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帕巴拉·阿旺羅桑濟美丹貝堅參

強巴林寺

圖片來自factpedia

帕巴拉·阿旺羅桑濟美丹貝堅參(1849年-1900年)藏族四川理塘嘎吉地方(今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人,第九世(不計追認)帕巴拉活佛[1]

目錄

生平

藏曆土雞年(1849年),生於四川理塘嘎吉地方。1850年,昌都強巴林寺按例遣使朝貢。1852年,上報駐藏大臣達賴後,通過金瓶掣籤認定他為第八世帕巴拉活佛的轉世靈童。同年九月舉行了坐床典禮。清朝咸豐帝依照慣例賜詔書,並賞物品,計「大哈達一條、鍍金無量壽佛像一尊、無量壽經函、鑲嵌綠松石珊瑚之銀質尊勝寶塔、金剛杵鈴、玉如意珊瑚佛珠一串、錦緞大荷包一個、錦緞小荷包四個、龍錦緞四匹。」

1853年,清朝派官員處理布魯曼事件,帕巴拉活佛奉命協助調解,並且派兵協同清軍作戰。「察木多帕克巴拉呼圖克圖額爾德尼諾們罕之呼畢勒罕,雖在幼齡,即能督飭屬下拏獲兇犯多名,著賞加敉遠禪師名號,以示優異。」

1854年,清朝咸豐帝為了表彰帕巴拉呼圖克圖「情願帶領眾呼圖克圖喇嘛,在察木多地方所有廟內,專心念經,祝禱速將賊匪殲除,實屬出於至誠,朕甚嘉悅。著加恩賞給帕克巴拉呼圖克圖、謝瓦拉呼圖克圖哈達一塊。」

1855年,廓爾喀再度侵入西藏,帕巴拉奉命派500民兵到定日前線參加作戰。1862年,帕巴拉出任強巴林寺第二十七任 法台。

1866年,清朝同治帝賞賜帕巴拉「呼圖克圖」職銜及銀印。考察此枚印章的實物,印質為銀,正方形,如意紐,款識為「帕克巴拉額爾德尼呼圖克圖之印」,印的邊上一邊刻「同治五年九月日」,另一邊刻「同字十三號」。雖然帕巴拉此次受封的原始文獻尚未查到,但有印章為證,應屬可信。由此可知,最晚在1866年,帕巴拉被清朝封為「呼圖克圖」職銜。

1880年,帕巴拉派人到北京進貢,光緒帝頒給回敕,稱帕巴拉「誠心向化,感沐朕恩,遣使請安,深堪嘉悅。嗣後仍當抒盡悃忱,仰體朕撫馭群生之意,勤習經卷,管轄所屬,黽勉從公,常承恩卷,勉之慎之。特降敕諭,加恩賞給三十兩重銀茶桶一件、各色大緞十二件、大小哈達各七個,交爾來使賚回。」1885年,帕巴拉又「派員進貢」。

1888年,英國發動第一次侵藏戰爭,帕巴拉領導昌都及時派兵抗擊英國軍隊。1889年,昌都與察雅間發生械鬥,導致交通受阻,局面動盪。經清朝朝廷及駐藏大臣調解,事件獲得解決。由於在此次事件的處理中,帕巴拉「深明大義,忍辱馭眾,不至別生事端,且能於該部被兵之後勉力照常當差,毫無殆誤,殊屬可嘉。靖遠禪師察木多帕克巴拉呼圖克圖額爾德尼阿旺洛桑濟克美丹貝堅參,著頒『法輪綏遠』匾額一方,賞給祗領,以示優異」。1891年,清朝因帕巴拉在「藏印交涉」中所立功績而予其獎勵。

藏曆鐵鼠年(1900年),阿旺羅桑濟美丹貝堅參圓寂,享年52歲。

參考文獻

  1. 土呷,西藏昌都歷代帕巴拉活佛與中央政府的關係研究,西藏研究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