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希臘戰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希臘戰歌》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的作品。

作品譯文

Sons of the Greeks, arise!
起來,希臘的兒男!
The glorious hour's gone forth,
光榮時刻已到來,
And, worthy of such ties,
要效法我們祖先,
Display who gave us birth.
不枉作英豪後代!
Sons of Greeks! let us go
起來,希臘的兒男!
In arms against the foe,
揮戈向敵人迎戰,
Till their hated blood shall flow
讓他們腥臭的血川
In a river past our feet.
像河水在腳下奔竄!
Then manfully despising
讓我們傲然抗拒
The Turkish tyrant's yoke,
土耳其暴君的強權,
Let your country see you rising,
讓祖國眼見她兒女
And all her chains are broke.
站起來,砸碎鎖鏈!
Brave shades of chiefs and sages,
先王和先哲的英靈
Behold the coming strife!
來檢閱這場決戰!
Hellenes of past ages,
希臘的列祖列宗
Oh, start again to life!
聽到號角的呼喚,
At the sound of my trumpet, breaking
快從墳墓中蘇生,
Your sleep, oh, join with me!
參加我們的戰鬥!
And the seven-hill'd city seeking,
要攻克七山之城,
Fight, conquer, till we're free.
奪回我們的自由!
Sons of Greeks! let us go
起來,希臘的兒男!
In arms against the foe,
揮戈向敵人迎戰,
Till their hated blood shall flow
讓他們腥臭的血川
In a river past our feet.
像河水在腳下奔竄!
Sparta, Sparta, why in slumbers
醒來吧,斯巴達!今天
Lethargic dost thou lie?
你怎能高臥不起?
Awake, and join thy numbers
同你的老夥伴雅典
With Athens, old ally!
快聯合起來抗敵!
Leonidas recalling,
歷代謳歌的主君
That chief of ancient song,
列奧尼達斯喚回,
Who saved ye once from falling,
他曾拯救過你們,
The terrible! the strong!
何等剛強而可畏!
Who made that bold diversion
扼守在溫泉險關,
In old Thermopylae,
他英勇牽制敵寇,
And warring with the Persian
同波斯軍隊鏖戰,
To keep his country free;
讓祖國得保自由;
With his three hundred waging
他率領三百勇士,
The battle, long he stood,
戰鬥中始終挺立,
And like a lion raging,
像威猛暴怒的雄獅,
Expired in seas of blood.
在滔滔血海中沉溺。
Sons of Greeks! let us go
起來,希臘的兒男!
In arms against the foe,
揮戈向敵人迎戰,
Till their hated blood shall flow
讓他們腥臭的血川
In a river past our feet.
像河水在腳下奔竄!
[1]

作者簡介

拜倫全名喬治·戈登·拜倫;

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羅德遊記》、《唐璜》等。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拜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鬥一生的勇士;他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

人物生平

家庭境況

1788年1月22日出生在一個古老沒落的貴族家庭。父親曾供職於英國海軍,母親是英格蘭人。父親將母親的財產揮霍盡淨,為避債逃到法國,並於1791年死於異鄉。拜倫跟隨母親在蘇格蘭度過了貧窮而孤寂的童年。十歲時,繼承了家族的爵位與莊園。父母的離異,他自己的生理殘疾,蘇格蘭大自然的風光以及鄉間的樸實生活,在拜倫幼年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學習經歷

1801年拜倫就讀於哈羅中學,1805年入劍橋大學。 1809年大學畢業之後,拜倫在貴族院獲得了世襲議員的席位,但卻受到歧視。於是拜倫帶着一種憤懣的心情離開了祖國,先後遊歷了葡萄牙、西班牙、馬耳他、阿爾巴尼亞、希臘、土耳其等地。當時這些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正在發展,資產階級民主運動也正在開始,這次旅行大大開拓了詩人的社會政治視野。

開始創作

1811年7月拜倫回到英國,這次旅行孕育了後來的《東方敘事詩》,並在歸途中創作了《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第一、二章,內容就是這次出國遊歷的所見所聞。

結識雪萊

1816年4月拜倫離開英國,途徑比利時時到了瑞士,在這裡他結識了英國另一位偉大的詩人雪萊,並在思想和創作上接受了雪萊的影響。初到瑞士時,他因個人憂患而深深痛苦。波旁王朝復辟後歐洲反動勢力的加強,越發使詩人感到憂鬱和孤獨。但歐洲社會巨大的動盪,引起他對人類命運的思索和焦慮,這又使詩人的內心激動不已。這個時期所寫的長詩《錫隆的囚徒》和詩劇《曼弗雷德》等就突出地反映了詩人在國外流亡生活初期的痛苦和悲哀,以及內心劇烈的矛盾。

輝煌時期

1816年10月拜倫來到意大利。當時意大利正遭受奧地利的奴役,革命運動正興起。拜倫同為民族自由而戰的愛國志士密切的交往,並在1820年參加了意大利有名的燒炭黨的秘密組織,投身火熱的鬥爭;在詩歌的創作中,他丟掉浪漫主義的幻想而走向現實,進入了他一生中最光輝燦爛的時期。為了激勵意大利人民的鬥爭,拜倫創作了《塔索的悲哀》(1817)、《威尼斯頌》(1819)、《但丁的預言》(1812)等。

拜倫式英雄

在拜倫的《東方敘事詩》中,出現了一批俠骨柔腸的硬漢,他們有海盜、異教徒、被放逐者,這些大都是高傲、孤獨、倔強的叛逆者,他們與罪惡社會勢不兩立,孤軍奮戰與命運抗爭,追求自由,最後總是以失敗告終。拜倫通過他們的鬥爭表現出對社會不妥協的反抗精神,同時反映出自己的憂鬱、孤獨和彷徨的苦悶。這些就是文學史上著名的「拜倫式英雄」。由於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徵,因此被稱作「拜倫式英雄」。

"拜倫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作品中的一類人物形象。他們高傲倔強,既不滿現實,要求奮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時又顯得憂鬱、孤獨、悲觀,脫離群眾,我行我素,始終找不到正確的出路。例如,抒情長詩《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中貴公子哈洛爾德,《東方敘事詩》之一《海盜》(*The Corsair, 1814)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劇《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這類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熱的激情,強烈的愛情,非凡的性格;敢於蔑視現有的社會制度,與社會惡勢力誓不兩立,立志復仇,因此,他們是罪惡社會的反抗者和復仇者。另一方面,他們又傲世獨立,行蹤詭秘,好走極端,他們的思想基礎是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在鬥爭中單槍匹馬,遠離群眾,而且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因而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拜倫式英雄"是個人與社會對立的產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點和弱點的藝術反映。這類人物形象相繼出現於拜倫筆下,這對於當時英國的封建秩序和資產階級市儈社會進行的猛烈衝擊,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但是他們的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和悲觀厭世情緒,又往往會給讀者帶來消極的作用。俄國的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和詩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倫式英雄"的思想弱點及其危害性。[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