山區建立他們的軍事或者行政存在,因而在這種意義上來說,奧斯曼人從來沒有完全征服希臘。在希臘大陸和島嶼上存在有許多秘密社群,如克里特島上的Sphakiots、伊庇魯斯的Souliots以及伯羅奔尼撒的Mani都是奧斯曼統治時期山區活躍的秘密社群。自16世紀末直至17世紀,許多希臘人開始從山區搬回平原地區。帝國推行的宗教自治社區「米利特」(Millet)制度將各個地區分劃給宗教族群自治,這間接促進了東正教希臘人的民族凝聚力。希臘正教會作為民族-宗教社團,幫助全希臘各個地區(山區、平原、島嶼)的希臘人在艱難的奧斯曼統治下維繫自己的種族、文化以及語言遺產。 奧斯曼統治下的希臘人不是承受異族統治的基督徒就是秘密基督徒(Crypto-Christians),他們表面上遵循伊斯蘭教的教規,而秘密地實踐希臘正教的信仰,以逃避苛重的捐稅,而同時又不失去同希臘正教會的聯繫。然而那些真正皈依伊斯蘭教的希臘人,即使他們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和語言,也被同族的正教希臘人視為土耳其人。 大約從17世紀末期開始,移居在君士坦丁堡的希臘人(俗稱為「法那族」)就逐漸獲得奧斯曼中央重用,在行政管理部門占據了重要地位。他們(法那族)是奧斯曼帝國與歐洲各國交往中的翻譯人和中間人,並在財政上為帝國出力以換取特權,譬如他們中的銀行家通常為土耳其帕夏出錢買官,以此交換取得利潤豐厚的包稅合同;與此同時,他們(法那族)各家族的權勢人物,也牢牢控制了君士坦丁堡的東正教主教職權,並在18世紀中期,成功將其權限擴大到原本獨立的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教會。更重要的是,1711年奧斯曼人把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穀倉地區——羅馬尼亞諸省的統治權交給他們(法那族),於是他們成為與帝國有共生關係的中間人與受益人,和仍居於希臘半島的本土希臘人日漸隔閡與斷裂。 1774年,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大敗給俄國後(參見第五次俄土戰爭),依據兩國簽訂的庫楚克凱納吉條約,奧斯曼開放黑海讓俄國船隻通航,並減免其關稅。俄國因為缺乏黑海船隻,所以慷慨地讓同是東正教的希臘人和部分巴爾幹人,享有船隻懸掛俄國旗號的權利。於是,大量希臘商人趁機掌控俄國有利可圖的糧食貿易,把大烏克蘭地區生產的小麥,運送到糧價較高的南歐與西歐地區。這不但讓希臘本地的希臘商人崛起,也從西歐媒介並傳導了18世紀的啟蒙運動與獨立理想。 總的來說,儘管少數希臘人(法那人)受到土耳其人重用,但是大多數本土的希臘人處於被征服和剝削的地位,他們仍然尋找機會,希望有朝一日推翻奧斯曼人的統治,因此有不少起義運動,美國獨立革命、啟蒙運動的思想與若干外國勢力(威尼斯與俄羅斯)的干涉下也不無影響。1789年,歐洲發生法國大革命,革命的口號「獨立自由」響徹雲霄,對希臘也產生迴響,民族意識水漲船高,加上奧斯曼帝國卻逐漸貪污、腐化且衰落,使希臘人們燃起獨立的希望,這些種種因素構成希臘獨立運動的背景。

現代希臘國家

現代希臘歷史 參見:希臘君主列表 希臘現代發展史,外權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自奧斯曼帝國衰落後,希臘作為控制達達尼爾海峽的要地和阻擋共產主義的前線,一直是引起國際瓜分利益的焦點。 1827年10月的納瓦里諾海戰標誌着奧斯曼帝國在希臘統治的結束

獨立建國

奧斯曼人統治希臘直到19世紀早期,1821年希臘人發動了希臘獨立戰爭,並宣稱獨立;不過受到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的抵制,這一運動直到1829年才獲得最終的勝利。當時的歐洲知識精英普遍崇拜古希臘文明,敵視伊斯蘭文明,紛紛以同情的眼光看待這場戰爭,將之視為古典主義的歐洲或是基督教的歐洲對於異族的反抗。例如歐仁·德拉克羅瓦在他1824年的作品《伊俄斯的屠殺》(Le Massacre de Scio)中所表現出的情感。一些非希臘族的志願者也參加了戰鬥,如詩人拜倫。當時奧斯曼帝國對於反抗軍來說過於強大,事實上,他們一度接近於完全扼殺起義軍,但正是迫於外國軍事力量的干涉才沒有實現。1827年的納瓦里諾海戰標定了戰事的走向,其中來自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的艦隻擊潰了奧斯曼和埃及的聯合艦隊,而在1832年得以順利獨立,現代希臘於是出現。 《伊俄斯的屠殺》,德拉克羅瓦 俄羅斯的外相,希臘人愛奧尼斯·卡波季斯第亞斯於1827年返回祖國擔任新成立的共和國的總統,但於四年後死於暗殺。其後西方諸強用一個君主國取代了這個共和國,首任國王為來自巴伐利亞的奧托一世其繼任為丹麥人。在建國初期,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希臘發動了一系列對於奧斯曼的戰役,旨在擴張自己的疆域而吸納更多生活在奧斯曼治下的希臘族人,經由奧托一世和喬治一世兩任國王的治理,希臘的領土和人口逐漸上升,直到1947年完成了版圖。 1897年,希臘在第一次希土戰爭戰敗。但在後來的巴爾幹戰爭中戰勝奧斯曼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希臘站在了協約國一方,反對奧斯曼帝國及其他同盟國國家。戰後西方諸強將小亞細亞的一部分割讓與希臘,其中包括有許多希臘人口的Smyrna城(即今天的伊茲密爾)。同時,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在國內推翻了奧斯曼政府,並組織了對希臘部隊的軍事行動,將其打敗。成千上外居住在希臘的土耳其人立刻搬回了土耳其,與居住在土耳其的大量希臘居民進行了一次人口大轉移。 儘管希臘只有數量有限、裝備落後的軍事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是選擇了站在同盟國一邊,拒絕向意大利的要求妥協。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入侵,遭到了希臘軍隊的頑強抵抗,將入侵者逐回(參見希意戰爭),這標誌着盟國在戰場上的第一次勝利。希特勒為了自己的南翼作考慮,而不得已介入了這一地區,德國、匈牙利、保加利亞和意大利的軍隊擊敗了希臘、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軍隊,占領希臘。 德國人試圖進一步通過傘兵的大規模作戰推進克里特島,以便消除同盟國從埃及進攻南翼的後顧之憂。然而他們受到了協約軍和克里特當地居民的強烈抵抗,最終克里特島陷落,在軸心國統治期間,成千上萬的希臘人死於戰鬥、集中營或是飢餓。儘管有希臘正教會和許多希臘基督徒的搭救,大部分的猶太社區還是為侵略者所肅清,同時經濟也陷入停滯。戰後的希臘又經歷了共產黨人與保王黨人之間艱苦的內戰,一直持續到1949年才終止。

恢復民主

五六十年代中,希臘的經濟緩慢地發展,前期藉助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捐贈和貸款,其後側重於其旅遊業。1967年4月21日,希臘軍隊藉助一次政變推翻了Panayiotis Kanellopoulos的右翼政府,成立了一個名為「上校團」的軍政府。新政權受到了美國的支持,中央情報局被懷疑參與了這次政變。1973年他們廢黜了君主,1974年獨裁者喬治·帕帕多普洛斯拒絕了美國的幫助,因此——謠傳說在基辛格的策動下——發生了第二次政變。迪米特里奧斯·約安尼澤斯上校被任命為新的首腦。 許多人認為約安尼澤斯對塞浦路斯針對馬卡里奧斯總統的政變負有責任——這場政變被作為1974年土耳其對塞浦路斯第一波入侵的藉口。塞浦路斯事件以及對雅典綜合理工大學起義血腥的鎮壓導致軍政府的內垮。一位流亡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曼利斯從巴黎返回,作為臨時首相,並獲得接連兩屆連任擔當保守的新民主黨的主席。1975年,一次全民公投確認了康斯坦丁二世的離任,新的民主共和國憲法生效。另一個曾經流亡的政治家,安德烈亞斯·喬治·帕潘德里歐也回歸祖國,並創建了社會民主的泛希社運黨。他們贏得了1981年的大選,主導這個國家的政治事務長達近二十年。 自從恢復了民主,希臘的經濟社會情況有所改善,並且穩步成長。它於1981年加入了歐洲聯盟,並在2001年接受了歐元作為貨幣。由歐盟的援助以及旅遊、航運、服務、輕工業的收入所實現的基礎建設給希臘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水準。然而希臘和土耳其之間在塞浦路斯問題以及愛琴海邊界問題上仍關係緊張,不過1999年相繼發生在兩國的地震以及民間自發的互助沖淡了這種矛盾。 2007年9月16日,議會選舉。新民主黨在300個席位中獲得152席、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102席、希臘共產黨22席、左翼聯盟14席以及人民黨10席。以科斯塔斯·卡拉曼利斯為總理的新民主黨政府得以繼續執政。 2009年,希臘國債危機開始受到世界關注。  

參考來源

[[Category: 710-799 史地類:世界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