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殿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常殿泉 常殿泉,男,漢族。1948年生於黑龍江省明水縣。當代著名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國學大師。
簡介
當代中國書畫藝術代表人物,黑龍江省中國書畫教育事業奠基人。擅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書法、篆刻,兼通畫史、畫論;精音律,通詩詞。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研究員。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花鳥畫協會會員、黑龍江省詩詞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楹聯家協會會員。
代表作品:《東風殘雪》、《鳥兒問答》、《戲梅》等。
著有《殿泉畫集》、《殿泉繪畫》、《常殿泉國畫作品集》等。
人物概況
常殿泉,男,漢族。1948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明水縣。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書法家、教育家、國學大師。中國書畫藝術傑出代表,東北地區中國書畫教育事業奠基人。 畫風細膩,能工擅寫。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書法、篆刻無一不精。且懂音律,能撫琴,詩詞歌賦無所不能。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中國民族文化促進會研究員。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黑龍江省花鳥畫協會、黑龍江省詩詞協會、黑龍江省楹聯家協會會員。現已從明水縣文化館館長崗位退休。自少年時期就刻苦學習書畫知識,熟練掌握了傳統中國書畫論和技法。1965年創作的中國畫《新的一課》在全省畫展展出。1970年被選調入明水縣文化館從事書畫創作和輔導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技能,多次參加國家及省市開辦的研修班進行深造。得到國畫泰斗孫其峰、崔子范等書畫名家的親自教授,學習期間繪製的習作得到高度讚揚。在致力於藝術普及工作中,培養出眾多書畫人才,有多人考入高等美術院校,有的從事教學研究和專業工作,有的成為學有所長的美術家。
常殿泉對於傳統藝術執着追求,苦練內功,博學多才,業精於勤。嫻熟的書法為畫作營造意境;古樸的詩聯為畫作增添典雅;娓婉的琴聲為畫作生髮韻律;淡雅的筆墨為畫作獨具匠心……眾人品畫,嘖言稱羨,雅俗共賞。幾十年的創作生涯形成了傳古承今的獨有特色。回首埋頭筆耕的心路歷程,展現給人們的是美麗多姿的輝宏畫卷。大量作品的創作成功,豐富了畫家本人及社會的藝術寶藏。眾多作品被各級領導、各界名流及海外人士收藏。許多佳作赴全國各地參展,更遠赴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及港澳各地區巡展。巨幅作品被省內外黨政機關團體、事企業單位爭相收藏、陳列。
1982年3月 工筆畫《東風殘雪》獲黑龍江省書畫大賽金獎
1985年1月 工筆畫《鳥兒問答》獲黑龍江省美術作品比賽一等獎
1988年9月 工筆畫《戲梅》代表黑龍江省赴北京、杭州巡展並獲特別獎。
1989年1月 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
1998年7月 出版《殿泉國畫》
2009年6月 出版《殿泉畫集》
2010年7月 創作的工筆畫《金陵十二釵》系列,受到中國紅樓夢學會、黑龍江省紅樓夢學會及專家們的肯定和讚揚。
專家評價
名家題字
著名美術編輯張戈為常殿泉先生新書《殿泉畫集》題字。 《殿泉畫集》序 寂寞是寶 勤奮成金
欣聞老友常殿泉先生要出版畫集,讓我寫幾句話,我是願意的。常殿泉先生是我少年時代的同學和夥伴。讀小學時,酷愛美術的同學自發組織了「美術學習小組」,殿泉即在其中。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那年月學畫條件極差,半部《芥子園畫傳》是大家最珍貴的範本,輪流借閱、臨摹。縣文化館、書店、電影院是我們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課餘的油燈下是我們畫畫的天地。功夫不負苦心人,1965年我們的中國畫雙雙入選省工農兵美展。自我參軍離開家鄉之後,就很小能在一起畫畫了,但我每次回家鄉探親就會看到他的一批新作。
殿泉先生是位工、寫皆能,花鳥、走獸、人物、山水兼擅的畫家。他儒雅而具文心,筆下作品多有書卷氣。對祖國優秀的繪畫傳統研習尤勤,並有自己的見解。在那「以西畫改造中國畫」,創新、求怪的叫喊聲中,他始終堅定走自己的路,不為時髦理論所左右,表現了一位畫家對民族文化的深刻認知和自信。
當今畫壇,人心浮動。以畫價標準評判藝術優劣,「風雅」之士推波助瀾。為爭虛名不遺餘力。 自我吹噓,自我包裝,沽名釣譽都隨處可見。君不見,江湖市井派們,將祖國優秀的書畫藝術變為雜耍,表演於街頭巷尾。「江南一枝竹」、「江北一隻貓」、「牡丹王」、「鍾馗王」充斥市場;自命「實力派」、「大師」、「泰斗」者比比皆是。余任天老先生有詩云:「一藝功成豈偶然,人工天分兩相連。還須滋養源頭水,寂寞樓居四十年。」由此我想到老友殿泉先生,一位自幼酷愛書畫,一生苦苦為之求索的人,不計名利,甘於寂寞,在基層文化館研究創作,教書育人。如今,花甲之年,可謂碩果纍纍桃李滿天下矣。藝術人才的成長,亦與自然界植物生長同理,一年之中各季節護理得當,秋後自有好收成。急於求成,只說不干,拔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我一貫認為畫無新舊之分,只有優劣之別。以新、奇、怪充好的現象不會長久下去的。我們崇尚傳統並非要做古人的奴隸,而是要掌握古人的優秀筆墨技巧,高雅的精神境界,然後再深入自然生活,師法造化,寫心造境,慘澹經營。如此,才可能有好作品問世。
自我評價
常殿泉為《殿泉畫集》所撰後記
結文緣而近雅,求共賞而通俗。我本俗人,家居偏野,習畫數十年未成大器,每有途遙識短,地僻心寬之嘆。迎合民俗欣賞習慣作畫,非本意也。
昔年有幸,曾就學於冰城,深得同儕學友讚譽,先生褒獎鼓勵:「汝子勤勉,敏而可教,期以十年必有大成。」惜乎!歲月匆匆,三十餘年過去,一事無成,依然固我。可見稟賦不佳,雖師友啟導亦難登高格。資質愚鈍,得名家點撥也難臻化境。每拜讀「巨匠」及「實力派」創新之作,猶牛耳聽琴。惟覺其貌離而神不和、似非而形不是。即便心有取捨,又豈敢更作妄評。近年來,也曾邯鄲學步,奈何無緣借枕,終究好夢難成。只為自身藝術境界低下,咎在自家,又何怨之有?
平生塗鴉無數。為避敝帚自珍之嫌,凡有索畫者,則毫不慳吝,皆慷慨贈之。故寒齋篋內,殘存業已無多。今從中篩選百餘件,獎其輯編問世,以待眾評。此時心忐忑,情怯怯,憶早年打油詩,恰為自況。詩曰:粗識幾字近文盲,豈敢塗鴉任筆狂。畫有不足多空地,才無半吊盡荒唐。臨池落黑缺時韻,潑彩談詩欠古香。我今持此憑人閱,恐把方家笑斷腸。家本清貧羞囊如洗,得成此集,仰仗書畫界各位師友及本集策劃諸同仁。感愧之餘誠致謝意。 [1] [2]